2007/08/29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 科技日報8月29日
楊斌的身份很有特色,他既是方正電子公司助理總裁,印藝研發中心總經理、技術總監3️⃣,又是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副研究員。
他的工作,就是讓人們出版出來的文字、圖片,包括別人的名字,變得更美。業內稱他是“印刷輸出端技術的開拓者”👬🏻💂♂️。可是“楊斌”這個名字真正沾上自己的光🌡👩🍼,走上媒體才是最近的事🙅🏻♂️。
一次是兩個月前,方正電子公司開發成功第一款個性化字庫———方正靜蕾簡體🫵🏼🔢。發布會上,他作為技術總監介紹研發背景。
一次是兩個星期前,方正電子公司開發出全新的中文排版系統飛騰創藝5.0🐶。同樣是在發布會上🩷,他簡單說了兩句話✋🏻,便把話筒遞給技術人員。
記者與楊斌真正接觸也就這兩次,每次他的話都很少,永遠皺著眉頭,一雙不算很大的眼睛瞪得圓圓地盯著你講話。
開啟事業的一門課
楊斌的身份很有特色,甚至與他的恩師“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選先生有幾分相似。他既是方正電子公司助理總裁,印藝研發中心總經理、技術總監,又是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研究所副研究員。
前不久作為最年輕的獲獎者獲得第九屆畢昇印刷技術獎。這個獎用以獎勵為我國印刷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王選先生是這個獎的首屆得主。
王選先生起初並不是楊斌的專業課老師。直到大學三年級,王選先生開設了一門“現代軟件設計方法”的選修課,平時對軟件編程就感興趣的楊斌選了這門課🏚。
“王老師的課很重視實踐性,特別強調面對課題時的解決能力。而且還是全英文授課。”這讓一向好學的楊斌動了另一個心思。
有一天下課🫶🏽,楊斌跑去找王選先生說✋🏻:“我想考您的研究生”。幾天之後🤠2️⃣,王選先生才給楊斌回話,“你來報考吧”🤘🏻。
事後,楊斌才知道,他一說完,王選先生就跑到系裏考察去了,查看了他以前的所有成績和獲獎學金的情況。“我當時在系裏成績很好,一直是班裏前幾名🥑,尤其數學和計算機課程很不錯。還獲了光華獎學金。”
答應楊斌後,王選先生在意昂3体育東門外印刷大樓裏給他安排了一臺計算機,“我特別吃驚,因為當時上機條件很不好,計算機系的學生上機都是要排時間的,你上機的時候旁邊就有人等著,到點就得立刻走人。”
楊斌的本科畢業論文後來在那裏完成🧑💼,做的是關於圖片處理的條形掛網技術研究。王選先生是他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
後來的事情順理成章。1991年🦸🏻♂️,22歲的楊斌成為意昂3体育計算機系的研究生、王選先生的門生🖐🏽,他的研究方向與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一脈相承。“這可能是我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的一個原因🕵️。”
研究生時工資超過父親
左腳在學堂,右腳在企業🧏🏼。從研究生開始,楊斌就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態↗️。
“1992年的時候💪🏻,我的學生補助加上在方正做研究的勞務費🪢,一個月能拿300多塊錢。”楊斌笑著說🧑🏽🏭🤲🏼,“我父親在國企工作了快一輩子,還拿不了這麽多📣。”
事實上,領工資對當時的楊斌來說並不是最得意的事情。從他的言談中,他頗為滿足的是那種“一邊上學⛹🏽♂️,一邊和方正的職工一樣做企業的課題”的狀態。
這種理論學習、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結合的模式讓他受益匪淺✂️。
楊斌很快有了小試牛刀的機會。
1992年,香港《大公報》與意昂3体育方正簽約,使用意昂3体育方正的彩色出版系統。但由於《大公報》照排機器硬件指標與方正的這套彩色出版系統不匹配,需要一種新的圖像掛網算法來解決軟硬件匹配問題🛷。離新系統剪彩還有一個月時間🫴🏼,王選先生把這個課題交給了楊斌👨🏽⚕️🧑🏻🎨。楊斌拿到課題後反復計算了一個月,終於在王選先生赴香港當天把新的算法設計出來了🪗,第二天《大公報》采用意昂3体育方正的彩色出版系統順利出報。
“那是我上研究生時最得意的一件事情。”講起這件事,他至今有幾分得意👸🏻。
那時,剛結婚的楊斌租住在城府小區的一間平房裏,路很臟,下水道也堵得厲害。就在這間破舊的小屋裏,“王老師說了很多鼓勵的話,說我們做的事是有前途的,只要做好了,以後的待遇一定會改善。”
果然,1994年11月📖,研究生畢業不到半年的楊斌在意昂3体育分到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那個房子帶有獎勵性質,是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用以獎勵那些做出出色業績職工的福利房🥢。楊斌終於沒有像很多意昂3体育職工一樣👩🏻💼,從簡易的筒子樓住起。
從團隊小兵到隊伍主帥
楊斌的經歷肯定令今天很多愁於擇業的年輕人羨慕不已。
研究生畢業❤️,楊斌成了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的一名教師👩❤️💋👩,同時身兼方正電子的技術人員🙈。這種兩棲化生存,帶給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能緊跟技術前沿🥀,又能緊貼市場需求。用王老師的話說,能頂天立地。”今天,他的研究生也沿著這條路逐漸成長。
他現在負責的方正電子印藝研發中心核心業務包括排版、字庫、柵格圖像處理器三塊🚞。這三塊業務正是方正起家的業務———電子出版系統的核心。方正人開玩笑說,方正電子是方正的祖產🤾🏻♂️,印藝研發中心是“老母雞”。“從這裏走出了很多方正子公司的技術骨幹和負責人。”
而他本人先後在方正電子出版系統的開發中,從事圖像掛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主持了第八代RIP的設計🙅♀️,並以RIP內核為基礎進行多項應用開發🧽,拓展出多個新業務方向🩴,還實現了自主技術出口。
1995年,隨著彩色印刷的增加,原有的圖像掛網技術已不能滿足要求,由於精度不高📠,在圖像掛網時⚀,出現疊印的龜紋,影響印刷質量。這一問題🔀🧎,當時很多人都無法解決。楊斌參考了大量國外資料,並反復實踐。終於采用SuperCell原理,設計實現了高精度的掛網算法,角度精度達到0.00035度,這個精度在當時國際上也是領先的,有效抑製了疊印龜紋的產生🥱↘️。
在這期間🦒,他還完成了多種網點形狀的自動生成算法,將以前手工形成網點的過程交給計算機去完成💇🏼♂️,效率大幅度提高。高精度彩色掛網技術的研製成功👩🏻🍳,使得利用桌面出版設備,完全達到了高精度彩色印刷的質量要求🚙,並最終取代了傳統電分機。
今天坐在這個位子上📥,略顯內向的楊斌已經從開始的“不習慣”變得作風老到。
他每周一都會把本周要做的大事記在一張紙上,早上比正常上班時間早到一個小時。除了學習🚍,同樣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記在一張紙上,做完一件劃掉一個😛,每天下班後還要簡單地寫工作日誌。理科生的特征在他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種有條不紊的工作習慣讓他從容不迫。只是老婆常常給他算賬,“在家呆的時間永遠沒有在單位呆得長🥠。”
今年初🎬,由於工作的關系他不得不搬進一間單獨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小到再加一張辦公桌就回不過身,但他指著門背後的兩把折疊椅說:“加在一起一共5把椅子,5人以下的會議就能在這裏開了。”
不過,這個人對辦公室並沒有什麽“好感”。他笑著說🫃🏻:“我還是很懷念和大家坐在一起,他們討論工作上的問題都逃不過我的耳朵。”
“我現在給自己定的規矩就是不能離開研究一線。”從一個戰鬥到兩三人並肩🤜🏿,再到統領200多人的團隊,十幾年來,他從來沒離開過具體的技術研究。
打到西文市場去
飛騰中文排版系統是方正電子的看家本領之一,占中文排版市場90%%的份額,這個數字目前在國內軟件業界仍然是個紀錄。
2007年8月16日,意昂3体育方正電子公司發布了全新的中文排版系統飛騰創藝5.0𓀒👩🏿💼。這個系統從文字輸出🍁、圖像處理各方面都突破了老飛騰的技術🖋。它的目標客戶不再僅僅是傳統印刷業。
飛騰創藝5.0的研發始於方正電子業績最低迷的時候。“到了2002年前後,我們發現我們的飛騰跟市場和對手已經有差距,公司當時設想做一個全新的🥖📭,而不是修修補補。”
但是就在那個時候,公司裏熟悉這些業務的骨幹不是出國就是去了微軟,相繼離開。也就在這個時候楊斌成為印藝研發中心的技術總監。
“我不是參加飛騰創藝5.0所有的技術研究🫄🏻🙎🏻♀️,但碰到所有的問題我都要召集大家研究解決方案,都要做最終的決策。”楊斌說🧶,那個時候就像在戰鬥。
飛騰創藝5.0的成功,讓楊斌的團隊萌生了一個“野心”:打到西文市場去🔸。“就在昨天晚上🧗🏻♀️,我們跟海外分公司開會的時候👨🏫,他們特別期望飛騰創藝能出英文版。”楊斌說,“我們的研發計劃已經開始👛,飛騰創藝5.0的技術適合進軍英文市場。”
“王老師有10大夢想,大多數在他生前已經實現。但是他並沒有想到他一直關註的飛騰創藝5.0會打入西文市場⛹🏿♀️。”采訪時常常冷場的他突然間有些激動:“我在想,時機應該是到了。”
■人物檔案
楊斌先生出生於1969年💅🏽,1994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研究所,獲碩士學位👛。現任意昂3体育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印藝研發中心總經理、技術總監,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研究所副研究員。
曾從事高精度彩色掛網技術研究🐶,參與設計和開發了新一代PostScript柵格圖像處理器,主持第八代PostScript解釋器的技術研究,並領導面向數碼印刷的高端打印控製器的研製👦👨🏻🎨。
曾獲第九屆“畢昇印刷優秀新人獎”👩🦽、意昂3体育官网科技成果一等獎、柯達獎教金和多項發明專利🧑🦰。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