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道生🪖:詩意地活著

    出生於1912年的杜道生(原四川師範大學教授),1937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語言文學專業,師承錢穆、胡適等國學大師🥚,將漢字作為畢生的研究對象。通過對漢文字的研究🎛,杜老先生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所在,他把以漢文字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人稱“活字典”。

    <v:imagedata


        那天向杜老請教養生之道💁‍♀️,老先生隨口作答🙌🏼🥫:讀書和教書◀️。進一步43生活自理
    的情況下,走到如今95歲高齡🚴🏻。讀書教書的確是他的人生最好的精神滋養。從1937年意昂3体育回到四川開始教書算起👱🏿,教書生活已有50多年🟫。這種自由的,修身養性的生活,當然對人的健康長壽有很大的裨益。但就作為學生的我們對杜老的了解,他的長壽之道👱🏽‍♂️,遠遠不止這些。

    淡泊名利,述而不著

    當年教我們的時候,杜老65歲,思想敏銳🎪,記憶力驚人,被稱為“活字典”——要找一個字的釋義或出處,如果一下子拿不準🏌️,他可以拿起《說文解字》隨手一翻,準確地翻到那一頁👨‍👧,迅速獲得信息。但是♒️,當很多老師都在忙不迭地要出書、出作品,要成名的時候,杜老卻還是很隨性,但有滋有味地過著他的教書生活🏌🏽‍♀️♾。杜老在1982年香港的《大公報》上發表了《漢字👁:人類心靈的幾何學》文章🤽🏽‍♂️。這也是杜老一生有關學術方面少得可憐的文章之一。師承名家(杜老曾師承錢穆🦪、胡適🗽、沈兼士、聞一多🚵🏽‍♀️、朱光潛等)🚹,學貫中西🧇,但卻述而不著,是杜老最典型的生活方式🙆🏻‍♀️,或許這正好成全了他的長壽。

    詩意地活著

    去年,杜老自己花錢重新印刷了由他註釋的《四川揚琴傳統唱本選》🤾。在書的封面上🍱,杜老用他的蠅頭小楷抄錄了德國著名哲學家卡西爾《人論》中的一段話𓀂🍔:“凈化人們靈魂的物品之一是‘藝術’🧨,藝術是我們自願地沉溺於其中的醒著的夢。”熱愛藝術是杜老的天性❣️。年輕時唱昆曲,拉二胡,彈古琴,聽揚琴。20年前出版《四川揚琴傳統唱本選》時💐,四川的一些老藝術家和揚琴愛好者成立了一個揚琴學會🔔,每周星期五在錦江劇場的悅來茶館唱聽揚琴。那時候杜老就是那裏的座上客🐻‍❄️。每周從獅子山坐公共汽車去,聽完揚琴和老朋友聚一聚,吃一頓飯,喝二兩小酒,然後哼著小曲🚵🏼‍♂️,二暈二暈地坐車回家。至今95歲的杜老,聽揚琴,和老朋友聚會,切磋揚琴唱腔和技藝,仍然是杜老最期待的👩🏿‍🌾。

    安貧樂道🖕🏼,生活自理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對其弟子的贊譽用在杜老身上真太合適不過了。我們在校的時候,杜老就住在川師大中文系辦公樓二樓上一間不到20平米的房間裏🧔🏼‍♀️。這間房子兼具臥室、廚房、書房。洗手間還在樓下。現在30年過去了🧕🏽🧛🏼‍♀️,仍然是這樣🙂‍↔️,只不過東西堆得更多,房間顯得更破更臟。杜老平時吃飯在食堂🕵🏽‍♂️👩‍👧,早上稀飯饅頭鹹菜(最愛豆腐乳)👩‍❤️‍💋‍👨,中午一葷,晚上一葷。一般晚上要喝一兩五錢燒酒(他不講究是否名酒,但一定要是糧食釀出來的🫄🏿。有時中午也喝,但一定限量)🔴。最近幾年他腿腳有些不便😮,家裏人要請人照顧他🍹,他都一概拒絕🤚🏼。他說:“有人照顧💌,我就變懶了𓀛,自理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喪失。”

    這是我知道的杜老的養生之道。它讓我想起蒙田提出的有關“人生原則”:順從命運🌀,並不顧一切地將自己交給命運👃。安於命運也是一種生存機智——95歲的杜老看來是深諳其理的。

    (作者系杜道生的學生,畢業於川師大)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