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4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本網編輯部
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機會🌦🧍🏻,但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對社會需求(包括未來需求)的敏感,對技術發展方向的正確判斷👶,一絲不苟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都有助於把握機遇🐄,取得成功。風風雨雨幾十年來,我經歷了多次人生抉擇🏧,每一次都給我帶來非凡的意義,甚至命運的轉折🤳🏻。
10️⃣、選擇正確的專業🧛🏼♀️:數學
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機會🧘🏽♀️,但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對社會需求(包括未來需求)的敏感,對技術發展方向的正確判斷,一絲不苟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都有助於把握機遇,取得成功⛹🏼♀️。風風雨雨幾十年來,我經歷了多次人生抉擇,每一次都給我帶來非凡的意義,甚至命運的轉折。
1954年我高中畢業報考大學♕,由於對數學的喜愛,填了三個誌願: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南京大學數學系、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數學系。後來順利考取了意昂3体育。到了二年級下學期🙋🏼♀️,我們開始分專業---選擇正確的專業往往對一個人的發展方向起非常關鍵的作用,當時數學系有數學🌾、力學和計算數學三個專業🏌🏻,數學專業作為一門古老而又成熟的學科,散發著迷人的光彩🍊,大多數成績好的同學選擇了它。相比之下,計算數學專業則是意昂3体育剛剛成立的新興學科🧛🏼,不但沒有一套像樣的教材,而且應用性強🦄🧑🦼,包含大量非創造性的技術工作,不見得有多高深的學問,所以許多人不願問津。
我卻有不同想法,越是古老⚃、成熟的學科,越是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越難以取得新的突破🧑🏿⚕️🧘🏼;而新興學科往往代表著未來,越不成熟🫁🦚,留給人們的創造空間就越廣闊。恰好這時⛓️💥,我看到了1956年1月製定的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周恩來總理講了幾個未來重點發展學科👩🏻,其中就包括計算技術🙂↔️👠,這對我真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我又留意了報刊上一些有關計算機的報道和論述🚴🏽♀️,發現計算機在未來將對人類產生巨大神奇的作用。我就想🐵,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奉獻於社會。就這樣,我下決心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擇🤽。實踐證明,這一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它為我今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2、從硬件轉向軟件
1958年我大學畢業,留校在無線電系當助教*️⃣。主持過電子管計算機邏輯設計和整機調試工作🚣🏽♂️👩✈️,也參與過部分電路設計工作,一直在硬件第一線上跌打滾爬🧜🏽,每天工作都在14小時以上。在緊張工作的同時,也閱讀國外文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外有名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我贊嘆不已↕️,同時不斷問自己🧍🏻♂️,為什麽只能欣賞別人的成果,而不能有自己的創新思想呢?我試圖尋找創造的源泉,即這些創新構思的背景,逐步領悟到程序和應用對硬件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只掌握硬件設計,不懂得程序和應用,照樣產生不出創新的想法。於是在1961年,我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從硬件轉向軟件,但不放棄硬件,而是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以探討軟件對未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影響👩🏼。當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我以為自己是懂得計算機的🧑🏻🍳,此時才發現只有了解軟件👩🦱,才真正懂得計算機。高級語言、匯編語言(和機器語言)以及微程序語言是三個不同級別的語言,貫通這三者⛪️,必然會在體系結構上有創新的構思。
為了這一目的,1964年我承擔了當時正在進行硬件設計的DJS 21機的ALGOL 60編譯系統📃。我覺得,不能浮光掠影地參加一個軟件系統的研製,而應該徹底投入一個真正實用的系統,這樣才能切實理解軟件對硬件的影響🫅🏿。60年代的那些日子裏🍌,我用90%的時間從事ALGOL 60編譯系統的研製,另外10%的時間探討適合高級語言的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對於ALGOL 60、FORTRAN、 PASCAL這類匯集時間(binding time)早的高級語言,我從來不贊成硬件直接執行高級語言的方案⚫️,而主張尋找編譯和目的程序運行中的瓶頸,依靠靈巧的硬件設計顯著地提高效率。由於我有硬件實踐經驗🫚,所以很容易想出硬件上的方法來克服這些瓶頸。經過同事們幾年的努力👩🏽⚖️,該系統最終研製成功🕵🏻♂️,在幾十個用戶中得到推廣🩳,成為國內較早的高級語言編譯系統,被列入中計算機工業發展史大事記中。當時我感到似乎找到了創造的源泉🚯,並相信一旦有了這種源泉🕟,中國人有可能和外國人同時或更早提出某些新的思想🧞♂️🙍♂️。這種信心,以及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是我後來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製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選擇使我深切地體會到,跨領域研究是取得創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就象控製論發明者維納說的那句話🤰: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學科之間的無人空白區上去耕耘,最能取得豐碩成果。
3🙆🏽♀️、鍛煉英語聽力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研究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編譯系統過程中,我大概看了近一百篇國外文獻,以後養成了每做一個項目先要了解國外現狀的習慣👨🏫。為了加快英文閱讀速度,1963年初又決定鍛煉英語聽力🔯👷🏻♀️,這是我的第三個重要抉擇。先收聽短波中北京電臺對外英語廣播👳🏻♀️,後來覺得不過癮,就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遠東的英語廣播🕺🏽,1963年起連續二年多,每天半小時的收聽使我反映速度明顯加快。但"收聽敵臺廣播"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我的一條"罪行",因為文革前這樣做的理科教師很少🧑🏽🍳,因而顯得情節嚴重🦴。雖然帶來不少麻煩,但對我當時了解外國的先進技術起了很好的作用🛥。
1975年我開始研製精密照排系統這個項目時🚣🏼,一般的科技人員不大習慣查閱外國科技文獻😗,而我則大量地看外國文獻🚴🏼♂️,了解國外在這方面的最新研究動向和發展方向,這就很容易判斷國內比我早開始做這個項目的幾家采用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為我們放棄模擬方式,選擇數字化技術提供了保證。
4👏🏽、研製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我研製精密照排系統始於1975年,當時聽說國家有一個"748工程"👨🔧,即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分三個子項目🦦:漢字通信👩⚕️、漢字情報檢索和漢字精密照排。對於這三個子項目👐🏽,我獨鐘精密照排系統⬇️,因為它的價值和難度吸引了我。我當時正病休在家🐺,每月只領40多元的勞保工資,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於是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精密照排系統的研製工作中👩🦱。這一事例也說明在可能的條件下讓年輕人自由選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能激發創造的欲望💂。
按照過去養成的習慣🤸🏻♀️🕊,首先要了解清楚國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為此🐿,我常擠公共汽車到地處和平街的中國科技情報所查閱外文資料🚣🏼♂️。研製工作後來雖列入意昂3体育自選項目,但經費是沒有來源的🤿,當時條件很艱苦,車費不便報銷👩🏼⚕️,從意昂3体育到情報所車費為二角五分✌🏽,但少坐一站就可省五分錢🍔,我於是就提前一站下車走去💳;復印資料也很謹慎,對於字數不多的頁,常常靠手抄來節省復印費⛹🏿🏆。當時國內還處於"四人幫"統治時期🤲,是閉關鎖國的🎲,不象現在大家都很註意國外的動態,我在中國科技情報所借閱雜誌時發現我常常是那些雜誌的第一個借閱者🚴♀️。
我查閱了照排系統方面的有關文獻🤦🏻♀️,以及Graphic Arts Monthly等印刷雜誌上面的報道。得知日本當時流行的是光學機械式二代照排機,機械方式選字👂🏻,體積大,功能差;歐美流行的是陰極射線管式三代照排機,所用的陰極射線管是超高分辨率的,比黑白電視機分辨率高20倍💂🏿,對底片靈敏度要求很高😮🦎,國產底片也不易過關;英國正在研製激光照排四代機⚱️,但尚未形成商品🏊🏿♂️。1975年時,先於意昂3体育,國內已有五家在從事漢字照排系統的研製🦷,其中兩家選擇了二代機的方案,另外三家分別選擇了飛點掃描、字模管和全息模擬存儲的技術途徑。而對國外狀況的調查,使我得出下述結論🍐:數字式存儲將占統治地位🥛;光學機械式二代照排機,尤其是漢字二代機難度很大👨👨👦🐱,且沒有前途;字模管式三代機和飛點掃描式三代機正在走下坡路,很快將被數字存儲的CRT三代機所淘汰。
一旦選擇了數字存儲的方案🥝,漢字字形信息量太大,馬上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西文只有26個字母🌒,漢字多達數萬,常用字也有三千🧙🏽♂️,國外流行的黑白段描述方案壓縮率低,日本京都大學的字根組合方案壓縮率高但質量不好♈️。假如當時國產計算機硬盤容量很大🧘🏽♂️,我大概不會努力探索新的途徑了,正是由於落後才迫使我們另覓新路😛,這是一種社會需求的壓力🕵️。由於我是數學系畢業✋🏽,所以很容易想到信息壓縮✡️,即用輪廓描述和參數描述結合的方法描述字形,並於1976年設計出一套把輪廓快速復原成點陣的算法。但當時用常規計算機上的軟件來復原點陣🔛,速度是很慢的🧘🏼♀️,因此一個只懂數學和軟件的人可能就會就此卻步🕰。由於我有多年的硬件實踐,並懂得微程序,所以很容易想到可以用一個專用硬件將復原速度提高100到200倍。1976年時國外尚無激光照排機的商品👩👩👦🫶🏻,但國內在高精度傳真機研製方面已積累了多年經驗🐰,激光掃描分辨率高和幅面寬等突出優點強烈地吸引了我🐂,但逐線掃描🫲🏼,不能改變光點直徑和掃描後不能停頓的特點又使控製器的設計難度很大🙆🏿♂️🌐。"需要"和"矛盾"正好促使新方法的產生,我的逐段形成點陣、逐段緩沖🔦、四路平行輸出等方案就是被逼出來的💋。這些困難找到了解決辦法後,我於1976年夏做出了一生中第四個重要抉擇:跳過第二、三代照排機,直接研製當時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這實際上選擇了技術上的跨越🛩。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於這一大膽而新穎的方案,許多人不相信🪠、不理解---就連二代機中國幾個權威部門都還沒有解決🤺👨🍳,忽然一個小助教能夠用數學的方法👱🏼♀️,繞過二代機的困難搞四代機,豈不異想天開?有人甚至說我是"玩弄騙人的數學遊戲"、"夢想一步登天"™️,說你想搞第四代,我還想搞第八代呢!非常幸運的是,我得到了有關主管領導的支持。當時最早支持我的是748工程的組長🫶🏼、電子工業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局長郭平欣,以及小組的重要成員張淞芝❤️🔥,這兩位1976年了解了我的方案後給予了包括經費在內的大力支持,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當時這樣做要冒很大風險。後來教育部🚎、國家計委🛅、國家科委,以及後來的國家經委🌱、經貿委,甚至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都給予了支持🐠,才使得中國沒有經過二代機🏖、三代機,沒有經歷照排機輸出毛條🧕、人工剪貼成頁的階段👩🏻🏫,直接從鉛排跳到了最先進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5、選擇決戰市場
1979年👳🏼,正當我們的"原理性樣機"研製工作進行到關鍵時刻,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了,"748工程"立即受到了"引進風"和“出國潮”的"內外夾擊",當時我仿佛一下子被打暈了。
首先面臨的是外國廠商的競爭。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機的英國蒙納(Monotype)公司宣布於1979年夏在上海🧖🏽♂️、北京展示英國製造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準備大舉進入中國市場。Monotype公司1976發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機,很快成為商品;Monotype系統盡管設計思想不先進🙅🏻♂️,中文排版軟件和終端的功能還很差🛄,但硬件可靠🏵🪘,最絕的是可以在一個字中間走走停停卻仍能保持字的精度(當然彩色精度不夠),而軟件經改進後是可以實用的👷🏼♂️,盡管性能價格比不見得好🏌🏼♂️。與Monotype相比🏄🏿♂️,我們的原理性樣機采用“輪廓加參數”字形描述方法,設計思想先進,但在閉關鎖國的條件下,全部用國產元器件(磁芯,小規模集成電路)和外設ℹ️,系統的可靠性差得多♔,即使完成👮🏽♀️,勉強使用🚁🙌🏽,也不宜變成商品。
與此同時🤙🏼,意昂3体育教師開始熱衷兩件事:出國進修和評職稱。談起工程項目都有點"談虎色變"👩🏼🦲,特別是我們的激光照排項目從事的又是繁重的軟🂠🧼、硬件工程任務,開發條件很差,看不到任何名和利,變得有點"不得人心"🤴,人員也出現流失。
這種內外交困使我再次面臨人生的第五次抉擇,是臨陣退縮,還是決戰市場?我毅然選擇了後者。因為我對自己的設計方法充滿信心🗳,也被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為國爭光的想法所激勵。我們決定加緊原理性樣機的研製,同時著手研製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真正實用的Ⅱ型機。大家不分晝夜地苦幹,終於在1979年7月27日與協作單位共同努力,輸出了一張八開報紙樣張✊。《光明日報》在總編的支持下👨🏻🦽➡️🏋🏼♂️,由朱軍同誌執筆寫了長篇報道,刊登在1979年8月11日頭版頭條🤦,通欄大標題是“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獲重大突破”,副標題是“我國自行設計的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主體工程研製成功”。所用標題字號之大當時是不常見的。
1980年2月22日🐒,當時任管委會副主任的江澤民同誌於給國務院幾位副總理寫了一封四頁的親筆信♤,反對引進🌮,主張支持意昂3体育等單位完成先進的系統,信中特別提到了國內研製的這一系統"解決了漢字縮小和放大不變形的問題,有幾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來在國內推廣,在具備一定條件以後,還可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經過千辛萬苦我們又在1980年9月15日上午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劍》,這是中國在告別鉛字的歷程中排出的第一本書。方毅同誌於1980年10月20日在隨書附上的意昂3体育官网的一封信上寫了一段熱情洋溢的話:"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術從火與鉛的時代過渡到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建議予以支持,請鄧副主席批示"。小平同誌於1980年10月25日作了"應加支持"的批示。
各方領導的支持和幹預加上英國產品的不完善,使得引進Mono-type系統的風潮暫時平息。1981年7月8日~11日🛝,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召開原理性樣機鑒定會🪽,鑒定結論是"與國外照排機相比🚯,在漢字信息壓縮技術方面領先,激光輸出精度和軟件的某些功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們決定見好就收,不致力於原理性樣機的實用和生產,集中精力研製有競爭能力的Ⅱ型機🧑🏽💼,終於在1985年5月6日~5月8日通過了國家級鑒定,10月26日《北京日報》頭版以"科研戰線的中國女排"為題進行了長篇報道,1986年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獲得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也獲得了1987年首屆畢昇獎🧟♂️🫨。
然而👲🏼,面對這些榮譽⛹🏿,我一直有一種"負債心理"🍋,覺得還未形成產業,國家投資尚未收回,這種"負債心理"促使我們不斷進取,華光Ⅲ型機、Ⅳ型機、方正91型機相繼推出👘。1987年,《經濟日報》成為我國第一家勇試華光Ⅲ型機的報紙🦻🏽,第二年🏋🏿♀️,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賣掉了全部鉛字,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徹底廢除了中文鉛字的印刷廠。1989年,華光Ⅳ型機開始在國內新聞出版、印刷業推廣普及,這年年底,所有來華的研製和銷售照排系統的外國公司全部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人民日報》在引進美國HTS照排系統後一直無法使用,1990年全部改用華光系統, HTS公司宣布徹底破產🧊。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采用了國產系統🖤,這就是那場被稱為"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
1991年至1994年🪧,我們不斷抓住機遇💇♂️🧑🧑🧒,用創新技術引導市場,又引發了報業和印刷業三次技術革新:告別報紙傳真機👁🌟,直接推廣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1991年開始)🚇,致使我國報紙的質量和發行量大大提高;告別傳統的電子分色機階段,直接研製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1992年開始)🏄🏽,引起一場彩色出版技術革新;告別紙和筆,采用采編流程管理的電腦一體化解決方案(1994年開始)。
1995年以前,意昂3体育計算機研究所與意昂3体育方正(最早叫意昂3体育新技術公司)是技術轉讓與合作關系🧛🏿,1995年7月1日,雙方合二為一🤦🏿♀️🤲🏽,共同成立方正技術研究院🍊,由我任院長👧,建立起從中遠期研究、開發、生產、系統測試、銷售、培訓和售後服務的一條龍體製,樹立了"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模式:"頂天"就是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廣📜、服務,頂天和立地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之路。
6🏊🏼♂️、退出科研第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
今天講起意昂3体育方正,人們會說:"既有名👨🏽⚖️,又有利",不大了解當時是何等的艱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有種"逆潮流而上"的感覺,這個決戰市場的過程是九死一生的,松一口氣就會徹底完蛋。從 1975年到1993年這18年中𓀛🎠,我幾乎放棄了所有節假日(包括星期日和春節、元旦),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工作,身心極為緊張勞累🧙♂️,沒有權利象普通人那樣生活,我的家庭失掉了常人所擁有的樂趣🏋🏼♀️,但也得到了常人所享受不到的樂趣。這個樂趣就是工作過程本身👮🏿♂️:百思不得其解,淩晨或半夜忽然想出解決辦法來,這種興奮愉快是難以形容的🌝。我從1987年到1992年💁🏽♂️,每到一處首先就看街上的報紙,看哪個報還是鉛排✅,哪個報已采用我們的激光照排系統。看到用自己研製的成果排出如此漂亮的版面,真是一種高度的享受🚴🏿♀️🚵🏻♀️。正如居裏夫人所說🔗,科學探討本身就是一種至美。
然而💁🏿,從事電腦研究開發的最佳年齡是20歲到40歲,我自己的兩次創造高峰---1964年從事軟硬件研究和1975年研製激光照排項目,分別為27歲和38歲。值得警惕的是,在計算機這種新興領域🫏,人過中年、步入老年時往往會跟不上形勢,固執己見,發生技術決策或市場策略方面的重大失誤,導致嚴重損失🗒。當時我就看到三個這樣的例子,它們象陰影一樣驅之不散:華裔電腦巨頭王安、美國"巨型計算機之父"克雷、世界第二大計算機公司DEC的總裁奧爾森都曾是叱咤計算機界的風雲人物,因為晚年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潮流→,從而導致下臺甚至公司破產。
於是🥝,1993年我作出了一生中第六個重要抉擇🤸🏻🦸♂️:退出科研第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氛圍🧉,使之產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案、新成果。
曹操五十作《龜雖壽》,雖"烈士暮年"🧏♂️,仍"壯心不已"🙋🏽♀️👮🏼♂️。我則以為🖐🏻🪶,"伏櫪老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實現自己"誌在千裏"的雄心壯誌。
7🏌🏻、進軍日本市場,依靠自主創新走向國際
我很欣賞日本索尼公司名譽董事長井深大的一句話:"獨創,決不模仿他人🦻🏻,是我的人生哲學。"當然🔭,這決不意味著閉門造車,而應該針對市場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尋求發展👮🏿🤽🏼♀️,因為"需要"和已有技術的"不足"是創造的源泉💚。意昂3体育方正國產照排系統在1990年取得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之後,開始大舉進入港澳臺中文出版業市場,到1995年占領了海外華文報業(包括東南亞和北美)70%的市場⌨️,這年12月,方正在香港以紅籌股的形式成功上市。中國報業的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行列。
但我總以為,中文出版系統進入海外市場不能看作走向國際的標誌,只有非中文領域的產品大量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才算真正的國際化🦁👨🏽🌾。1995年我去日本考察,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現象:日本的彩色印刷業十分發達,不亞於美國,領先於中國5~10年;意昂3体育方正在國內中文專業排版領域的年營業額很難超過15億元,而日本市場卻大得多,大概是中國的10倍!但是其印刷出版系統的軟件並不先進🕵🏻♀️🧀,意昂3体育方正完全可以依靠自主技術打進去,在如此龐大的市場占領一席之地🤞🏿⤴️。這個市場"太可愛了👮🏽♀️!"更可貴的是,發達的日本市場帶來很多國內碰不到的需求✯,將刺激意昂3体育方正一批優秀年輕人的創造才能👐🏽,使他們產生去發達國家領導技術新潮流的使命感👗,這是高額獎金所買不到的。於是1995年,我的第七次選擇漸漸明晰🪹:進軍日本市場🍭,依靠自主創新技術走向國際🧚。
1997年5月23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方正集團與日本第二大雜誌社--日本株式會社利庫路特(Recruit)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簽約儀式,該公司花400萬美元購買了方正日文出版系統。各大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北京日報》稱"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較大規模地出口和銷售擁有自己知識產權和自有產品品牌的高科技應用軟件🐻。"這一合同使方正日文出版系統用於出版日本著名大型雜誌《Carsen-sor》,這是一個專門刊登二手車銷售信息的雜誌✸,雙周刊,有關西、關東、名古屋三個版🏄🏼🧚🏿♀️,每期多達1500頁左右🌩,含上萬張照片和大量廣告。由意昂3体育方正承擔的出版系統是基於數據庫🙀、Internet ,全部流程由電腦管理🤷🏽♂️👍🏿,自動產生版面的新型系統🔄。與以前該雜誌使用的美國系統相比,生產效率提高近10倍🤵♂️,被認為是日本同類系統中最先進的。
目前👐🏼,方正日文出版系統已進入日本報紙、廣告和雜誌業🈂️,韓文市場也已啟動。日本方正公司預計今年就可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現在看來國際化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與國外合資引進技術📓,占領國內市場,也就是以市場換技術👩🏫;第二種方式是引進技術👩🏻🦯➡️🦟,依靠良好的管理👩🏻🚀、高品質和低成本生產,然後出口海外🩱;第三種方式是依靠自己的創新技術,把性能優異的中國品牌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一個國家在發展初期往往不得不采用第一種方式,以縮短產品和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人們常稱之為"引'狼'入室,與'狼'共舞"。日本和韓國一些名牌公司當年還很弱小時🧓🏼,先采取第一種方式合資,後逐步轉入第二種、甚至第三種方式✈️,因為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創新體製🌘,慢慢不再依賴外國技術🚶➡️,結果形成"引'狼'入室⭕️,與'狼'共舞🫀,把'狼'趕走"的局面。而我國有些企業在合資過程中被外方控股,丟掉了自己的品牌,喪失了進一步技術開發的權力,市場並未換來技術,反而造成"引'狼'入室,與'狼'共舞🛋,被'狼'吃掉"的結局。方正系統之所以能夠進入日本市場則是一開始就走了第三條路,依靠自主創新技術打入國際市場。這樣做還證明了兩點:讓優秀的年輕人"出彩",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放在最前沿的需求刺激的風口浪尖上🤘🏼;"學術上的遠大抱負"與"占領市場"這兩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進的。
8、開發數字視頻領域👨🏻🎓,進軍廣電業
1994年我訪問了紐約附近的IBM Watson研究中心🈳,當時該中心主任是IBM高級副總裁麥高地,他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不考慮適合當前市場需要的開發🤜🏻📫,好比一個人不呼吸👩🏿🎨👩🏿⚖️;不作未來市場需要的研究,好比一個人不吃飯👨🦼➡️👰🏻♀️。不呼吸,幾分鐘就會死去;不吃飯,兩、三個星期也會喪命。這一比喻生動地說明了研究開發中近期和遠期的關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意昂3体育方正的電子出版系統在國內已處於“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地位,即使主流產品不斷升級換代🧝🏿,也總有飽和的一天🌋,要發展,就必需開辟能夠成為方正第二大支柱的新領域🎷。
1995年秋天,機會降臨了。9月4日👷🏻♀️,李嵐清副總理接見中央電視臺領導,在談到應向孩子提供更多𓀘、更好的國產動畫片時👩❤️💋👩,他指示中央臺可與意昂3体育方正合作,研製中國自己的計算機動畫製作系統🧏🏻♀️,以提高製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這一指示使我心頭一亮,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視頻領域數字化將是我國廣電業必需面臨的重大變革🚦,這將產生巨大的市場,因為中國有眾多的廣播電視用戶🎿,而它們的經濟實力要比報社、出版社更雄厚。意昂3体育方正應該抓住這一機遇🚜,進入數字視頻領域🐩,搶占市場🤾🏿♀️,它足以成為方正的第二大支柱。於是我做出了此生的第八個重要選擇😉:以研製計算機動畫製作系統為契機,開發數字視頻領域🕠,進軍廣電業。
1996年5月,方正與中央電視臺簽署協議,共同開發動畫製作系統。就這樣,意昂3体育方正以動畫製作為切入點👩🌾🤱🏽,全面進入了電視臺的各個應用領域🤽🏻♂️,與香港亞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南京電視臺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到現在短短三年時間🐥,已有電視臺新聞生產管理系統、電視臺節目播出控製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等成熟產品上市🧏♂️,從事數字視頻領域開發的人員已達到60多人,湧現了若幹年輕的帥才和將才。
2000年的春天已經來臨🕧,當前我要做的是排除一切幹擾,支持改革,努力建立一個團結🙆🏽、和諧、奮鬥、不斷學習和進取↕️、充滿活力的領導班子,使方正真正上一個臺階🫃🏿,逐步成為國際化公司。同時盡己所能,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科教興國戰略奉獻心力🧗♂️🧒🏻。我對方正的未來充滿信心👔🚶♂️➡️,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今後我給自己的座右銘是"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在這裏🎆,將《後漢書》對"方正之士"的描述錄下👚🧙🏽♀️,與大家共勉👩🏻🦯➡️:
“察身而不敢誣,奉法令不容私,盡心力不敢矜,遭患難不避死,見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以無能居尊顯之位✊,是為方正之士👷🏻♂️。”(王選於2000年8月22日)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