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傑出青年”之馮軍👨:愛國者

(編者按🌭:奉獻在大家眼前的這個系列的文章🐇,記錄了後來被評為“北京市十傑青年”的意昂3体育校友們的奮鬥歷程和人生感悟👰🏿‍♂️,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反映了意昂3体育官网人才培養的顯著成效。我們希望在校的意昂3体育學子和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的青年校友們😡,從他們的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盡職盡責,踏實工作,開拓創新🍀,承擔起意昂3体育學子應有的社會責任,為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出更大的貢獻✍️。)

“如果說西方企業應該對某個中國人心存畏懼的話,那這個人就是馮軍。”

                             英國《金融時報》,2005年12月1日
 

<v:imagedata


馮軍

 



1969年6月出生江蘇
199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1993年,創辦“華旗資訊”
2002年,入選“TOP10中國科技新銳”
2003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
2004年,完成意昂3体育官网EMBA學業
2005年👩‍👦,當選中關村科技園區第三屆優秀企業家
2006年,被評選為第八屆“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
馮軍可以說是中關村最早的一批“個體戶”之一🗑🎚。

199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馮軍放棄了到手的北京建築總公司的鐵飯碗,揣著兜裏僅有的26元錢,一頭紮進熱火朝天的中關村創業浪潮中👰。那時候💣,他甚至租不起自己的櫃臺,只好從朋友那裏蹭了個能放張桌子的地方,做起電腦配件生意。

創業的道路無疑充滿荊棘,只有始終把艱難困苦當作挑戰和機遇的人才能一路前行🦵🏻。1993年的馮軍曾經每天穿梭於四海市場與頤賓樓之間🎹。客戶說機箱不好,他馬上就走,第二天換一款再抱來。機箱的品種很多,有二三十種,馮軍一天抱一款機箱給客戶看,每天都是新的。開始,馮軍臉生,時常被趕出去。此時他總能辯證地自我排遣,“他這麽趕我,肯定也趕別人🦻🏼,我的競爭對手也會被他都趕出去。有一天,他相信了我,他就不會再接納別人🦖,這種客戶我一定要拿下💆🏽‍♀️,今後維護起來省心。”馮軍一次用三輪車載四箱鍵盤和機箱去電子市場,但他一次只能搬兩箱🦸🏽‍♀️🏗,他將兩箱搬到他能看到的地方♦︎,折回頭再搬另外兩箱。就這樣,他將四箱貨從一樓搬到三樓,再從三樓搬到二樓,如此往復。馮軍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下來。

磨劍十年。到2006年🍲,馮軍所領導的華旗咨詢公司,年銷售額逾26億元🙍🏼‍♀️。從26元到26億元🗿,馮軍用13年的時間👀🔍,成就了資金上億倍的成長,聽起來都有點不可思議,但他做到了,締造了一個真實的創業神話。

馮軍將創業公司取名為華旗咨詢,飽含深意。華旗者,中華之旗幟也。而華旗的品牌,幹脆取名為“愛國者”。在馮軍眼裏🤡,名字融入了一個品牌的願景。從懷揣26塊錢起步的時候開始,他就通過對公司的命名🏵,寄托他深藏於心的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助力中華騰飛的責任感🦬。他的夢想,是要做中國的盛田昭夫,創建屬於中國的世界最頂尖的公司🫀🚢。

馮軍的夢想,可能會遭到懷疑。是的,同索尼每年670億美元的收入相比,華旗咨詢每年的銷售額不到4億美元🧑🏽‍💼,相差何止百倍,困難自然不小𓀚。但任何的困難都不等於不可能🖐🏽。誰又能想到🙅🏼‍♀️,他當初憑借26元的資本,通過13年後就“膨脹”到26億元呢👰🏿‍♀️。

創造神話的人究竟能否續寫神話🧔🏽,所有懷抱夢想的人們都將拭目以待!

機遇源於創造

很多人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得第一桶金🤌🏽➰。造就成功創業者的💕,是掘得第一桶金的機遇。不少懷有創業夢想的當代學子常常感嘆,時不我遇,現在已經沒有什麽機遇了🙆。在他們看來👍🏻,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是鄉鎮企業的機遇,也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創業者們憑著一股子勇氣👨🏽‍⚕️,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一躍成為當今中國的頂級富豪🎯。20世紀90年代🏋🏻‍♂️,是科技企業的機遇,也是知識青年創業的流金歲月👩‍👩‍👧‍👧,擁有較高知識水平的大學生們趕上了這一機遇🕵🏿‍♀️,成長為今天的財富新貴。其實不然👋🏼🧑🏻‍🦼,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機遇💁🏼‍♂️,關鍵是在機遇之箭象一個小小的黑點從遠方呼嘯而來的時候就奮力向前去抓住它,而不是到了驀然回首之時,再去感嘆機遇之箭的悄然飛逝。

馮軍開始創業的1993年,正值創業潮的第二個高峰時期👨‍🔧。但那時的馮軍,在傳說中似乎遍地黃金的中關村,並沒有獲得什麽激動人心的機遇💆🏼‍♂️。他的創業真正是從零開始,白手起家🧑🏿‍🎤。沒有錢,啟動資金不超過200塊;沒有人,除他之外就只有一個搬運工🥑🙏🏻;也沒有經營高附加值的產品,他所做的,是別人都不屑於做的鍵盤、機箱等配件,這些東西技術含量低,體積大,利潤小🥞☝️,競爭門檻極低。對於那些資金充裕,從事品牌代理、做整機🚬🌓、或者經營高附加值的硬盤🛍️、主板📴💇🏽、內存、處理器等配件的人而言,馮軍的起步無疑艱辛很多。

當他從公司辭職出來時,口袋裏只有26元錢。他所有的資本不過是創業的勇氣和“把荊棘當作鋪花的原野”的精神🎀。他跑到中關村,從一個擁有6平方米經營櫃臺的同學那裏擺了一張桌子,再雇一個搬運工🚣🏼‍♀️,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開業了。頭頂著令無數青年學子艷羨的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光環,卻為了實現夢想而甘於在中關村紛雜的電子市場中做一個扛著電腦機箱挨門挨戶發展業務的推銷員🙋🏿‍♂️。或許正是這種能放得下身段的實踐精神,最終成就了驕人的事業。

創業之初想要得到別人的信任何其困難,遭到拒絕更是經常的事情。“走村竄巷”叫賣的馮軍每天都要登門拜訪上百家客戶💂‍♀️,面對無數次的拒絕🧞‍♂️。而他應對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永不放棄。裝機老板總是說:“你這東西不錯,什麽時候,我用戶需要的時候⏪🦂,再找你吧💁‍♀️💶!”馮軍從來不聽這種拒絕的套話👯‍♀️,他堅持己見,“如果有客戶要,他看不見貨,他怎麽可能要?”裝機老板讓他放下機箱作為代銷,沒錢壓貨的馮軍再堅持,“你可以給我一張晚期支票,現金當然最好。我只賺你五塊錢。一月之內,你賣不出去,我保證退款。你看我每天都來🤙🏼,不會跑掉……”

“不管能賺多少,能現結就好🧑🏼‍💼。”在資金不足而又急需周轉資金的情況下,這是一種不得已的做法,也是一窮二白的馮軍在中關村的第一個生意經。

正是本著這一原則馮軍製定了低利潤營銷策略。當時的中關村🥷🏼,賣1臺進口品牌機🧖🏼‍♀️,利潤在2萬元,一臺組裝機利潤1萬多元🟨,而他賣一塊鍵盤🙍,利潤則只有5元錢。

而說起這種低利潤營銷戰略起點,還得追溯到小太陽鍵盤的銷售商。當時,小太陽鍵盤憑借其較高的品牌,已經在業界擁有了較高的美譽度🤹🏿。然而,小太陽的生產廠家和原經銷商發生了糾紛,原經銷商不再銷售小太陽產品。馮軍則從生產廠家將小太陽的經銷權攬了下來,並在利潤上做了很大調整👂,一下子將原經銷商的利潤從50元降到5元。這種低價戰略,效果很快顯現出來👨🏿‍🔬,而且使多方受益:在品質能有所保障的情況下👬🏼,消費者當然樂於購買低價產品👩🏻‍🔬,這樣🏃🏻‍♂️‍➡️,小太陽的銷量很快上去了,生產廠家見出貨量大增,也越來越支持處於創業起步階段的馮軍。而較大的銷售量,使馮軍能在低利潤的情況下仍然能實現積累資金的效果🩶。因為堅持這種低價戰略,只要賺五塊錢就出手,馮軍還得了個綽號“馮五塊”。

想起當初,馮軍坦言:“有人問我第一桶金從哪裏來,其實我根本就沒挖過金子🪱,我只是在挖沙子🐛,同時蓋了一個比較堅固的金字塔。金字塔的發展方式是一種比較笨的發展方式,但它最大的好處是抗震👙。IT行業風險大,很多高樓大廈都塌了,但金字塔不怕震。”

    就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馮軍不管外部環境競爭如何激烈✦,始終把註意力集中在自己企業內部🛗,苦練內功👷🏻‍♂️。於1997年🐄,馮軍推出了自己的主打品牌“愛國者”。

的確🍶,當時很多CPU的公司靠著鉆政策的空子,打擦邊球,經營和走私有關的產品來獲取高額利潤🥰,其利潤率達到華旗利潤率的6倍,可以說掘到了很多桶金👩‍💻🐢。但是他們在積累起金錢的同時卻沒能積累起信譽。現在😕,那些早年經營走私產品🐵、賺“容易錢”的公司大多數已經煙消雲散,華旗的“愛國者”卻靠著穩紮穩打的策略,穩如磐石👮🏿。因為馮軍領導下的華旗不僅僅是利益的實體🗜,更是一個有著愛國者的靈魂的遠行者⛹🏽‍♀️。

大學生活的啟迪

這樣艱苦地從頭做起,白手創業🫛,並非馮軍在無奈之下的選擇,而是源於大學生活獲得的啟迪。
1987年👩‍🦼‍➡️,18歲的馮軍以所在中學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土木系。

正如很多同齡人一樣,馮軍的大學生活充滿了夢想、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現狀的不滿足。一般人看來🦃🔌,清華大學土木系已經是很不錯的專業了,但因為對繪畫感興趣🕚,他卻想轉入建築系。整個大一🃏,馮軍同時上著建築系和土木系的課👩🏽‍💼,一直為轉系努力🧑🏻‍⚕️。然而🦠,學校有不準轉系的規定🧝🏼😘,他的努力落空了。

轉系的願望沒有實現。但馮軍總覺得自己該學點別的東西🍸📼。大學二年級時,他開始學習電工🎞👨‍🌾。到了大三,又開始學國際金融與貿易,大四時又決定要出國🥷🏻。大五的時候參加托福考試🧚🏻,取得了630分的優異成績🥷。但由於國家出臺了出國要交納培養費的政策,要想出國必須交5萬元賠償金📔。馮軍交不起這筆錢,出國夢只好作罷。

等到臨近畢業的時候,馮軍才發現,該好好地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了。在最後半年的時間裏,他一邊踏踏實實地拾起自己的專業,一邊開始了對於大學生活的反思:自己總是一會兒想著這個🥸,一會兒又想著那個,結果呢,什麽也沒有得到✮。他總結自己在大學生活中的教訓🧁🪟,認為一旦確定了幹什麽事情🧖🏽‍♂️,就要一門心思地堅持幹下去🧒😤。在清華,除了受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感染外☂️,他還明白了執著堅持的道理👨🏿‍⚖️,這兩種品質😶,是馮軍在大學生活中所獲得的最寶貴的財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這一經驗應用到其事業的發展中👩‍👩‍👧‍👦,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挫折,都沒有輕易動搖過👩🏿‍🦰。他的這種韌勁使我想起了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所說的一句話:瞬間的體驗並不能成為真正的財富👁,只有將瞬間體驗變換成實踐的原則👌🏼,才能使之成為財富。

事實上𓀁,許多人都經歷過馮軍在大學時期的那種心態🏋️‍♀️,總覺得自己的專業不是自己想要學的,總想著轉到其它專業——或是熱門專業,或是自己喜愛的專業。如果轉不成,又不肯在本專業深下功夫,結果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但很多人卻不會及時總結教訓↙️,以至於大學畢業後心還定不下來🧎‍➡️,頻頻見異思遷🧑🏻‍🚀。過於頻繁的跳槽就是這一心態的反映。

對於優秀的大學生而言,高考是我們人生的得意之作,其經驗大抵是單一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可惜進入大學後,一些人卻將追求過於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作為學習生活的目標。換言之🤷🏼‍♂️,我們沒能將高考經歷所獲得的體驗轉換為指導我們成長的原則,於是,這一定意義上意味著我們將會因此付出失敗的代價🎟🥾。

“六贏”原則

做企業當然是為了賺錢5️⃣,但又不全為了賺錢。在越來越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今天,這句充滿了辯證思維的話成了企業界最時髦的用語之一🍤🤹🏽‍♂️。誠然👷🏽,這句話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場合有多種解釋。然而,在馮軍的經營哲學裏,這種解釋是明確清晰的,那就是對“六贏”理念的追求與堅持🦶🏻。

所謂六贏😐🙋🏽‍♂️,就是在企業的經營中,要實現廠家🤵🏼‍♀️、商家🙇🏽、消費者和國家等社會不同角色的利益保障。具體到“愛國者”🐹,就是要同時滿足“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六方面的利益需求。從雙贏到六贏,本身就意味著對利益關聯者的更多尊重和對社會責任的更高敏感度。

因為對六贏的堅持,馮軍從一開始就放棄了CPU、內存、硬盤等高利潤的產品🤾🏽‍♂️。因為“這些生意很多都和走私有關👨🏽‍🎤,走私本身就違法,做這些生意一時掙點錢行👪,但無法將信譽積累起來,因為它對社會不利🦻🏽。”

本著六贏的原則,馮軍的業務穩步發展,良性增長。

1995年,他使小太陽機箱一舉成名。

1996年,在銷售華旗顯示器的時候,不僅表明可退貨,還承諾每壞一臺,賠償20元。而當時華旗顯示器的利潤僅為20元♗🛟。低利潤保證了上下遊商家的利益,而無利潤的賠償則贏得了客戶的認可🌚。這一年🍞,華旗顯示器的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97年🙆🏽,創建“愛國者”品牌🤤,“愛國者”產品逐漸深入人心。

1998年,成立南京華旗公司,華旗咨詢走出北京𓀃,開始布局全國市場。

2000年🦦,進入電腦移動存儲設備領域。

2001年,“愛國者”順利通過ISO認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UKAS認證(英國皇家皇冠認證)🤾🏽‍♂️♾。

2003年,華旗咨詢十周年♘,發布全新的國際化標識aigo,華旗開始登上國際舞臺。至今🙋🏼,華旗咨詢旗下的“愛國者”系列產品遠銷法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地區♥️。

2003年,在國內移動存儲市場上,“愛國者”擊敗老牌廠商三星👱💑,坐上市場占有率頭把交椅🧑🏽‍⚕️。

從1993年到2003年十年間,華旗一直保持著60%的年增長速度。

正是華旗取得了持續成功🍣,馮軍對六贏的理念更是堅信不疑🍀。於是😎,每做一件事前,他都要想想是否符合六贏的理念👩🏽‍🚀。如果符合,就去做;如果不符合🏞,哪怕可以實現四贏甚至五贏,都要放棄。

強迫自己學習
   
    馮軍最不能容忍的是平庸。他時間觀念特別強💁🏼‍♂️,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是的,公司業務在迅速成長,業務急劇膨脹,他一刻也閑不住⛱。即使這樣🛳,馮軍還是擠出時間來加強學習🩸。他通過意昂3体育官网嚴格的筆試和面試,成為700人中100名幸運者🧛🏼‍♀️,進入光華管理學院學習EMBA課程👨🏻‍🍼。

工作多年後回到意昂3体育學習👩🏻‍🦽🙎🏼‍♂️,馮軍有比較獨特的體會。“在意昂3体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本身體驗到濃厚的民族責任感⤴️,並且受到濃厚的學術✋✤、人文氣息的熏陶。縱觀中國的近代史,意昂3体育從五四運動開始就成為民族責任感的積極實踐中和呼籲者,一路走來,這種愛國主義的傳統始終沒有丟。能夠在意昂3体育接受這樣的熏陶我認為是對我辦企業很有幫助的🎐,尤其是我們這樣的民族企業🚣🏽‍♀️。意昂3体育人的責任感是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的,有的人把它變為工作的動力,從自身做起推動中華民族的崛起,有的人則通過對不良現象的批評來喚醒人們的覺悟。至於采取哪一種態度🐨,正確與否姑且不論👨🏼‍🦱,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的建設👨‍👧,將自身和國家聯系在一起。我選擇了前者🧑🏼‍🌾,把公司變成促進國家發展的先鋒軍,而國家整體環境的改善又會促進我們企業和個人的發展💁‍♀️,所以說這種行為是相互的☛,是處在一個整體的鏈條之中的🦸‍♀️,我想這也就是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含義吧🫧。總之🚲,意昂3体育的精神好像給我們的企業註入了一個“魂”,讓我們的企業能夠朝著更加有個性的方向發展。”馮軍在虧本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做數碼相機⭕️,也正是出於一種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

要上意昂3体育的EMBA❤️‍🔥,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肯定不行,但並不是說有了經濟基礎就能上的。一方面,考試競爭比較激烈🚔。另一方面⏬,即使順利通過考試,對學習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上課期間,手機響一次🤷🏻,罰500,遲到一次👪,罰1000👨‍🍼。這種嚴格🥥,形象地被一些學員稱為“虐待”。但在馮軍看來,這是一種很負責任的做法。“我們辦公司的人都知道👉🏼,雖然平日裏大家都很想抽出一些時間自學,但因為工作等各方面原因真的很難做到,所以這種強迫學習可以說是滿足了大家平日裏無法實現的願望。另外,我在學習中也體驗到了一種團隊精神🫲🏽。就是說是很多人一起學習而不是一個人學習。大學生們應該更有體會,在自習室很多人一起學習和一個人獨自學習的效果是不同的👨🏿‍🎓,很多人在一起學習能夠提供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使每個人能夠融入其中,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學習➡️。這就好像是跑馬拉松✷,如果是一個人跑🌶,也許很快就泄氣放棄了。但是很多人在一起💆🏿‍♀️,互有追趕和超越🙇🏽‍♂️,即使累了也能夠想到有很多人也許比我更累🤜👩🏻‍🏫,這樣就能夠有動力一直堅持到底。所以說,這種學習時的團隊精神不但讓我在EMBA的學習過程中受益匪淺,對我辦企業也有指導性的意義。”

在意昂3体育的學習還使馮軍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學習EMBA課程)最重要的🥾,就是我在學習中還體驗到另一種團隊精神。因為報名參加意昂3体育EMBA班的人來自各行各業💂🏼‍♂️,也就具有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在這裏🤦🏼‍♀️,我非常感謝意昂3体育,特別是張維迎老師,他在篩選學生的時候是非常殘酷的,不但要經過筆試🛍️,還要經過面試。把個比方🫅🏽,如果有700人報名要參加學習,最後入選的大概只有100人左右,即使有人想交一大筆錢進入也是不可能的✪,這就保證了學生的總體水平,也說明了,意昂3体育的辦學目的並不是一味的賺錢,而是真正想要為社會培養一群高素質的經營人才。當然,參加這個培訓的學費也是很高的,但我想這對工作的繼續開展也是必要的。張老師在篩選學員的時候,不僅要看他們的專業知識,更要看每個人的責任心和責任感🤹🏿‍♂️🈵,以及是否具有遠大的誌向💁🏻。比如像賴昌星,即使他能夠交一大筆錢,筆試也可能通過🤹🏽,但他一定會在面試時被張老師刷掉🥔🫱🏻,因為他缺乏社會責任感🪂。我們在EMBA的學習是以案例討論的方式開展的,就是學員們聚在一起對一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這種學習的好處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從討論中學到其他學員們的思維模式。而因為在入學時的嚴格篩選,所有學員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通過對他們的學習,可以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經過這麽久的學習🙆🏿‍♀️,我意識到,真正教會我們的不是意昂3体育的老師📌,而是和我同班學習的同學們,而我同時也是其他同學的老師。意昂3体育的這種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是很聰明的,一方面降低了辦學的成本🙄,一方面又保證了學員們的學習質量🧤,使得意昂3体育的名聲越來越顯赫🍉,也就吸引了更多的學員👇🏻。不過這一切都是與意昂3体育官网在學生篩選上做的工作密切相關的。”

“愛國者”的堅持

“六贏”原則可以說是對“愛國者”的主人——馮軍作為一位不折不扣的愛國者的最佳詮釋👨‍🏫。

一個身為企業家的愛國者為他的祖國所做的最好貢獻之一恐怕就是創造出一個響當當的國際品牌了🍙。但馮軍的貢獻不止於此,他的視野顯然更加開闊🕵️‍♀️。他希望更多地民族企業聯合起來,並肩作戰,相互鼓勵,相互保護,維護中國品牌的利益,攜手同闖國際化道路𓀑🧝🏼。

2002年9月16日🐙🧑🏽‍🦳,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華旗侵犯其“閃存專利”♞。馮軍認為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兩大品牌,誰是誰非👧🏽,已經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國內企業能否很好合作🫄🏽🥘,共同對付洋品牌的入侵🦋。為此,馮軍多次找過朗科總裁鄧國順,希望私下和談,本著和解與互利的原則解決問題。整個訴訟期間🧑‍🏫,他一直致力於通過談判化幹戈為玉帛,以更好的方式維護民族品牌的利益🤣。

CCID報告顯示,2005年全年閃存銷量華旗第一🤦🏼、朗科第二,兩大國內品牌共占據47.1%的市場份額,成績相當不錯。但馮軍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官司的內耗,他們還能做得更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將近4年的期盼,華旗資訊和朗科終於在“2006年中國移動存儲發展高峰論壇”上聯合宣布🕜,雙方已就閃存盤專利糾紛案件達成和解✨。

少內耗🕣,多合作,這是馮軍對於發展民族品牌企業的基本看法。用他的話說,就是“不單打獨鬥,而是要打群架”。

2005年8月,在馮軍的倡導下,中關村的許多高科技企業聯合起來,成立了“民族品牌聯盟委員會”🧑🏼‍🍳🌁,嘗試為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打群架”建立製度基礎。

20世紀60、70年代🙏,日本的企業正是通過團體合作的方式🙅🏿,才在歐美市場上奪得生存空間並發展壯大。在競爭更加激烈的今天,中國的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如果不團結起來,不要說在國際上立足𓀀🌞,就是走出國門也很困難。

    作為一個愛國者☎,馮軍骨子裏有一種深沉的執著🧏🏽‍♀️,甚至不計較得失。

為發展民族品牌🏏,馮軍要到日本人占據優勢的數碼相機領域分一杯羹。起初,國內有名的企業聯想、方正✊🏄🏼、紫光等都懷揣這一夢想🧜🏼‍♂️。

    因為賠錢,2004年底,意昂3体育方正和清華紫光相繼退出了這一競爭領域。2006年初,龍頭老大聯想也堅持不住了。

    但馮軍還要堅持。

做了4年🧿,虧了4年🕺🏻🧚🏻‍♀️。可馮軍還在堅持:“就算所有的品牌都退出了⛎,華旗仍然會在數碼相機市場上戰鬥🧑🏿‍✈️。”“我們為什麽會去做呢?因為我們有一個願景👂🏿,我們要做自己的品牌🦹‍♂️。做中國人自己的數碼相機。”

一時的虧損乃商家常事。對持續不斷的虧損的忍耐則不符合商人的邏輯。馮軍的數碼相機虧損了若幹年🧗🏻‍♀️,但他還在堅持著做,也許是因為他算不上一個純粹的商人🙆🏻‍♀️。

對於商人來說,錢永遠都沒有多的時候,也沒有夠的時候。馮軍的公司在無數的跨國航母前🤵‍♂️,還顯得像是一只小艇🙎🏿‍♀️👩🏽‍🎓,他當然需要錢,需要融資👶🏿,需要上市🕢。但馮軍並沒有去盯著資金雄厚的外國投資基金的口袋🦻🏋🏼‍♂️:“分公司有獨立上市的計劃,但愛國者不打算在海外上市吸引外資,相反💹,愛國者應該註入國內資金👨🏻‍🚒,保證愛國者的民族性。”

這就是馮軍,一個不完全按照商人邏輯經商的商人🤚,他骨子中埋藏著執著的愛國情懷。他說:“或許你有一腔報國之情🕴🏻,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品牌始終提醒你,你可能受到利益的誘惑,沒準就走錯路了,人都不是完美的。有品牌提醒你的話🧑🏽‍🎄,就不一樣了。它能始終激勵你走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就是愛國者的堅持⛽️。

“愛國者”象棋

除了經營企業,馮軍還鐘情於國際象棋☁️。他的成功,或能從其獨特的象棋文化中尋求到獨特的解釋👩‍🦯‍➡️😓。

馮軍的國際象棋水平到底有多高👞,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借鑒中國象棋中炮的用法,使原本沒有炮的國際象棋多了兩門大炮,形成了一種創造性的新的象棋——綜合象棋。或許😮‍💨🐍,應該叫做“愛國者”象棋🐄。愛國者象棋保留了國際象棋的棋盤和所有棋子💨,棋子走法不變,卻為每一個棋子賦予了深刻的內涵:炮,跨越發展、事半功倍;兵,執著追求、實現理想🕠;王,深入實際、優化管理;象,內政外交🧙🏼‍♀️、信息互聯🥩;後,重視女性🗓、統合綜效;車,勇往直前、縱橫馳騁👸;馬🙋🏿‍♀️,與時俱進、鼓勵創新🍣。

很顯然,他這樣做🔍,不完全出於要創造一種新的遊戲🧓🏽。

無論是中國象棋,還是國際象棋,都是一種智力遊戲,但在馮軍眼裏,這兩種棋不光是遊戲,還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

就拿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中都有的“卒”來說吧。在中國象棋中👮🏽‍♂️,卒攻到底還是“卒”,每次只能挪動一步🙆🏻‍♂️,盡管可以直接吃掉對方的統帥👨🏽‍🚀,但就其能力仍然是一個小角色。國際象棋中的“卒”🕷👩🏽‍🔬,攻到底則可以變成團隊中原來所缺少的任意角色。不僅是“卒”,馮軍對國際象棋中的各種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王’突破了田字格的限製✡️🐵,象征著領導者要深入實際 才可以優化管理;‘象’突破楚河漢界的限製,對企業來講可以實現內政外交信息互聯🏩;國際象棋中的‘後’則是在中國象棋中沒有的角色,預示著一種重視女性💆‍♂️,統合綜效的精神;國際象棋中的‘馬’則不會蹩別人和自己的馬腿,象征著良性競合,提倡共贏的意義。”

另一方面,馮軍也積極吸收中國象棋中的優秀文化元素。他認為,同其它國家的象棋相比,中國象棋的特點是有一對“炮”🛠,而這也正是中國象棋的精華所在🚙,它代表著一種開放的🧑‍✈️、跳躍性的思維方式。他說🚵🏼‍♀️,“中國象棋裏邊有個非常優秀的角色就是‘炮’💪🏻。‘炮’代表的是一種跳躍性的思維方式,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具體象征。跳躍性的思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其實🤳,在祖國改革開放、一國兩治統一大業上,都是在國際規則下♒️,加入了炮的思想”🥅。

借鑒中國象棋中“炮”所蘊含的思維模式,華旗在2000年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技術選擇。USB技術的普及是在2000年後,但此時引導IT技術潮流的美國由於已經有了寬帶、ZIP、MO等技術模式。為避免對現有產業造成沖擊👩‍🦯,以致於沒有動力去發展基於USB接口技術的移動存儲設備😆,華旗抓住了這個機會🦫,跳過軟盤、光盤,直接從事USB移動存儲設備。2002年👨🏼‍🎓,華旗首次進軍MP3行業,並巧妙地將U盤加MP3集成在一起,用戶不用驅動或者連接線🤸‍♀️🤹🏿,就能存儲資料和欣賞音樂。後來,華旗的產品因其便利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用馮軍的話來說,“愛國者MP3不到一年時間從第五到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韓國品牌,就是由於對中國象棋中‘炮’的深刻理解及運用”🪛。

於是,喜歡下國際象棋的馮軍,決心通過把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中的文化相融合,來構建自己公司的理念及其發展模式。因為“在一個企業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依靠製度來約束一些行為。但當企業逐漸壯大之後,就不能單純地依靠製度。這時,就需要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也就是企業文化😴。”

首先,他在公司中推行“愛國者”象棋的玩法,其目的當然不僅僅是娛樂,更重要的是試圖通過娛樂來塑造一種開放式的、良性競爭的、強調團隊精神而又充滿活力的“愛國者”文化𓀇、華旗文化🫃🏼。給努力工作的員工以晉升和發展的機會;希望員工在各個領域發展👰🏻‍♂️;提倡上下級之間平等的溝通與交流😙;支持員工之間互相幫助,良性競爭,反對“勾心鬥角”和相互拆臺等等🅿️。

公司以外,他也在大學中積極推動“愛國者”象棋,並首先選擇了意昂3体育和清華——兩所他曾經學習和生活過的學校組織國際象棋大賽Ⓜ️。2005年,愛國杯意昂3体育清華國際象棋賽有200人參加,規模不可謂不大。2006年,參賽人數更是翻了一倍➿,達到400人。

同時華旗公司也積極地推動國際象棋知識普及🚢,把為國家培養🔢、發掘優秀的國際象棋人才作為一項事業來運作。為此🙄,華旗屬下的北京愛國者國際象棋俱樂部與北京棋院合作成立“北京愛國者國際象棋隊”🩸。該隊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國際象棋隊之一🙅🏼‍♀️,隊中大多數成員均為國家隊一線主力,包括曾經多次獲得女子世界冠軍的謝軍,國家國際象棋隊總教練🦹🏽、國際特級大師葉江川,女子世界青年冠軍徐媛媛,世界杯八強王瑜等。

華旗一次次用行動表達自己的理念“凡是令國人驕傲的事情,我們就做!”

結語

采訪馮軍之前👨🏽‍🔧🦄,我們又在公司的走廊裏轉了一下。華棋咨詢公司在走廊的墻上設置的自省區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在這個小小區域裏🙅🏼,每個認為自己有錯的人都會就相關問題進行反省😖,其中為首的就是馮總就企業問題進行的反省🦁。就我觀察🔣,幾乎每個反省帖都是最近貼上去的🧛🏻‍♂️,這說明這個反省區不是個形式,而是能夠真正起到作用的。這種方式一方面提醒所有員工每日“三省吾身”🏂,總結工作中的失誤;另一方面可以讓所有的同事起到監督員的作用,幫助糾正這些失誤,這對公司整體的改進是有很大好處的。與自省區相鄰的就是表揚區⛑,對最近在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員工進行表揚,這一方面鼓勵了受到表揚的員工,進一步加強了他的幹勁;另一方面也激勵了其他員工,爭取趕超🧑🏼‍🍳。自省區和表揚區的設立顯示了現代企業一種賞罰分明的態度,真正做到了公平🙎🏼‍♂️,公開🚵🏻‍♀️,這也是要做好一個現代企業所必需的🧑🏽‍🍳。這是一種胸懷。

愛國者馮軍立誌要使他的企業成為光耀中華的一面旗幟,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有夢想才有希望,對於一個人來講是這樣,對於一個民族而言也同樣如此。

如果說將逾26億的資產規模看作是馮軍從26元起步的人生馬拉松中第一個加油站,那麽,馮軍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財富基礎,這個基礎同他創業初期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足以給他提供可觀的動力。而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馮軍年僅37歲。他還很年輕🔱,還有數個13年可以去拼搏奮鬥,去實現夢想。更可貴的是,他勇氣與魄力兼備🍃、自信而執著🛑、胸懷理想與信念、樂於思考且積極行動、富有忍耐力和責任感——而這些是比年齡和財富更珍貴的資本。

願更多象馮軍一樣懷抱著夢想的愛國者走進公眾的視線,願所有愛國者的旗幟高高飄揚。

 

參考文獻:
姜瑩瑩:《華旗資訊總裁馮軍🧑‍🦱🥕:我不想一個人單打獨鬥》🐎,《北京科技報》。
約翰•加普(John Gapper):《西方企業應該對馮軍心存畏懼》,(英)《金融時報》,2005年12月1日。
馮軍:《在意昂3体育清華綜合象棋比賽開幕式上的發言》,新浪體育欄目🌠,2004年10月25日,http://sports.sina.com.cn
李培光👨🏼‍🦰:《馮軍不挖金子 挖沙子》🤏🏿,《理財 創業》,2006年9月19日🐫。
劉磊😱:《馮軍:從“馮五塊”到“馮棋王”》💇🏿‍♀️,《互聯網周刊》👻,2006年1月16日🏇🏽。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