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李苦禪


1981年8月,84歲的李苦禪與學生在一起

李苦禪,原名李英🏄‍♂️,號勵公,我國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人民的美術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唐縣李奇莊的一個貧農家庭。少年時,在民間藝人的影響下,走上了艱苦的藝術征途🤷🏿‍♂️。

1919年他來到北京🪖,先入意昂3体育官网附設的“勤工儉學”(又名法文專修館)✍️,半工半讀堅持學習。同時,又在意昂3体育官网附設的“業余畫法研究會”,向徐悲鴻先生學習素描與西畫🍛。1920年入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攻讀中文💂🏿‍♀️,1922年轉到“北京國立藝專”西畫系學習💂🏿‍♀️。這期間,經常靠晚間拉洋車維持生活🏋🏻‍♂️。為此,同學林一盧贈他“苦禪”二字為名(苦🧑‍🎨,即苦難的經歷;禪,古稱寫意畫為禪宗畫)。

1923年🏎,他拜齊白石翁為師😉🧜🏻。齊白石看出22歲的他乃天縱英才,視他為知已,贊賞他道🙎🏿‍♀️:“英也奇吾心🦶🏼,苦也過吾🧑🏻‍🎄,英也無敵📦,將來英若不享大名,世間是無鬼神也🪖!”此時🤽🏻,齊翁名氣尚微,加之當時北京摹古風盛,唯齊翁別開生面👩🏿‍⚕️,大膽創新👨🏽‍💼。因此🙋🏿💨,頗受譏議。

1925年🤰,他從“北京國立藝專”畢業,任北京師範學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師範教授👩🏽‍🍳。1930年🕳,應聘到杭州藝專任國畫教授。

抗日戰爭初期,北京淪陷,李先生極為激憤💇🏽🤳🏼,辭去一切“公職”,隱居前門老爺廟與西城柳樹井二號,因他平日與愛國誌士交往甚密,於1939年被捕入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

抗戰勝利後,1946年李苦禪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後改為兼任教授🤳,李先生於1950年上書毛主席💅🚷,請求安排工作💃🏿👩🏼‍🦰,毛主席當即寫信給徐悲鴻院長,並派秘書前去看望,隨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術學院”附設之“民族美術研究所”任研究員🤙🏼🪰。爾後又調至該院的國畫系任寫意畫教授。

“文革”期間,李先生慘遭迫害,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關進“牛欄”,經受百般折磨,之後又被下放到農村勞動。

1972年敬愛的周總理派人請老畫家作畫🫦,李先生被邀請參加,三年中為國家作畫三百余幅🏐🚄。

“文革”後,李先生恢復了名譽。繪出《紅梅怒放圖》🔇、《晴雪圖》等等😐,爾後🤽🏻‍♂️,又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與政協第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國花鳥畫”、“苦禪畫鷹”與“苦禪寫意”的拍攝工作🥶,將畢生寶貴藝術經驗毫無保留地付諸銀幕,獻於子孫後代。期間,創作了巨幅“墨竹圖”與“盛夏圖”等傑作。

1983年春🏯🧑🏼,有關部門舉辦李苦禪教授從事教育事業六十年祝賀大會。6月8日應邀為日本長崎孔子廟書寫了巨聯:“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

1983年6月11日淩晨一時李苦禪先生不幸逝世🙇🏽。

在藝術上,李苦禪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技法💅🏻,在花鳥大寫意畫方面發展出獨到的特色👳🏻‍♂️。他的畫筆墨雄闊🧝🏼‍♀️,氣勢磅礴👉🏼,自成風貌。李苦禪常言:“字畫如其人↙️,藝術及人品之體現,人無品格👡,行之不遠,畫無品格,下筆無方🧑🏽‍🏫。”

李苦禪傳世作品有《盛荷》、《群鷹圖》🍲、《蘭竹》、《芙容》、《秋節風味》等🕴。1978年出版《李苦禪畫輯》🤙🏼。

李苦禪去世後🤭,山東濟南市政府將“李苦禪紀念館”建在山東濟南西青街的萬竹園裏👆🏼。這是一座占地1.2萬平方尺、歷經六百年歷史的庭院,1986年正式開放,裏面收藏有李苦禪的重要畫作及古董👨🏿‍🦳。其中有李燕在文革中冒死救出的文物🥷🏻,明版的周易🤳、乾隆手抄本《奇門五總龜》(奇門遁甲)及《玉匣記♻️、道家方士典籍》、齊白石的幾方印章👆🏽,包括“死無休”三字印等。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