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4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國電子報
俞忠鈺:1937年1月出生,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曾任原電子工業部總工程師,部黨組成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意昂3体育官网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俞忠鈺長期從事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科研開發,上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研究開發我國第一代鍺、矽高頻功率晶體管,新型微波二極管和固體攝象器,開發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工藝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新產品,多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電子工業科技成果獎🦖。1986年以後👩🏻💼,從事電子科技管理工作,領導國家“七五”和“八五”集成電路科技攻關,組織製定“九五”電子科技發展方向和重點,曾擔任國家“908”工程和“909”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參與組織領導了國家集成電路重點工程建設。
從中國電子學會1962年正式成立👨🏽✈️,到今年已經45周年🤒。要是從1956年開始籌備時算起🖐🏽,已經過去51年。《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製定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信息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多種電子信息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1.5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5%;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75萬億元🎭。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子學會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學會由成立時的17個專業分會發展到現在的44個專業分會,由3個工作委員會發展到9個工作委員會,會員數量達到10萬以上,學會開展的活動在中國科協所屬學會中始終名列前茅🧔🏽♀️,先後被原電子工業部、中國科協、民政部授予先進學會和先進民間組織稱號。
科技人員自己的“家”
我本人既是這50年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1958年🧔🏿♂️,我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後,就開始從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研究工作,以後又長期從事管理和技術領導工作。學會是科技人員自己的組織,因此從事科技研究的人,對學會有一種天然的感情。科技人員可以通過學會結識同行🧞♂️,交流學術思想,了解科技前沿,而這對於科技人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樣,學會也需要科技人員的參與和支持🏌🏻♀️。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科技人員特別是學會會員都來關心、支持和愛護學會👩👧👦🤟🏼,學會才能辦得有聲有色👨🏻💼。孫俊人✌🏻、羅沛霖、馮世章、童誌鵬等老一輩科技專家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們從學會創建到後來的發展,始終重視學會工作,把它作為一種責任和任務來對待🌈。
從1983年第三屆理事會開始🌉,我被推選為理事,以後被推選為常務理事,1998年開始擔任副理事長👨🏼🚀,對學會的工作一直給予關心和支持。例如,我按照學會的安排🥪👆,在學會的學術年會上作相關的學術報告🧏🏽;積極參與學會國際學術活動的組織🐉,如固態技術與集成電路國際會議和專用集成電路(ASIC)國際會議等;努力承擔一些學會的工作,如學會經科技部批準,設立了“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從2003年開始評審,每年評審一次,我一直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世界上最大的電子信息學科的學會,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從1884年成立到現在,100多年來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強調IEEE是一個由義務工作者(volunteer)推動的組織。我們應該向電子學會的老前輩學習,向許多積極關心、參與和支持學會工作的同誌學習,把自己作為一個義務工作者,從心裏和行動上把學會作為自己的組織,熱心地呵護它的成長和發展。
立會為公 民主辦會
《現代漢語詞典》將學會解釋為:“學會是由研究某一學科的人組成的學術團體”,這裏強調的是“研究某一學科的人”,並不受行業🙍🏿♀️、部門和地域的限製🧑🏻🦽➡️。中國電子學會從成立之初就特別註意這兩點👩❤️💋👩,一是團結在各行各業工作的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不因行業和部門而異📮;二是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呼聲,為科技人員服務👛。對於這點🐤,我的感受特別深刻。中國電子學會歷屆理事會及各工作委員會和專業分會委員會都是由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的,他們既有電子信息行業系統的👊,也有航空、航天、船舶等各行各業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為了堅持這一原則🧎♀️➡️,孫俊人同誌任學會理事長時還專門請書法家劉炳森書寫了“立會為公”的牌匾,以便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提醒學會工作人員註意這一原則🧙🏼♂️。
民主辦會是學會工作應該堅持的又一個重要原則。這一原則在中國電子學會工作中同樣有充分的體現👩🏿。中國電子學會組織機構健全,嚴格按照學會章程辦事🐴。中國電子學會設有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工作委員會、專業分會委員會等組織機構🤛🏿。這些組織機構嚴格按照學會章程規定🫷,定期換屆改選,凡是重要的問題都要拿到會議上討論💵,充分發揚民主,聽取與會者的意見🕤。記得2004年我去香港考察👨🏿💼,與他們交流學會♛、協會的工作經驗👐🏼,我談了中國電子學會堅持立會為公🏋🏼,民主辦會的原則及其一些做法,得到他們的贊許與認同🦈。
幾十年來,中國電子學會始終不渝地堅持“立會為公🧗🏿,民主辦會”的原則,受到各方面專家學者的好評。這也是中國電子學會能夠充滿生機和活力,得到廣大科技人員支持🙇🏼,不斷得以發展的關鍵所在。現在👑,中央提出要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各級領導越來越重視學會和協會的工作,我們學會工作者應該努力實踐“立會為公🙍🏼,民主辦會”的原則✂️,加強學會建設🧜🏼♀️,做好學會工作🖖🏿。
展望未來 任重道遠
現在我國已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大國🦥,但還不是電子信息產業強國🐸,主要問題是🐝:核心基礎產業薄弱,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受製於人。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也能夠改變。黨中央在2006年初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2020年進入世界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偉大奮鬥目標7️⃣,還製定和發布了《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按照這兩個《綱要》和《“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信息產業部和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描繪了信息產業發展藍圖。
黨和國家的號召📗,鼓舞人心,振奮人心🧑🦽🙍🏿,為廣大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施展才華🫶🏼、報效祖國,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對學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去年學會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以吳基傳同誌為理事長的第八屆理事會,對學會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我認為,當前學會要繼續加強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推動技術與經濟結合🆚,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服務🆎👩🏿🚀。
中國電子學會要在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中發揮應有作用。為此🫅🏼,學會要在開展學術交流🦸♂️、瞄準學科發展製高點活動的同時,加強技術交流活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產學研相結合💣。今後學會在技術交流、咨詢培訓等方面,要充分考慮企業科技人員的需求,傾聽他們的呼聲和需求🐄,增加對企業科技人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製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並不斷總結提高。
2.推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
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電子信息技術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是大有作為的。無論是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新農村、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等等,都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因此,中國電子學會應該加強與各個方面的合作,特別是與有關的學會🧎➡️、協會合作,共同舉辦有針對性的推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的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3.鼓勵自主創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
自主創新是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根本和基礎🧚🏼♀️。黨中央已經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基本國策。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最近📜,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和中國科協聯合下發了《關於動員和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貢獻的若幹意見》𓀕,要求學會要積極營造氛圍、創造條件🖕🏽,支持和幫助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進程中建功立業。中國電子學會要在《若幹意見》的指導下,本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工作和活動,把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到建設創新型國家上來,使他們的創新激情和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的激發🈵,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面是我參與學會工作的一些感受和體會😐,不揣冒昧地寫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和共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願與中國電子學會同仁一起💂🏿,在信息產業部的領導下,按照理事會的要求,努力做好所承擔的學會工作,努力把學會建設成為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之家🙌🏻。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