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文學》:卓琳與鄧小平的夫妻情

<v:imagedata 

60年代初鄧小平全家福(資料圖片)

<v:imagedata 


鄧小平復出工作後🙅‍♂️,和卓琳在外出視察的旅途中(資料圖片)

<v:imagedata

鄧小平和卓琳在北京玉泉山迎春(資料圖片)

在北京景山後街的一條胡同裏👤,有一個兩進的普通院子✤🥏,灰磚灰瓦,方方正正🪇,院內種滿了花🚴🏽‍♂️、草、樹,郁郁蔥蔥💇🏿‍♀️。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這裏的🖕🏿👨🏿‍💻。至今🙆🏿‍♀️,與鄧小平相伴走過了58個風雲多變的春夏秋冬的卓琳還生活在這裏。

卓琳比鄧小平小12歲,兩人都屬龍🧑🏻‍🦲😌。院子裏有兩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枝條互相擁抱著🥜,並肩矗立🫳🏿,好像兩個人相依相伴🤞🏻。於是🌅,孩子們稱這兩棵樹為“雙龍樹”。卓琳閑庭信步時,總愛倚靠在雙龍樹幹靜靜地回憶些什麽……

相識相愛在延安的金秋

院子裏原樣保留著鄧小平的辦公室🫳🏿,書櫃裏擺放著他生前喜愛看的書籍🪗,寫字臺上還擺著孫輩們送給他的禮物,臺歷定格在1997年2月19日這個特定的日子。每逢鄧小平逝世的這一天,卓琳和兒女們都要在院子裏撒滿花瓣。花雨灑落🧑🏼‍🎓,情思綿長🏘,這是一家人對老人的深情祭奠🦸🏻‍♂️。

1939年秋,鄧小平與卓琳相識在延安🚒。卓琳說:“他(鄧小平)是從前方回來的,和鄧發住在一個窯洞裏頭🏊🏼‍♀️🏃‍♀️‍➡️。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們經常到公安部來,因為公安部女同誌多➔,經常到公安部來玩🪫。有時候也叫我們到他們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對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一個女朋友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不同意。那個女朋友和我談了兩次🌜,我不願意。我說我年紀還輕,不想那麽早結婚,於是我拒絕了🐊👩🏼‍🦳。”鄧小平當時是八路軍129師政委🧚🏻‍♂️,卓琳是一個年輕女生👴🏻。對這位從前方來的長征幹部,卓琳自然缺乏了解。

據卓琳講,當時她怕跟一個工農幹部成家,因為去延安的那些幹部多是工農幹部,“我不是看不起他們👲🏽,而是怕他們沒有知識,跟他們說不到一塊兒”,因此她不敢同這些人談情說愛。後來,鄧小平兩次主動找上門來🖥,卓琳聽了他的有關情況和理想後🔺,覺得他還不錯⛷,是個知識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那個時候自己已經23歲了,我說算了吧🛃,湊合吧”🎦。

不多久,在延安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前,戰友們以淳樸的方式為卓琳和鄧小平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幾天後,卓琳便隨丈夫離開延安奔赴前線。婚後👩🏻‍🦲👨🏻‍✈️,快言快語的卓琳慢慢適應了同沉默寡言的鄧小平的相處🦯,也漸漸理解了丈夫的心👱🏿,她默默地支持著丈夫♟。

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場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裏。“以前都是他們在前方打仗🤶🏻,我們家屬都在後頭住的地方;打完仗休整的時候,他們再接我們去。後來,進軍西南時,他下命令不準任何人帶家屬👨🏻‍💼。我不幹🤦🏻‍♂️,不能把我們‘丟’了不管🧉,是共產黨員的我一定要跟著你去,你砍我的頭也要跟著你去➝。他沒辦法了,只好向我‘投降’,帶著家屬”。那段日子不堪回首,在戰爭年代卓琳拖兒帶女所經歷的苦難難以表述🙇‍♂️。“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車走著🥯,就那麽把著。女孩子要尿尿怎麽辦呢🌧?教堂裏有一種水罐🤸🏻,就拿那個水罐給小孩接尿🤟🏻,接了以後倒在汽車外頭”🔡。

特殊時期共享“特殊待遇”

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卓琳也帶著全家一同來到了北京。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對自己的妻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於是🧗🏼,卓琳多次謝絕了一些單位、團體請她參與工作的邀請,一門心思為鄧小平當秘書,整理日常文件🆕。“他看完的文件要發的,就交給秘書。他要收起來的文件,由我負責存檔。這些文件他看完後,我一一登記好,再用三輪車送到中央辦公廳存檔。”有時忙,她和鄧小平一直勞碌到深夜🏂🏽。卓琳就是這樣默默在鄧小平背後奉獻著♨️,從不給他添亂、惹是非✌🏿,從沒想過從政參政,只是盡職盡心做好自己認定的份內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家庭的溫暖,無疑有助於鄧小平從容應對接踵而至的政治風波🛡。風雨飄搖與境遇沉浮中👩🏼‍⚕️👩🏿‍🚒,不變的是與他相伴永遠的妻子兒女。卓琳與鄧小平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夫婦,但他們心底深處有很多內在的東西是相通而融合的,兩人默契著應對一切來自外界變幻的風雲。

196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一家推向了災難的深淵。艱難歲月,更顯出夫妻的情深意切。那個時候,有不少人想的是劃清界限,而清醒的卓琳特別信任自己的丈夫,沒有犯“糊塗”🦹🏽‍♀️。“那時我相信他沒有錯,當然失誤可能是有的,但不會有錯誤🖤,更不會有大的錯誤🔥。”人身失去了自由,工資被停發,生活十分困難👩🏻‍🏭。鄧小平有一件開司米毛衣,是解放初期他在上海工作時一個朋友送的。穿得久了,毛衣的袖子上破了一個洞。家裏沒有開司米毛線,卓琳就找了一些相近顏色的粗毛線,把粗毛線再分成細線,一針一線地把毛衣補好😹。

1969年10月,鄧小平以“全國第二號走資派”的身份被下放到江西監管勞動。經過戰爭磨煉的卓琳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毫不猶豫地陪伴鄧小平到了江西🧑🏿‍🎓🛞,迎接生活的挑戰。卓琳給了鄧小平許許多多的關心和撫慰,共同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當時有高血壓的卓琳往往一手拉著丈夫🪰、一手扶著欄桿上樓。那時,鄧小平被分配到一家拖拉機修配廠幹鉗工活兒,這對他來講並不陌生,因早些年在法留學時就幹過⛺️。然而,那時鄧小平畢竟已是將近70歲的老人了。卓琳在廠時的活兒是折線圈,可以坐著幹。卓琳看他一天勞動很累🧵,就要給他搬個椅子坐坐🙏🏽,他說一旦坐下去就站不起來了🪕。

工資全部停發,改發很少量的生活費,生活尤為拮據🤦🏼。於是,鄧小平夫婦的生活水準明顯降低了🙅🏿。鄧小平原來愛抽的“熊貓煙”不抽了,改為“前門煙”,愛喝的酒也降格了,改喝普通酒。有一次🛹,卓琳找到與自己要好的女工學到一些釀酒的要領,並弄到一些酒藥,請人買了些糯米🧑🏼‍💼。不多久,卓琳就能釀得一手好米酒📓,鄧小平很愛喝🧉。他們還動手做豆瓣醬,這種菜對四川人來說是挺下飯的👨🏽‍🚒。

他們在那裏還開墾出了一塊地,種些菜什麽的👏🏻。“他挖地,我就拿個小板凳坐在那裏揀石頭。揀完石頭後🧗🏻‍♂️,弄成一畝地的樣子,我們就跟老百姓要些種子⛴🧗🏻‍♀️,種些茄子🙋🏻、辣椒之類容易種的東西🤔。澆水呢🤡,他去澆🚵🏿‍♀️,總是照顧我”👱🏼‍♀️🧎‍➡️。

被“發配”江西的日子,卓琳記憶終生。院子裏挖地、拔草、種菜📏、施肥,他們幹得很愉快🎱,互相幫扶,互相體貼👧⚡️。不幾個月,菜地長得青蔥翠綠🙍🏼,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青菜可以摘吃了👩🏽‍🎓,南瓜開出了金黃的花👳‍♀️,蜜蜂在花的周圍來回飛舞🧑‍🦽‍➡️。鄧小平夫婦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就是這樣👰🏻‍♀️,鄧小平幹重活🏄🏿、粗活🔗🚈,卓琳做些燒飯之類的技術活,夫婦倆在配合中相互照顧,收獲勞動中帶來的喜悅🌼。

他們精心餵養的幾只雞也開始下蛋了👨🏿‍🦱。這幾只雞仿佛通人性似的,一看到鄧小平夫婦勞動回來👩🏻‍🦽‍➡️,就咯咯地跟上前來,仰著腦袋要求主人餵食。他們總是高興地滿足它們的要求🏄🏿‍♂️。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然而如果沒有卓琳對鄧小平生活的照顧和精神上的理解,如果沒有卓琳用行動給予鄧小平最大的支持與關愛🩹,我們無法想象後來的鄧小平歷史是否要真的重新改寫。

“中心”與“核心”都那麽忠心

鄧榕說:“爸爸老在忙工作,不大管我們,因此對我們來說,媽媽自然就比爸爸更為親近🟢🏛。我們的媽媽🏃‍➡️,不僅在生活上照料我們,在思想上,乃至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對我們來說⛺️👩🏼‍🔬,媽媽的影響力都是非同異常的🧏🏼‍♂️。”卓琳曾是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的學生🐛,結果自己三個子女也都相繼選擇了物理這門專業,而且考上的也都是意昂3体育物理系。從這一點🔜,足見在潛移默化中母親對子女的影響力之大𓀕。

在家裏,卓琳是“中心”,而鄧小平是“核心”👩‍🍳。卓琳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看好💆🏽‍♀️,不讓小平操心🗳,讓他專心致誌地幹好工作🙅🏿‍♀️。家裏開支都是由卓琳計劃、執行👷🏽‍♀️🪄,鄧小平從不過問,當然卓琳總是盡量將開支向丈夫傾斜👩🏿‍🎤。在三年困難時期,鄧小平愛喝龍井茶,比較貴,也愛抽點煙🦩。一向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卓琳對丈夫舍得開支。每天上午下午🦸🏼‍♂️,她各給丈夫泡上一杯濃濃的龍井。鄧小平喝完後🥧,她自己則接著喝剩下的茶根⛱。

一大家十幾口在一塊吃飯,卓琳在三年困難時期為保證丈夫吃好一點👱🏼‍♂️,要他單獨吃👩🏻‍🍼,鄧小平不幹。後來,她就派次女鄧楠一個人陪著老爺子吃🧗‍♂️。可不久,老爺子又不幹了⚇,堅持要跟大家一塊吃。卓琳沒轍了🚺,只得單獨給他炒一個菜,別的菜都一樣。結果,就這一樣菜,到了飯桌也叫老爺子“給你點♖、給你點”而處分了👨🏼‍🦱🏐。最後🤜🏻,卓琳沒辦法了,就讓一大家都吃一樣的,誰也不再享受“特殊待遇”了🧖🏿‍♀️。

在生活上,卓琳給予鄧小平無微不至的照顧🤸🏽。鄧小平一年四季穿什麽衣服1️⃣,蓋什麽被子,每天晚上吃幾粒安眠藥,都是由她來安排。夫婦倆恩愛有余🏂🏼,心心相印,患難與共🚵🏽‍♂️,兩人幾十年來從沒紅過臉。

卓琳夫婦倆都非常喜歡孩子,同他們在一塊倍感天倫之樂的溫馨📴。自己的五個孩子、鄧小平的妹妹及妹妹的孩子🙍🏽、卓琳姐姐的孩子都生活在鄧家,由卓琳照顧🫁。同時,她還十分關心老戰友的孩子🤠,並盡力幫助老戰友🩱。

鄧小平也喜愛大家庭中暖融融的氣氛,喜歡一家人住在一起🚶‍➡️。和孩子們在一起♧,鄧小平總是無比開心🐆。他平常沒什麽話說,但跟孩子可有話說了🌧,逗呀、抱呀🛍。在鄧小平晚年時,卓琳“規定”孫輩每天定時要看爺爺,要來親爺爺,要來在爺爺面前坐一坐。每天老爺子還沒起床,卓琳就把孫輩抱到他被窩裏去陪老爺子➾。“他呀,最喜歡跟小孩玩了。小孩在他辦公桌底下玩啊鬧啊,他有事則專心地做自己的事,沒事時就跟他們玩🛀🏿,或分發給他們一些巧克力”。在孩子中間💆🏼,鄧小平說話不多🚏,可他的品格卻深深影響著孩子們,既親切又威嚴🎨。

晚年的卓琳對待生和死的問題非常坦然🏄🏿‍♀️🤙🏽,她多次和子女討論身後事🦹🏿👨‍❤️‍💋‍👨。她說,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溝裏就行了🥽🧑🏼‍🚒,不要給國家添什麽麻煩🤷🏽‍♂️。她很早就填寫了角膜捐獻誌願書🧗🏿‍♂️。

鄧小平終因帕金森病晚期並發呼吸功能衰竭🎈、搶救無效而停止跳動那顆偉大的心臟👩🏻‍🎤。很長一段時間🥦,卓琳沉浸在綿綿的哀思之中👮,她再也見不到相濡以沫的身影了,再也聽不到熟悉而魅力無窮的聲音了🫐。當國人、家人還沉浸在悲痛之中👕,當人們還在思考如何向老人家表達最深切的哀思時,卓琳向家人、向子女們提出了一個要求:一切要以中央的決定為準,你們不能提出高於中央標準的要求。於是✒️,喪事從簡,她在家裏沒有設靈堂,只是將鄧小平的書房簡單布置了一下以方便親友悼念。

如今,卓琳在兒女和孫輩們的簇擁下安享幸福的晚年。每天早飯後,卓琳要聽上一會兒京戲🦀,這是她一生的愛好🛋🏞。小時候,她家裏有一部老式留聲機♛,還有很多百代公司出版的京劇名家唱片🤒👨🏼‍🦰;每天放學後⬆️,她都會仔細地聽上幾遍,從中了解到不少戲曲知識。幾十年過去了,如今,老人對京劇的熱情依然不減當年🙅🏿‍♂️🧗‍♂️。她訂了不少戲曲雜誌🕣,電視上只要有戲劇節目,她一般是要看的。(文/ 余瑋、石妍)

本文摘自《傳記文學》所刊載的《站在偉人身後的“紅色大姐”卓琳》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