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3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江蘇公眾科技網3月22日
1906年,蔡元培聞訊京城翰林院有“公派”出國留學的機會👩🏼🍳,急忙趕到首都,但這個計劃擱淺了⌛️🐖。蔡不甘心,再三聯絡,向當時我國駐德國公使孫寶琪申請,欲隨同前往德國在使館兼任“半職”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學聽課,以遂赴歐洲留學的心願。這時,他已是臨近不惑之年、必須撫養妻兒四口、負擔甚重的一家之長了🚴♂️。
孫寶琦答應每月資助銀子30兩,合42銀元。於是在1907年春末🤟🏽,蔡元培隨同中國駐德國公使前往柏林。但是公使館只應允照顧食宿,不提供職務和薪金,怎麽辦好呢?蔡元培做了一個當時不無風險的決定:既不求“官費”↙️,也不用老家變賣家產籌辦“私費”🔘,而以在國外“爬格子”著述編譯所得稿酬、編輯費👩🏻💼,自籌留學費用😣。這是我國知識階層中,最早采取“爬格子”半工半讀留學方式而獲得成功的第一人。
他通過同鄉摯友張元濟向上海商務印書館商洽🦻🏿。商務印書館特約蔡元培在歐洲為該館著文或編譯,按照千字3元(編譯)和5元(著述)的標準,每月致稿酬100銀元(約合今6000元)。一部分匯款到德國給蔡元培作為留學費用,一部分交國內妻兒作為家用。
1913年蔡元培又赴法國,商務印書館繼續約稿付酬,以編譯費支持他在歐洲遊學考察。1916年冬,蔡元培由歐洲歸國,轉年1月出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