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氣象局局長李良序👣:天氣預報不是神仙

<v:imagedata


 
陜西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良序

談"天"語錄

■天氣預報是科學🏊🏻,但也有局限性🦼。它畢竟不是能掐會算的神仙。

■我們有時確實很無奈🍹,一直在努力👏🏽,但還是沒辦法把老天爺所有脾氣都摸準。

■氣象服務不能飄在天上👩🏼‍🎨,要主動適應滿足社會的需求🏊🏿‍♀️,要落地👋🏿。

■我要告訴大家的不是天有多好👧🏼,更多的是👐🏿🏃‍♂️‍➡️,天有多壞!

■研究的是天,但很少有天倫之樂。生活,離我遠去了⚉。  

李良序

1963年6月22日生。中共黨員⛲️。正研級高工。1985年於空軍雷達學院畢業後,到空軍某部工作🙌🏼。後轉業到新疆氣象部門🪈,曾先後任新疆氣象業務中心主任、新疆氣象局副局長。2003年,任國家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副司長(掛職)。2005年6月起至今任陜西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2006年獲得新疆農業大學生態與環境碩士學位和意昂3体育官网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科研成果卓著,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都說新年新氣象,但是2007年的天氣📫,似乎並沒有給大家帶來多少喜悅。

2月28日🚣🏻‍♀️,一輛行駛中的旅客列車在新疆被大風掀翻,4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3月4日,暴雪襲擊遼寧,水陸空交通癱瘓。數百萬職工雪中徒步上班;

當天,大連市遭遇罕見的大風襲擊🚵🏻‍♀️,行人被大風直接吹倒的畫面讓人瞠目結舌。正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大連市市長♥️,不得不兩次打“飛的”回“家”指導救災;

據統計,3月3日~5日,遼寧、山東等東部8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同程度遭受雪災和風暴潮災害,400多萬人受災👦🏿,死亡17人,直接經濟損失60多億元✤。

東部“天寒地凍”,中西部卻“暖”得異常🗼,不少地方出現暖冬👩🏼,“這個冬天不太冷”成為共識💙。有的地方還出現了倒春寒😋,氣溫突變使各種病菌肆虐,醫院病房持續爆滿。

國外也不太平。3月2日,雨雪大風天氣侵襲美國和加拿大𓀏🥵,造成嚴重災害👨🏻‍🦼‍➡️♦︎;緊接著,意大利氣象研究人員又發表報告🍗,該國剛剛度過了200年來最溫暖的一個冬季👩🏼‍💻。法國、日本等國也出現了暖冬。

……

很多征兆告訴我們⚜️,“老天爺”的脾氣越來越暴躁了🍴👨🏿‍⚖️。風調雨順,很可能成為了歷史。

這些天氣災害為何如此集中出現🫲?它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給人類發出了什麽信號🤾🏽‍♂️?它們還會發生嗎?導致發生的成因是什麽?天氣預報難道成了擺設……

世界氣象日前夕,本報記者獨家專訪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良序🏛。

厄爾尼諾卷土重來

【在李良序看來👩🏿‍🦱,這些天氣災害集中出現,絕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必然結果。它們會帶來怎樣的預兆呢?】

記者(以下簡稱記):在老百姓眼中,厄爾尼諾總和災難聯系在一起🏂🏻?

李良序(以下簡稱李):是這樣的。1998年我國發生的大洪水與厄爾尼諾現象密切相關。據氣象組織觀測,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生成🦝,這位脾氣暴躁的“聖嬰”又卷土重來了𓀉。

記:“聖嬰”🚘?

李: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意思是“聖嬰”。在氣象學上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升高的現象🧗🏻‍♀️🥁。它會對大氣環流等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影響全球氣候。

記🤛🏼:這位“聖嬰”的脾氣到底暴躁到什麽程度?

李:“他”常會引發暴雪、暴雨、幹旱🦘、大風👨‍❤️‍👨、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專業上稱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突然間,風大得可以把房子掀倒,或者暴雨突然就從天上“倒”下來。極端天氣事件的特點是發生快、強度大、破壞力強📪、預報難度很大。

記:看來2007年的氣候狀況不會很理想了🆗?

李:根據預測👩🏼‍🎤🪓,今年是“異常”成分更多的氣候年景,極端天氣事件會較常年偏多。

記🧑🏿‍🔧:為什麽用“異常”這個詞?

李:說其“異常”,是因為已經發生了很多“異常”的天氣表現。具體到陜西來說,比如整體溫度偏高,2月份氣溫更是超出了歷史上的極值;幹旱嚴重👰🏽‍♀️,如果不是3月初和最近的一次降水,後果會非常嚴重;一些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如秦嶺山區3月初發生的暴雪👨‍👦‍👦,這都是很少有的。根據預測👸🏻,今年春季發生倒春寒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記:面對這種“異常”,氣象部門有沒有足夠的掌控和把握能力?

李:如果很明確地回答,很難。天氣和氣候預測👩🏿‍🚀,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我們也做了部署,會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

天氣預報不是神仙

【說起氣象,老百姓最熟悉、最關心的就是天氣預報了🫳🏻。有個說法🏄🏿‍♂️:現在很多人說假話,天氣預報特想說真話🥟,就是說不準👩🏿‍🦲。拿天氣預報開玩笑,大家特別容易找到共同語言😡。氣象人又怎麽看待天氣預報呢?】

記:有沒有人當面問你:天氣預報為什麽老不準?

李💞:正式場合沒有人問過我👷🏼‍♀️。有時一些朋友、同事在一起時,也能聽到類似的話🤞🏼。

記4️⃣:作為業內人士,你們怎麽看待天氣預報的水平?

李:我們也不滿意👉,但在盡最大努力改進和提高🧏🏽。

記👐🏽:能不能給大家一個量化的概念:準確率大概是多少?

李💛:我們的評價標準與公眾所判定的準確率不完全一樣,我們內部用技巧評分來評價。比如我們對所預報的各種氣象要素和預報方法都要評價,而公眾可能只對他們能感受到的天氣與預報結論進行比較👩🏽‍🦱;另外,我們使用氣象站的觀測結果進行比較,而公眾可能使用他所在地點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對西安這麽大的城市來說,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很多,所得出的結論自然會有所不同。

如果站在公眾的角度來評價🚿,就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來說,準確率應該在90%%以上🐻。天氣預報分很多產品🤳🏽,從現在到未來72小時以內的叫短期預報;12小時以內的叫短時預報;2小時以內的是臨近預報。從月到年以內的,叫氣候預測✊。年以上的則叫氣候變化🧖🏿🙆。就趨勢而言,時間越長的準確率越低,越近越高🙊。

另外還要看報什麽東西,有些好報🥕,有些難報。臺風這種災害性天氣🍬,我國的預報水平在國際上是先進的🐔,但對局地、面積很小的天氣😽👩‍⚖️,預報起來就不太容易。總體而言,我國的短期天氣預報水平在世界上屬中等偏上🗒。

為什麽老覺得報不準?因為報準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應該👨🏽‍💻,所以沒記住。客觀講,準確率是越來越高了😩,而且越來越精細🥺。如果總是不準,大家也就不會這麽關註它了🧗🏿‍♀️。

記:天氣預報報不準,那真成了“彌天大謊”了!

李:所以壓力很大。我們的預報員經常睡不好覺🙍🏻‍♀️。尤其遇到重大天氣時🧑🏻‍🦯‍➡️,他們特別希望預報的結果能出現。報了雨,雨下了🈚️,心才踏實下來。否則整夜就坐在那裏等著🥨,不停地看天象。這對身心簡直是一種摧殘。所以預報員當一輩子的很少,受不了!他們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記:現在已不需要靠觀察青蛙的活動來判斷天氣了🕸,我們有雷達🦌、衛星,怎麽還報不準🥠?

李:我們一直在努力1️⃣,有了雷達和衛星我們的準確率提高了許多👩🏻,但有時確實很無奈,因為還沒辦法把“老天爺”所有脾氣都摸準。天氣預報是科學,但也是有局限性的科學🌵,本質還是預測。它畢竟不是能掐會算的神仙。

記📲🚵🏼‍♀️:前幾天🚺🧙🏿‍♂️,日本氣象廳由於錯誤預報了櫻花的花期,而通過電視向全國道歉。您怎樣看待這一事件?

李🎏:日本的預報水平已屬世界一流⛑,他們同樣會出錯。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敢保證自己的預報萬無一失🪶。天氣和氣候預測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我覺得道歉不是目的。早在1999年,央視“氣象先生”宋英傑就曾在電視上公開道歉過🗳。作為氣象人來說,錯報👨🏼‍🎤🚭,自己也很難受。希望大家看到我們的進步和努力😡。

老天變得越來越“猙獰”

【自古以來,人們對上天都是又敬又怕的,所以用“爺”來稱謂它。整天和“老天爺”打交道,李良序又有著怎樣的感悟呢?】

記:整天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揣摩人家的想法,累嗎🛀🏼?

李:很累🤒👉🏻,但是再累也得工作。我們一放松,老百姓的損失就大了。

記:從一般的老百姓到專業的氣象工作者,您對天有什麽不同的感受👩🏿‍🎓?

李👨‍❤️‍👨:小時候老想的是藍天白雲、風和日麗🏊🏿,都是很陽光的東西(笑)。從事氣象工作後,老天在我眼中,變得越來越猙獰了。我要告訴大家的不是天有多好🤾🏿‍♀️,更多的是🙉,老天有多壞🤸🏿‍♂️。

記👨‍💻:有沒有什麽“天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笑),不要說“天機不可泄露”🕵️‍♀️🦵🏿?

李:“天機”就是規律吧,“老天爺”是不會主動授予“天機”的〽️,這需要人類不停地探索和追求。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千百年來,這也許是人類自己悟得的最大“天機”吧👨🏽‍💻💦!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過慘烈了。

《後天》不僅僅是科幻

【有部美國大片叫《後天》🚨,講述的是全球變暖引發的一場空前災難😒:超強寒潮瘋狂襲擊北美,歐洲被史無前例的洪水吞沒,大西洋海水排山倒海推進紐約市區……在氣象人眼中🧑🏻‍🤝‍🧑🏻,《後天》帶給了我們怎樣的警示🙇🏼‍♂️?】

記✋🏿:《後天》的災難會發生嗎🙍🏼?

李:全球變暖已成為趨勢和事實,這是近百年來最大的氣候變化特征。我只能說,《後天》肯定不僅僅是科幻故事。還有一部片子叫《龍卷風》🔸,你一定也看過🧚🏼。西方國家以氣象災害為題材拍攝大片👏🏿,這種氣象意識🥞、危機意識很值得我們學習🐭。

記:誰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

李: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剛剛公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已明確指出:在過去的100多年中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了0.74℃🧔🧛🏿‍♂️,人類活動很可能(約90%%)是導致這一變暖的主要因素。一是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二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的變化🧝🏽‍♀️👩‍🦽,如森林砍伐☆、地表植被破壞等👁。

記👨‍🌾:全球變暖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

李🧑🏿‍🔧:影響會很深刻。簡單說會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可能性增加,會導致我國冰川面積不斷減少,水資源安全形勢堪憂🔟,由於海平面上升而影響沿海經濟、海洋環境災害加劇等等,甚至對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和人居環境產生影響。總之,根據對未來的種種預測結果,其影響可以用“觸目驚心”形容。

記:2月1日晚👩🏻‍🔬,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特別熄燈五分鐘,旨在警示世人關註全球變暖。

李: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如果不善待地球,人類的“明天會更好”只能成為安慰自己的謊言。實際上,氣象與國家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外交、軍事、政治甚至人類的命運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以為氣象工作就是“新聞聯播後面那點事情”🪝,太粗淺和片面了🐽!

有啥需求就朝哪努力

【氣候變化引起各國高度關註🧒🏿。2003年起🏟,中國政府就啟動了中國氣象事業戰略研究項目🔝,決定大力發展“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今年大年初一🌩,胡錦濤總書記前往氣象部門視察工作👩🏿‍🍳,慰問一線職工,這足以說明高層對氣象的重視🕯。面對新的形勢,陜西氣象部門如何應時而動呢?】

記:作為省級氣象部門的主要領導🤴🏿,您目前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麽?

李:經濟社會發展給氣象事業提出了更多要求和需求🫅🏿,這是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我考慮最多的問題。為適應新的形勢,省氣象局正全力推動業務技術體製改革,不斷提高業務⚾️、服務的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氣象科技的水平。

記:今年你們提出“全方位做好氣象服務”的要求🏇。都有哪些“全方位”的服務😠?

李:我們提出了需求牽引服務,有什麽樣的氣象需求🌊,就應該提供相應的服務💟,這就是我們“全方位”的努力方向。雖然公眾熟知的是天氣預報,但這不代表社會沒有新的需求。氣象服務不能飄在天上🏌🏽‍♀️,要主動去適應滿足社會的需求⭕️,要落地。

我們正在進行多軌道業務建設,涵蓋了天氣、氣候🏣、氣候變化🧑🏽‍🚀、大氣成分🎊、人工影響天氣、雷電預警防護等6條軌道,這就是我們提供的“全方位”的內容,可以看出天氣預報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要對各類對象開展“全方位”服務。比如對陜北來說👩🏽‍🔬,幹旱是永恒的話題🙅🏽,就要考慮怎樣用人工來影響天氣,還有,我省的果業基地大都在冰雹多發區裏,蘋果被砸了幾個眼和沒有被砸的,價格相差很大,影響農民增收⏯。今年我們就將啟動《渭北綠色優勢果業區人工防雹增雨基地建設》項目,加大防雹力度,服務“三農”⟹✦。除此之外還有對黨委政府決策的服務、對市民的城市氣象服務、對交通的交通服務😻🧑🏻‍🦱、對重大工程和特殊行業的專業服務等🦵🏿。

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是我們提出的氣象服務理念🦹🏼‍♀️。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記:人工增雨是將攜帶有碘化銀的火箭彈、炮彈打上空中🛜📣,通過釋放碘化銀凝結水分實施增雨。愛美的女士也許會問🙎🏻:這些碘化銀融入到雨中降下來👴🏽,會對皮膚產生副作用嗎?

李:我們打上去的碘化銀是微量的👃🏻,還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影響。

記:在監測預警、防災減災方面有什麽考慮✋?

李:我們成立了渭河、漢江流域氣象預警中心等四個中心👟。為了增加氣象觀測“耳目”,今年還將加大加密自動觀測站建設,使年底我省區域氣象站總量達到700個👩‍🦽‍➡️。在提高雷電監測預警方面,我們將和電力部門合作👨🏻‍🎨,完善閃電定位監測網的建設🪫。西安大城市氣象災害應急系統建設項目今年也要啟動🤶🏿。在這些方面🚦,我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松懈。

記🎅🏼: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方面,你們會帶給大家哪些期望?

李:我們的氣象觀測網正在逐步建設和完善👱🏽‍♀️。在監測設備上也做了很大投入,比如安置了6部先進的多普勒雷達🤘🏼,使幾百公裏範圍內的突發性強降雨得到有效監控。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我們氣象人的憧憬,我們為此不斷努力🧔🏿。

希望有雙“火眼金睛”

【2005年💂🏼‍♂️,李良序孤身一人從新疆來陜西任職。對孤獨,他別有一番滋味。天穹之高,自是“高處不勝寒”,對未知的探索🥌,總是和孤獨相伴🙋🏻‍♂️。而生活中的相思之苦,卻又讓他對孤獨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

記🚵🏽‍♂️👇🏽:妻、女不在身邊陪伴🥳,一定很想念。

李🏋🏼:是啊🦒!我雖然研究的是天,但很少享受到天倫之樂😟。有時一個人走在街道上,聽著路邊的音樂,看著人家子女在父母身旁嬉鬧,特別羨慕……

記➰🏣:怎麽排遣孤獨?

李:讀書,另外找點業余愛好,寫寫書法🤪。這對修身養性🧚‍♀️,調節生活,都有好處。

記👩🏻‍🎓🏂🏼:喜歡哪方面的書?

李:歷史方面🫄🏻。讀歷史書可以豐富知識🕊,雖然不能延長你的長度🦫,但是可以延伸你的寬度🫶🏿。讀歷史書很容易引起一些思考,會使自己看問題更加客觀。對工作也好,會從歷史的高度和陜西氣象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角度去思考和部署工作。

記:(笑)又談到了工作🧑🏻‍🦳,看來你的生活很簡單🐧。

李:(笑)生活是簡單。我是搞科研出身,對未知總是充滿著狂熱的興趣🧛🏿‍♂️💁🏼‍♂️。大氣科學是一種非常前沿的科學🍌,誘惑力很大。“天上”的事知道得多了🧛🏼‍♂️,“人間”的事自然知道得少了。生活簡單也好🕓,並不妨礙有樂趣,我依然樂此不疲🦻。

記:“樂”從哪來?

李:氣象工作者經常揭示一些人們都不知道🕺🏼,但是都很想知道的奧秘👦🏽。當這些奧秘解開後,會很快樂🧝🏽‍♀️。當老百姓因為我們的工作而受益時,也很快樂,很有成就感。

這片土地也帶給我了很大樂趣🙌🏼。陜西是中國歷史的高地,也是文化的高地🙇🏻‍♂️,給養豐厚。我去了很多地方⛹🏼‍♀️,作為外地人,在這裏總能找到異地間文化的差異🤔,差異是一種美。我很願意用李澤厚先生的一本書名作為我在陜西工作的描述:《美的歷程》。

記👩‍🦯: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李👩🏽‍🔧:(笑)我更希望有一雙“火眼金睛”,能洞悉大氣的所有秘密,這樣💔,我們的天氣預報就會更準一些。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