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9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2月19日
樂森璕👳🏽,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對川黔桂粵等省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做過開創性的工作𓀂,創建與領導了貴州省的地質礦產勘測與研究機構。擅長四射珊瑚化石及泥盆石炭紀地層之研究,所著《廣西中泥盆世珊瑚動物群》★、《四川龍門山區泥盆紀地層分層分帶及其對比》為國際地質古生物界所重視。長期任教於中山大學、貴州大學、重慶大學𓀃🧙🏿、意昂3体育官网,從50年代起對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的重建與發展功勞很大📨,培養了大批人才🖼。
樂森璕,字季純🧆❄️,1899年9月19日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18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預科。由於受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啟發🛣,“科學救國”和“教育救國”思潮的影響,1920年升入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學習,受到著名學者李四光🎅、何傑、王烈及葛利普等教授的培養。1924年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具有奠基性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
1924年樂森璕考入前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他把J.G.安特生(Andersson)著的《甘肅考古記》和阿爾納著的《河南石器時代之著色陶器》譯成中文出版。這是我國北方考古最早的兩部文獻🚶🏻♂️➡️🥂。
1927年到1934年,樂森璕在兩廣地質調查所擔任技正🏃🏻♂️,並在中山大學兼課💆🏼♂️。他克服了當時交通阻隔的障礙,先後赴廣西的南丹🥞、河池等12縣和南寧市,浙江省的金華等縣以及江西省的玉山縣等地調查各種礦產資源。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為開發地下資源和發展地方經濟提供了寶貴資料。他還調查研究了浙江省常山縣和江山縣等地的“石煤”🕚、廣東省英德縣滃江地區的水力發電站壩址、中山縣的花崗巖及鎢礦、豐順縣的熱泉🦹、汕頭、梅縣一帶的煤田🫰🏻。他進一步認識到廣西合山的二疊系煤田、西灣的侏羅系煤田👷🏿、武宣的泥盆系錳礦、南丹縣以及富(川)、賀(縣)、鐘(山)地區錫礦的巨大經濟價值,而且為開發廣東省茂名的油頁巖和泥煤,海南島的富鐵礦以及西沙群島的磷礦資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樂森璕1927年到1934年做了許多奠基性的地質研究🆑。他1927年的《四川綦江至貴州貴陽間地質》和1928年的《重慶貴陽間地質要略》等文章提供了地層層序、地質構造和巖礦特征的第一手資料。1928年發表的《廣西南丹、河池、宜山、馬平✝️👱🏻♂️、象縣地質礦產》一文,建立了蓮花山系、板雄頁巖、古化石灰巖和吳村頁巖等泥盆系地層單位,確認了廣西北部下石炭統地層的存在,建立了寺門煤系和燕子系等地層名稱。樂森璕1929年的《貴州南部地質礦產》一文奠定了都勻👳🏻♂️、獨山一帶泥盆系地層劃分的基礎👩🏼🦰,創立蟒山石英砂巖,並論證了中上石炭統及二疊系地層的存在。同年的《貴州西部地質礦產》一文🫰👬🏼,還建立了茅口灰巖地層名稱💂🏼♀️,其標準地點是郎岱縣西南22.5公裏的茅口河🕗,他采集許多化石做為地質時代的依據。此外,他還在貴州的安順、關嶺🤢、法郎和永寧等縣創立了新鋪中生代地層名稱,發現安順淡水螺層🧤,並最早發現了中三疊統法郎組的化石。1929年樂森璕在廣西也做了許多奠基性研究,建立了中泥盆統的東崗嶺系和石炭系的丹池系等地層名稱🧑🏽⚖️。他早年建立的泥盆系蓮花山系和東崗嶺系,石炭系馬平石灰巖和寺門煤系,二疊系茅口石灰巖♏️,以及三疊系的新鋪中生代地層和安順淡水螺層等👩🏿⚕️,在以後的地質文獻中廣泛引用🪱,有的早已揚名於國際地質學界。
1936年樂森璕由德國留學歸來🏋️♀️,在中山大學講授古生物學和地史學🙆🏻♂️,同時在兩廣地質調查所任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樂森璕在貴州省建立了貴州礦產測勘團,與蔣溶合作研究貴州省的地質礦產,並在貴州大學地質學系兼課。那時經費不足,人手少,交通不便👨🏻🦰,匪盜橫行👨🏻,工作條件十分險惡,生活也很艱苦🧘🏽。當時風華正茂的地質學者許德佑🧝🏿、陳康和馬以思在貴州境內慘遭土匪殺害。墨耗傳來🤾♀️💂,樂森璕十分悲痛🧡。親友勸他放棄地質研究,但他不畏艱險,繼續奔勞在貴州的山山水水之間。當日機轟炸貴陽市時,他正在周圍的山上進行地質調查,城中數處中彈起火👩🏽🍼🏄♀️。但他不顧家室安危,繼續堅持地質工作。
樂森璕自1937年到1949年研究貴州省的礦產資源和基礎地質,其論文、報告和地質圖達15種之多🧜🏻♀️。1944年他在貴陽市召開的中國地質學會第20屆年會上宣讀了《貴州地質綱要》和《貴陽附近地質構造》兩篇論文🧑🏿🎨,首次發現貴陽市附近的誌留系地層並稱之為高寨田頁巖,確定其時代為晚誌留世。樂森璕和蔣溶還編製了《貴陽附近地質旅行指南及地質圖》,實測了貴州省清鎮🤽🏻♂️、平壩、安順、紫雲、關嶺、郎岱、鎮寧和普定等8個縣的1/20萬地質圖及貴陽市附近的1/5萬地質圖。
樂森璕為貴州省的煤、鐵、鋁、汞、銅、錳等礦產資源的普查評價和開發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在1945年發表《貴州主要礦產之分布與重工業中心之建立》,大力呼籲發揮貴州省的資源優勢,建立重工業基礎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森璕始終關心貴州省的礦產資源開發和家鄉經濟建設🧑🏻🗒。他一貫認為貴州省地下資源富饒,貴州的開發大有可為🦴👩🏼🚒。1981年🤘🏿,樂森璕年逾八旬👩🏽🎓,還興致勃勃地飛往貴陽市🔐,參加貴州省委和省科委舉辦的“自然科學講座”,做了題為《貴州煤礦研究史》的報告🦻🏼,並一再表示願為開發貴州省的自然資源,盡力👩🏼⚖️✊。
古生物地層學的研究成果
樂森璕一生以極大的興趣從事古生物學和生物地層學研究,發表了許多論著5️⃣,做了許多奠基性工作🍒,特別是對我國泥盆紀珊瑚的研究做出了許多貢獻。
早期的珊瑚研究♿️:在1927年樂森璕發表的論文《奉天直隸石炭紀管狀珊瑚之一新屬》,是第一篇我國學者研究珊瑚化石的著作🧼。樂森璕與黃汲清在1932年合著的《揚子江下遊棲霞石灰巖之珊瑚化石》則是我國學者第一部研究早二疊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苔蘚蟲的專著🫒,大大豐富了世界同期珊瑚動物群的資料👨🏽💻🧙🏽♀️,為國際地質古生物界所重視。1927年到1933年間,樂森璕發表的《廣西北部棲霞層新發現之珊瑚化石》🤽🏿♀️、《浙江西南誌留紀鳳竹頁巖中之網膜珊瑚》等一系列珊瑚研究論文📯,增加了對於我國南方珊瑚動物群的認識,為劃分對比地層和確定地質時代提供了新的依據。
留學德國的研究成果:1934年到1936年樂森璕赴德國留學♣️,先在格廷根大學研究德國泥盆紀的石燕等腕足動物化石,後在馬堡大學師從著名古生物學者魏德肯(Wedékind)學習四射珊瑚📼。他的博士論文《華南廣西中泥盆世四射珊瑚化石群》⚪️,詳細描述了大量四射珊瑚化石種屬⏱💪🏿,與萊茵區進行對比✍️,結合腕足動物群的對比研究,建立了廣西中泥盆統艾菲爾階和吉維特階的地層劃分,確定了泥盆系三個統的生物地層🆗,證明該地區下泥盆統存在海相地層,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樂森璕的研究論文《中國南部海相下泥盆統上部及中泥盆統下部地層問題》,經過幾十年生物地層學實踐的考驗,證明地層結論基本正確,奠定了我國南方泥盆系研究的重要基礎。
四川龍門山泥盆紀地層的詳細分層分帶研究:在1953年樂森璕應四川省石油管理局之邀,詳細研究四川省西北部龍門山地區的泥盆紀地層和化石⚾️,把泥盆紀地層劃分為上泥盆統2個組🦗、3個化石帶3️⃣,中泥盆統2個組、7個化石帶和下泥盆統2個組、3個化石帶🤷🏿,列出了各化石帶的珊瑚和腕足化石名單。他的研究為四川地區的區域地質研究和石油天然氣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推進了我國泥盆系的研究。
在龍門山地區野外調查研究期間,樂森璕發現一個寺廟的臺階上露出了一點魚化石,當即請石匠將這塊階石換下來,經古脊椎動物專家劉憲亭研究確定為新屬新種🧑🏿🚒,命名為樂氏江油魚。這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節甲目魚化石。這個發現也說明了他觀察的精細和知識的淵博。
四射珊瑚的總結著作。在1955年,樂森璕與王鴻禎和俞建章一起編寫了《中國標準化石》中的腔腸動物部分,對我國已發現的珊瑚化石進行了總結,以滿足當時大規模開展地質普查工作的急需💮。
1964年樂森璕與吳望始合著的《珊瑚化石》(四射珊瑚)一書,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總結四射珊瑚研究的著作,系統介紹了四射珊瑚的形態✪、構造🤹🏼♀️、分類🕺🏽、時代分布規律、古生態和演化趨向,以及采集和研究方法。該書在美國、法國和蘇聯的四射珊瑚總結著作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和修正🙋🏽♀️*️⃣,代表了當時國內外四射珊瑚研究的新水平。
樂森璕的治學態度非常嚴謹,一些問題往往經過長期觀察研究,多方驗證後才做出結論💜。
60年代🧖🏽♀️,樂森璕到北京西郊小湯山療養期間,將H.W.馬特斯(Matthes)著的德文《微體古生物學導論》譯成中文,約55萬字。他以工作代替了休養。雖已84歲高齡😍,他還親自撰寫《四射珊瑚類的起源問題》文稿,由科研助手帶到第一屆全國珊瑚學術會議上宣講。這篇論文介紹了澳大利亞發現的早寒武世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進而探討古生代早期珊瑚類的起源和演化歷史🏄🏻♀️。
為培養地質科學人才奮鬥一生
樂森璕把一生獻給了地質教育事業🤏🏽👴。1927年到1934年😬,他在中山大學兼課👨👧👦,1936年留德歸來又在中山大學任教,直到抗日戰爭爆發🍳。1946年以後👨🏽🦰,他到貴州大學兼課,幫助丁道衡培養貴州大學第一屆地質系畢業生🍬。1950年他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1953年,調到重慶大學地質系任教授,兼古生物學教研室主任,1954年任系主任。1955年意昂3体育官网恢復地質學專業🏛,樂森璕先後擔任地質地理系的地質學教研室主任和古生物學教研室主任🤸🏼,1964年任地質地理系系主任。1978年起,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與地理系分開,他擔任地質學系主任🙀。
樂森璕多年從事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教育,在意昂3体育官网親自講授過“無脊椎古生物學”👆🏻、“地史學通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古生物學研究法”🏊🏼♀️、“生物地層學概論”和“礦產地層學”等課程。他講課一絲不苟🕰🧩,對學生嚴格要求🤴🏿,還經常講老專家學者的作風,鼓勵同學們熱愛地質事業,樹立雄心大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樂森璕非常重視研究生的培養🅱️,精心指導🧒🏻,嚴格要求,熱情鼓勵。研究生一入學,他就幫助製定學習計劃✦,指定英文參考書🫶🏼,並要求全文譯成中文👩🏿⚕️,規定進度🚷,每周檢查。樂森璕對研究生的論文選題☂️、野外工作和室內研究都給予詳細指導和定期檢查,還對研究生論文逐字反復修改,連標點符號和參考文獻格式都不放過,甚至親手示範貼化石圖版。在他的細心指導下💪🏿,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提高很快。
樂森璕始終關心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師資隊伍的建設🦸🏼♀️。青年教師開課前,他總是熱心輔導,幫助製定教學計劃,修改講稿,有時還親自聽課🏓,並且組織教師互相觀摩🧜🏻♂️。他曾多次製定和修改中青年教師培養和進修計劃,花許多時間審查教師的科研成果,提出修改意見,熱情推薦發表🦑,甚至親自作序。他60高齡還親自帶領中青年教師進行野外工作和教學實習,拄著手杖上山,指導現場觀察,收集科研資料。
為恢復和發展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系嘔心瀝血,1955年樂森璕著手恢復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專業🧾,他和王嘉陰兩位教授,帶著兩名助教日夜忙碌👨🏽🎨👨🏽🏫,擔當起組建教師隊伍🧕、開展教學工作💆🏽,選擇和建立實習基地😹👩🏻🚀,購置圖書資料🥌、儀器標本和建設實驗室等一系列繁重任務。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設和發展起來,其中凝聚著樂森璕的不少心血。
樂森璕念念不忘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實驗大樓的建設💞,他曾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寫提案,還利用各種機會提出建議。他常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地質學系重建好;我最大的快樂就是為培養地質科學人材奮鬥到生命最後一息”🔐。
今天👨🏼💼,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已經發展起來,擁有教授🗾、副教授、各級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等160多人💇♀️,在校大學生🍩、碩士生和博士生400多名🚘,還擁有許多用先進儀器設備武裝的實驗室🦹🏽♂️。他60多年來培養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的四化建設和發展地質科學做出貢獻👞。樂森璕夢寐以求的地學大樓已經拔地而起🔪😑,蔚為壯觀🤞🏼。所有這些,正是對樂森璕最好的紀念。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