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1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1月11日
著名學者❎、文學史家、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褚斌傑先生不久前在北京不幸去世。褚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與思想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桃李芳菲,成績斐然🐷。
褚先生一生學術研究的重點,是先秦兩漢文學,首先是先秦兩漢文學史的研究;先後出版有《中國文學史綱要(先秦秦漢)》⚧🪤、《先秦文學史》、《兩漢詩傳》等著作💪😰。《中國文學
史綱要(先秦秦漢)》內容全面,豐富,而又能提綱挈領,被認為是最適宜教學用的先秦兩漢文學史教材;褚先生擔任主編的《先秦文學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的第一本,是今天最具權威性🏄、內容最全面🧼、完整的關於先秦文學的文學史著作。
褚先生在先秦文學研究方面最有創造性的,應該是《詩經》及《楚辭》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先後發表了《屈原——熱愛祖國的詩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偉大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等論文。褚先生的《詩經全註》⛓️💥、《楚辭要論》是他眾多《詩經》🌩、《楚辭》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詩經全註》在繼承中國古代《詩經》研究史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撥亂反正,對《詩經》305篇作品進行了精到的詮釋,獲得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楚辭要論》則既包括了對楚辭重要問題的論述,又有對屈原作品的新訓解,繼承了遊國恩、林庚先生的研究特點,體現了漢學與宋學並重的研究境界👩🏼🦰🏂🏿。
褚先生對於先秦兩漢文學中的許多重要問題,都有深入研究,這些論文,也見於褚先生的各種研究著作,特別是晚年出版的《古典新論》,收集最為全面。褚先生所著《中國古代神話》,是較早對中國古代神話進行全面整理及研究的著作🧝🏻♀️。
褚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的奠基人,《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對中國古代的各種文體起源🎠、特點👮🏽♀️、發展有深入的辨析,是中國古代文體研究的標誌性研究成果,該書曾獲1991年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褚先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達五十余年,見證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全過程。早在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讀書時,褚先生就著成《白居易評傳》,直至今天,也是白居易研究的重要參考書。1953年至1956年,褚先生先後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等重要報刊發表有關《詩經》、屈原及楚辭、白居易《長恨歌》、李後主🕴、李清照、《三國演義》🎷👩🎤、魯迅🩻、美學等研究的長篇論文,在當時就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
褚先生的學術研究,涉及到的領域比較廣闊,就學科而言,包括哲學𓀕、歷史、文學等領域。1958年後,褚先生轉入中華書局工作,曾經先後擔任哲學🏕、文學編輯室編輯💆。他先後整理出版了多種古代歷史🥀、哲學、文學著作,如參與標點二十四史,為各種古籍註本作責任編輯,也撰寫部分哲學學術論文,如《“毋友不如己者”辯》,是研究《論語》的論文,《尚書引義》、《周易外傳》前言,則屬於哲學史方面的著作,這兩篇序文對《尚書》、《周易》的內容及王夫之《尚書引義》、《周易外傳》在學術史和思想史上的意義有全面的論述。另外,如論文《略論儒、儒學和儒教》,對儒、儒家、儒教的字義、形成、特質等問題有精辟論述,而主編之《儒家經典與中國文化》一書之序言《儒家經典的特質與構成》,對儒家經典的形成,“五經”與“十三經”的發展演變軌跡,有詳盡的考察。
褚先生的史學研究,表現出把史學研究和文學研究、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特點,如《魯迅所受中國歷史影響和他對中國歷史的態度》,很早就註意到了作為文學家的魯迅與中國傳統史學的關系問題👳🏿♂️。後來,褚先生所撰寫的論文《司馬遷的史學與文學》🫲🏿💅🏻、《司馬遷的漫遊與史記的寫作》、《詩經與周代文化》🧰、《詩經中周代天命觀及其發展變化》等也是著眼於文學與歷史、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多維視角。《白居易評傳》以及《白居易》二書,更是把文學評論與歷史考釋結合在一起的成功範例🎠。
褚先生上世紀50年代所撰寫的論文《魯迅對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態度和方法》、《學習魯迅先生的創作經驗》🏣、《重視我國古代美學著作的研究》,對於全面深刻地認識魯迅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的文藝美學理論體系,都有重要意義。
褚先生上世紀50年代撰寫的《談三國演義》🧏🏼♂️、《白居易生平和創作》🧑🏽✈️、《李後主及其作品評價》⛵️🕰、《關於〈長恨歌〉的主題思想及其評價》、《論李清照及其創作》等論文,體現出了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和學術前瞻性👌🏿。這些文章,對於推動相關問題的研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以後,褚斌傑先生對於上述問題,還有進一步的論述。
褚先生淡漠名利,待人熱情誠懇,謙虛謹慎,平易近人,長期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關心同學,獎掖後進,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深受學術界和學生愛戴。褚先生還長期擔任中央電大中國古代文學(先秦🍳、秦漢文學)課程主講教師,中國古代文體概述課程主講教師。從上世紀50年代到到退休,培養了一大批學者,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及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