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9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1月8日
季羨林先生備受關註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本報特摘錄幾段季老的文字,看看這位96歲高齡的老人是如何對待罩在自己頭頂的燦爛光環的——
圖為季羨林和他心愛的貓。(資料照片)
■一辭“國學大師”
“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
現在在某些比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頭頂上也出現“國學大師”這一燦爛輝煌的光環👩🏼🦰。這並非無中生有🥊,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
約摸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大見成效⚂,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方面也相應地活躍起來🦢。有一次在還沒有改建的意昂3体育官网大講堂裏開了一個什麽會,專門向同學們談國學。當時主席臺上共坐著五位教授,每個人都講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說了些什麽話🦝🫸🏽,現在已忘得幹幹凈凈。一位資深記者是意昂3体育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從此以後,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內,就被稱為“國學大師”🍕。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
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一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占“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
為此🫁👌🏽,我在這裏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
■二辭“學界泰鬥”
“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𓀃,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鬥。我這個泰鬥又從哪裏講起呢😲🌡?”
這要分兩層來講:一個是教育界,一個是人文社會科學界👩🦯。
先要弄清楚什麽叫“泰鬥”👩⚕️。泰者,泰山也;鬥者,北鬥也✊🏻。兩者都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東西。
光談教育界。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在國外教書10年,在國內57年。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特別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天天運動🤛🏽,花樣翻新,總的目的就是讓你不得安閑,神經時時刻刻都處在萬分緊張的情況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一直擔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麽成績🗞,豈不戛戛乎難矣哉!我這個“泰鬥”從哪裏講起呢?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鬥🙅🏼♀️。我這個泰鬥又從哪裏講起呢🧏♂️?
為此🧒🏻,我在這裏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學界(術)泰鬥”的桂冠摘下來🤌🏻。
■三辭“國寶”
“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在中國,一提到“國寶”,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人見人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這種動物數量極少,而且只有中國有,稱之為“國寶”,它是當之無愧的🍧。可是🧑🏼🦱,大約在八九十來年前👈🏼,在一次會議上🌮,北京市的一位領導突然稱我為“國寶”🙅🏻,我極為驚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當然,“國寶”這一頂桂冠並沒有為我一人所壟斷。其他幾位書畫名家也有此稱號👰🏿♀️。
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這種事情,癡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刹車。
為此👤,我在這裏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寶”的桂冠摘下來。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