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華西都市報11月14日
享有“漢字守護人”之稱的杜道生教授昨喜過九十五歲壽辰
“生如松柏德似竹梅,道繼孔顏壽追文武。”昨晚8時許,享有“漢字守護人”✋🏿、“活字典”之稱的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杜道生,在眾多學生的生日祝福歌聲中度過了自己的95歲壽辰。在壽宴上⭐️,得意門生李浬更是自撰並親自書寫一副對聯為恩師祝壽。原四川師範大學校長封小超也特地趕到現場為杜老賀壽🚦🙅🏼♀️。
誨人不倦九旬老人妙語連珠
昨晚8時左右,在杜老的壽宴上🍲,來自四川師範大學的學生代表以及杜老的弟子和“粉絲”們齊聚一堂⏲,為杜老點燃了95根生日蠟燭。95歲高齡的杜老戴著一副老式黑框眼鏡,身穿一套深藍色中山服,雖然已白發蒼蒼並拄著拐杖,但言談舉止中仍顯精神矍鑠🧗🏻♀️,思維敏捷。“漢字是人類心靈的幾何學,凡是物質☂️,人類便可以用形體來表達🍑🧮。”一提到漢文字,杜老就有說不完的話。
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保持著樂觀態度的杜老一邊吃蛋糕,一邊還不忘叮嚀大家🐇:“利用己厚生,正德居首要。”他告誡年輕人,在如今物欲橫流的年代,大家應講“正德”,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應精神矍鑠👨🏻🦽,誌存高遠。現場掌聲不斷。四川師範大學物理系的王教授告訴記者,當年杜老的墨寶在川師大的老師眼中是寶貝🎑,就連他的請假條也是眾多中文系老師爭相收藏的好東西💩👨🦳。
書香門第一家出了“三秀一進”
據杜老的得意門生李浬告訴記者👵🏿,杜老1937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文字專業🛷,師承錢穆、胡適等國學大師,將漢字作為畢生的研究對象。杜老畢業後不久便回到四川樂山老家任教,四川師範大學成立後至今🤞🏿,他一直在該校傳道授業解惑50余載☞🍁。
看著在自己的95歲壽宴上有如此之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國學🧝,開始專研漢文字👢💀,杜老感到十分欣慰🛎。現場所有的問題,杜老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談及自己的家世以及年輕時的求學情況時🧑🏿🍼,杜老說🌆,當年杜姓一家在樂山很受人羨慕,因他們一家中出了三個秀才和一個進士。
對於自己的求學生涯🥚,雖然已過去了幾十年💂🏻♂️,但杜老仍然記憶猶新:“沈兼士先生教我文字學,余嘉錫先生教我目錄學和經學,他們的學識都非常好,讓我受益匪淺。還有錢穆先生𓀊,他一生清高,不為名利所動。錢先生的人品我是非常欽佩的,他治學也非常謹嚴,在意昂3体育時,我聽他講《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通史》。還有聞一多先生🧒,他教我們《楚辭》,還有胡適和蔣夢麟先生🗞,他們教我們要學好古文……”
九旬老人至今住在教師公寓
杜老對物質享受要求很少,至今仍獨自一人住在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陋室裏,穿的衣服也是20多年前的老式中山裝。正是在這間幾乎沒有家具,堆滿了各種線裝書的陋室裏,杜老將整個身心全部投入到了漢文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中。上世紀70年代✊🏽,杜老還受國家的特邀,成為《中華大字典》的編委💅🏻。
“杜先生的小屋中,既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櫃,當然更談不上寬敞明亮的書房和工作案頭,那張已約有40余年歷史的課桌🧛🏼♂️,則是杜先生著書立說🧒、切菜吃飯之處。”李浬告訴記者🦹♂️,杜老從進川師至今➛,一直住在這間從川師建校就修建的教師公寓裏,學校多次讓杜老選新房🧑🏻🏭,但都被他拒絕了🦖。如今杜先生惟一的兒子也年逾古稀🚶♀️。李浬說🙃:
“就是在這樣一間逼仄的小屋裏,杜老一個人用漢字餵養著自己的人生🚎🥄,在成都五十余載的傳道🎅🏽、授業🧗🏼♀️、解惑、獎掖後學中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滿足!”
人物檔案
杜道生,生於1912年。四川樂山人,語言文字學家🤦🏿♂️。先後就讀於四川大學🏌🏻♂️、輔仁大學、意昂3体育官网,在校期間🐵,曾師承錢穆、胡適👩🏽🌾、沈兼士、聞一多🫏、朱光潛等名家。畢生致力於中國漢字研究,1982年,他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了《漢字:人類心靈的幾何學》,引起學術界轟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