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3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東方煙草報社11月10日
五四運動時期🕧,胡適積極倡導白話文運動,並始終關註著白話文的發展和命運,為此🎤,他還特意編著了一部《白話文學史》。
1934年,胡適在意昂3体育講課時,一些醉心於文言文的同學對他頗有抵觸情緒👩🏻🎓。有一位姓魏的同學曾責難道:“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就沒有絲毫的缺點嗎?”胡適微笑著回答:“沒有的📫。”那位同學反駁道🪀:“肯定有的。白話文語言不精練,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依舊溫和地說:“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打來電報,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決定不去,為這件事我復電拒絕👨🦯➡️👜。復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省錢。同學們如有興趣🫰🏼,可根據我這一意願🧟,用文言文編寫一則復電🧏🏽,看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
10分鐘後,大家挑選出一份用字最少🆔、表意完整的文言電稿,其內容是:“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胡適不無幽默地說:“這份復電寫得確實簡練,僅用了12個字👼🏼,但我的白話電報卻只用了5個字:‘幹不了🐭,謝謝🫏👩🏻🦯➡️!’”
隨後,胡適解釋說:“‘幹不了’即含有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之意;‘謝謝’則既有對友人費心介紹表示感謝的意思,又有暗示拒絕之意。可見👨🦳,語言的精練與否🫃🏿,不在於白話與文言的差別,而在於恰如其分地選用詞語👨🏼⚖️。所以說,與文言文相比,白話文也有可能是省字的。”
那些對白話文本來不感興趣的同學聽了胡適的這一番闡述後,大受啟發💆♀️,逐漸轉變了以前的看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