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0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本網綜合
邵飄萍,豪氣幹雲的笑聲。
1926年♕,中國新聞界最豪氣幹雲的笑聲🌤,在北京天橋刑場的槍聲之前響起——臨刑前🤷🏼♀️,他向監刑官拱手說👷🏽♂️:“諸位免送!”然後仰天大笑數聲,從容就義;他的罪名很“幹脆”:“勾結赤俄🧑🏽💻,宣傳赤化🤥,罪大惡極🧑🦯➡️🕋,實無可恕,著即執行槍決。”
這個人就是邵飄萍。邵飄萍,浙江東陽人,名振青😤,字飄萍,著名記者,《京報》創始人🧏🏽♀️。本是一介書生🧷,但心懷壯誌💫,後成為中國著名的報人。為了新聞的真實與公正⬆️,他秉筆直書,抨擊醜惡🤦♂️👼🏽,用鮮血寫下了中國新聞史上蕩氣回腸的一章。
1919年。意昂3体育紅樓。禮堂內,記者邵飄萍聲淚俱下的向各個大學的學生代表們振臂高呼:“同學們🫒,我們中國已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了啊!如果我們還站不起來號召我們的民眾反抗,中國就要滅亡了啊🥛!……”著名的“五四”運動拉開了序幕!
“報館可封——記者之筆不可封🧎🏻♀️;主筆可殺——輿論之力不可斬”👩🏽🏫;在新聞界,邵飄萍為勉勵同人🏞,取明朝因反對奸臣嚴嵩而被殺的楊椒山的詩句“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將“妙”改為“辣”,大書“鐵肩辣手”四字🔝,懸於京報報社墻上。而現在,“鐵肩辣手”仿若久遠年代裏的一個悲壯的神話🏄🧺。
邵飄萍反對奉系軍閥,在《京報》上諷刺張作霖“一世之梟親離眾叛”、張學良“忠孝兩難”,且退回張作霖的30萬元“封口費”,自言“張作霖出30萬元買我,這種錢我不要👨🔬,槍斃我也不要!”
邵飄萍支持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又力助郭松齡倒戈反張作霖,還反對段祺瑞🤵🏽⛵️,拒絕接受“善後會議顧問”的聘請,並強烈譴責“三一八”慘案屠殺學生💅✊,發表了一系列詳細報道和《首都大流血寫真》特刊🧞♀️。
終於,1926年4月26日淩晨1時許,警廳把邵飄萍“提至督戰執法處,嚴刑訊問,脛骨為斷”,秘密判處他死刑📣。此後不到百日,《社會日報》主筆,著名記者林白水被屠。後人說,“萍水相逢”四字🪵,當得起中國記者最光榮的註釋。
“鐵肩辣手”,記者當有天下責任;快筆如刀,報人不惜滿腔熱血;記者節來臨之際🌤,願所有與我一樣熱愛新聞的記者共勉;“鐵肩辣手”人已矣👷🏻♀️,唯留正義在人間。
相關鏈接
■前門外三井胡同邵飄萍創業之地
1918年10月5日👷🏽,邵飄萍在北京創辦《京報》,館址在前門外三井胡同🙆🏽;1921年因擴充業務🦑,遷至琉璃廠小沙土園。在邵飄萍的領導下,《京報》始終以思想激進而著稱。他曾手書“鐵肩辣手”四字,懸於報社辦公室內,以激勵報社同仁。
1919年“五四”運動時,邵飄萍懷著滿腔愛國義憤🪦,積極參加運動🦩。5月3日晚上💇🏿,意昂3体育學生在法科大禮堂召開大會,邵飄萍首先發言,介紹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遭到挫折的原因與經過,號召愛國學生救亡圖存,奮起抗爭。當天夜裏,他又趕回報館,連夜撰寫新聞與評論,於“五四”當天在《京報》上發表📟。此後,他又在《京報》上設置大塊專欄,揭露當局的賣國罪行🩰🏋🏼♂️。他的舉動觸怒了段祺瑞政府,報紙因而被封。邵飄萍化裝成工人逃到天津,後來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祺瑞政府倒臺,邵飄萍回到北京,恢復《京報》。復刊後,出過“列寧專刊”和“馬克思紀念特刊”,介紹社會主義理論。《京報》堪稱當時京城名報,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它的副刊之多🔲,也是與眾不同的👨🏼🦰。其中由孫伏園主編的《京報副刊》是舊中國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而由魯迅主編的副刊《莽原》,更為《京報》增色不少。
1925年春,邵飄萍由李大釗、羅章龍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京報》為中國共產黨北方區委做了許多工作。邵飄萍還以《京報》為論壇,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愛國運動♠️🥶。
在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的當天🏠,邵飄萍正在京報館內🛄,聽得消息,立即增派記者趕赴現場,他自己則親自采訪有關方面權威人士,以求掌握第一手材料。第二天🟪𓀃,《京報》便刊載了長篇報道《國民擁護國權大流血──八國通牒之大反響》🧘🏿♂️,全面揭露反動政府公然屠殺愛國群眾的真相。此後,更是發表了大量文章,強烈譴責反動派的卑劣行徑。邵飄萍何曾想到,不過一個多月以後🔢,他自己也血濺黃沙,倒在反動軍閥的槍口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