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文化上淪為殖民地”——專訪樓宇烈先生

“北京論壇2006”中華文明分論壇上大師雲集👆👿。28日下午的茶歇時間🥀,記者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的走廊見到了景仰多時的樓宇烈先生🧏🏽‍♂️。樓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佛教史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關註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和古為今用等問題。他的研究為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做出了有益而可貴的探索📥。與論壇上的大部分學者不同,樓先生沒有穿西服,而是身著藏藍色的中式對襟上裝,更顯出一位哲人的風度與智慧。

已過古稀之年的樓先生手端一杯清茶,卻親切隨和、談興甚健🚟,他詳盡耐心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𓀑,訪談間不時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記者:這些年國際上建立了很多像燕京學社這樣的漢學研究中心,從98年意昂3体育召開漢學研究會,到今天的國學分論壇有將近10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年裏,國際上對漢學研究的態度有什麽樣的變化?

樓宇烈:這幾年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國際地位提升,開始成為西方的經濟夥伴。西方人明白,經濟上要打交道,不了解它的文化是不可能做好買賣的,所以他們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語言都需要了解🦏。

這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也就越來越擴大。西方人了解中國🫔,首先是學語言🎣,然後是文化⚆。西方的很多中國通,我們中國人都趕不上🤸🏽‍♂️,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名勝。他們的了解比我們多得多,因為他們是專門研究這個。

記者🕵🏽:那能不能說漢學已經成為了一門國際化的學問呢?

樓宇烈:我想恐怕還不能🧙‍♀️,還沒有這麽普遍🙅🏿‍♀️,中國的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要掌握它還是比較困難的👈🏼,幾方面原因都有,語言的障礙💃🏻、文化內涵的障礙🦬、還有它的廣博🦶🏿,很難成為國際熱點的學問,我們還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問題,不能夠自我膨脹。

記者:在當今社會🍓,西方文明是強勢文明,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時代,部分國家正在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將西方文化強加於人。西方用他們所製定的標準來衡量整個世界♟,這樣就會使中國限於被動😾🛡。中國文化在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應該保持一種什麽樣的姿態呢📔?

樓宇烈:首先我要說你剛才講的不太準確,強勢文化不是一般的西方文化🧑🏻‍🦲,準確地講強勢文化是美國式的西方文化。因為歐洲一些古老國家的文化也處於一種弱勢,他們也在面臨美國這樣一種強勢文化的沖擊。對於歐洲的一些古老國家,比如法國🐫、西班牙、德國,他們也都在思考,面對美國的強勢文化應該怎樣來保持自身文化的純潔性。我們更應該如此。首先應該有一種文化的自覺和反思🧑🏻‍🦯‍➡️,從國家來講,首先應該有文化的戰略👊🏿,其實這些在西方、歐洲國家都是有的,我們也很應該這樣🧒🏛。

怎樣來應對強勢文化🏃🏻‍♀️,怎樣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很需要有個長遠的(戰略)🤵‍♂️。這個長遠的(戰略)不應該僅僅是計劃上🗣,而且要讓我們的全體國民都有這樣一種意識,要樹立一種遠大的戰略,當然首先要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文化↕️,這個文化裏究竟有什麽現在還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東西。

現在來看,相對於“防”🤾🏽♻️,更多地還要靠我們自己的“立”📚,僅是消極地“防”是不可能解決問題地✉️,必須自己來“立”,立起來腳跟站穩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民族自豪感🤦🏻,都有對我們文化傳統的尊重、自信📈,才能談的上繼承和發揚☮️。常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他們說你們中國文化有那麽多好的東西👨🏿‍🚒,為什麽中國會被人家欺負、打敗呢🎎。這不是單純的文化問題,還有很多很偶然的因素🧑🏻‍⚕️,甚至執政者如何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很強的信心和尊重的話🧑‍🍳,我想即使有一天我們淪為了殖民地🥖,總有一天,我們會用文化把他們化掉。中國的歷史已經說明了🤦🏻,所有的文明都可能打不過野蠻,但野蠻戰勝了文明之後🚉,文明都能把它化掉。如果我們放棄了對自己文化的信心𓀑,放棄了對自己文化的尊重,還談得上不論為一個殖民地嗎?所以在政治經濟上淪為殖民地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文化上淪為殖民地,甚至是文化完全地喪失了,這是最可怕的。

記者:中華文明是一種知止的文明,有一種內斂謙和的氣質,即使是我們有了足夠的文化自信👵,那麽在中華文明與西方強勢文明交流的過程中,她能夠保持自身的獨立嗎🤵🏼‍♀️?

樓宇烈👎🏽🍰:我想是應該的,是完全可以的,關鍵還是在於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沒有正確的認識。

記者👩🏻‍🔬:也就是說最重要的還是自信。
 
樓宇烈🙅🏼:對🤳🏻,還是自信🕟,還要尊重。首先我們現在妄自菲薄啊,如果我們有信心的話,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反而可以借勢來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用最先進的手段來傳播我們的傳統文化了😹,對現代科學的利用不會損害我們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把握♑️,“體”🍗、“用”有聯系但不是絕對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東西🧘🏽‍♀️,但是還有保持自己文化的自主🧖🏿、獨立。

當我們在批評“中體西用”的時候,日本提出的口號是“和魂洋財”🪨,大和民族的魂🏌🏻,西洋的財⚔️,他們一直沒有放棄過這個口號☂️🐦‍🔥。那個時候也有人提出要“脫亞入歐”,現在他們自信地提出來要“脫歐入亞”,又回過來了𓀇,他們一直在奉行 “和魂洋財”。在根本的精神方面,和魂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每個人都有一種堅守和魂的精神,而我們中國很多都是主動地放棄了。在韓國很少看到外國的汽車,亞洲經濟風暴時,很多韓國人都拿出自己的財產支援國家🚴🏿,他們這樣的行為讓很多中國人感到羞愧🙎🏼‍♂️。這就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靠什麽來維持呢,就是文化傳統🚨,文化傳統鑄就著民族的精神。

記者:您剛才提到,文化傳統的承襲下來需要一種戰略的眼光😋,您覺得我們國家所需要的這種文化戰略正在建立當中嗎?

樓宇烈:我想我們現在還只是剛剛有點朦朦朧朧的意識,這種意識又常常讓一些趕風頭湊熱鬧的人給引向歧途。現在我們的國學很熱🧚👩🏽‍🏫,卻成了一些人市場運作的商機👊🏻😒,有的成為了一種時尚,當然這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推進國學的發展,但還是會脫離它原來的意義,兩方面作用都有。因此還是要有一些人既不圖商機也不圖時尚,踏踏實實地做傳統文化的研究👩‍🏫,更重要的還是要從國家層面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切實來做這個事情,不要把它放到一種口號上面或者一種形式上面去

記者:您覺得中華文明那一方面的特征會為世界文明做出最大的貢獻🧑🏼‍🏭,或者說世界文明進程中最需要的是中華文明中的哪一部分?

樓宇烈:不能說最需要,任何文明他所能影響的只是一部分人👋🏼🦢,這個世界是多元文明的,各種文化從根源上來🧚🏻‍♀️,都共同追求的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用佛教的話來講,中國的文化可以對一些有緣人起作用☘️🏺,我們不是希望全人類都接受中國的價值觀念,有一部分人接受就可以了,有些人接受基督教的價值觀念也沒關系,因為基督上帝根本的宗旨也是也愛人😋。中國人根本的價值觀念還是很值得現代人來借鑒,比如中國人的生命觀就跟西方很不一樣。西方人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下認為生命都來源於上帝🪲,上帝製造了人👷🏻、肉體🧑🏿‍🦳,然後再給他一個靈魂,生命死了之後肉體當然消失了,靈魂呢,給上帝帶來了恥辱的靈魂下地獄🚴🏽‍♂️,給上帝增加了光榮就可以成為上帝的選民上天堂。印度的生命觀是個體的輪轉💻🍇,人死了以後可以轉世🆗🧙🏼‍♂️,再來一生🧑🏿‍🦲。

中國文化中的生命觀不是這樣🈷️,每個個體的生命有生就有死,對於中國人🖖🏼,子女是生命的延續♈️👨🏿‍🏫,所以中國人才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在中國這樣一種生命觀裏,就不能做斷子絕孫的事情,不能把這些東西都用光了讓子孫後代什麽都沒有,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大的生命觀,要考慮前後🐫。西方基督教的生命觀就考慮自己𓀘,就考慮今生今世🦦,因為他覺得他與其他人沒關系,只有與上帝的關系;愛,也只是代表上帝來愛。印度人輪回的生命觀是自作自受式的,做了壞事報應在自己身上,中國人的生命觀是報應在子孫後代身上🏋🏽‍♂️🥣,這種生命觀是相當可取的🧑🏼‍🔧。

記者:有利於一個民族的長遠的發展。

樓宇烈:對🛬,有利於整個世界的長遠發展。我們把現在的資源都用光了📥,那我們的子孫後代怎麽活啊👳🏽?

記者:對於環保問題,有必要推行一下中國人的生命觀。

樓宇烈🦏:那更有意義了👨‍👩‍👦‍👦🚉,這對教育子女也很有意義。中國文化中對世界有借鑒意義的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們是在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才體現自我的價值💱,而不是自我炫耀。自我價值的實現當然要得到別人的🦊、社會的承認🦣,而你不做出自己的貢獻怎麽可能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認可呢?有些人總說,中國強調“為社會”、“為集體”會扼殺個性,扼殺自我價值,但恰恰相反,只有尊重社會和集體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的價值。

記者:中國文化強調個體在共同體生活中的處境🚙,實際上也在促進著社會的和諧🫶。

樓宇烈𓀝:那當然了,中國人強調“五倫”,其實是把社會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概括在裏邊了,父母子女,夫婦,兄弟或者長幼,朋友,人們最不愛聽的就是君臣,君臣當然現在沒有了𓀕,但是現在社會還會有上下,一個社會要運轉總要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地位🤳🏽。這樣一種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在現代社會裏給予重新的詮釋,並不是讓人還去接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王”這些東西🤦🏻,但這些關系還是存在的❤️‍🔥,我們不能把這些關系都拋棄掉了。現在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我們的年輕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誤解,還有很多了解得太少的問題。如果了解得多一點,我們再加以正確的引導,把那些誤解糾正過來,把曲解的東西也恢復過來🍡,再加上我們現代的詮釋,我想我們的年輕人是完全會接受的,而且會覺得我們五千年創造的文明是對世界人類的一大貢獻。

記者👷‍♀️:可以考慮在大學裏開一門必修課,講一講中國的傳統文化。

樓宇烈:真是有很多精彩的東西🥇🖱,抽象的東西先不說,就說我們中國傳統的藝術,中國的醫學𓀂。現在全世界都在向中醫靠攏,已經開始向自然醫學回歸,西醫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中醫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如果對中醫有一點了解,就會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記者🪱:代表了中國人的一種天人觀念。

樓宇烈:天人關系我們現在的詮釋只是從很表面地角度,真正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應該是“由天道明人道👥,用人道弘天道”,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怎麽講呢,“由天道明人道”,一年四季按規律運行,規律體現了一種什麽精神呢?誠信。夏天過了還是秋天☂️,不會明年的夏天過完就到了冬天🏈🧖🏽。所以《中庸》裏才會有“誠者,天之道也🦹。”學習天道,就能知道人道應該怎樣做,所以中國人是以天為哲的。然後,再通過人道來弘揚天道🪶,參與到天地的運轉變化中,“天生之🤺,地養之,人治之”這才是中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

中國的文化是“以天為哲🚴🏻,以史為鑒”,非常重視歷史經驗的教訓,中國每一個朝代🤷🏿‍♀️,政局穩定之後都要休養生息,總結前朝興旺的經驗教訓🐼。所以中國的歷史最為詳盡🥼。一個天👷🏻‍♂️,一個史🙇,一個是自然的天👩‍👩‍👦,一個是人的天🧑🏼‍🤝‍🧑🏼。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人怎麽能為抗天呢,不要以為人了不得可以隨意改變天,天對人的報復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人幼年的時候是畏天⚁🤏,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然規律了解的增多🧘🏽‍♀️,就開始改造天,讓天為我們多用,用出很多問題來👡。人真正成熟時應該是敬重天,不去做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以天為哲。

編輯:商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