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鹹——中國腎臟病專業的開拓者與奠基人

                           王叔鹹😐,醫學家。早年對結核病及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作出了突出貢獻😮‍💨。50年代後期集中於腎臟病的研究,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腎臟病專業科室,為中

國腎臟病專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提出了腎小球疾病的臨床分型。

      王叔鹹,1904年9月5日生於上海。青年時代學習刻苦🥩🔟,192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1930年畢業🫚,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此後留在該院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他在工作中註意總結經驗,同時進行臨床與實驗室研究工作。最早作過人體鈣、磷代謝的研究💭。1930~1942年任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助教、講師、副教授及結核科主任。1936~1938年在美國👩‍👩‍👧‍👦、奧地利進修學習及考察。1942~1945年任北平清源醫院內科主任🏂🏻、代理院長。1945~1985年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後改名為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內科教授,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學系主任,腎臟病研究室主任🧚🏻,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腎臟病學會第一任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誌》副主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編委✋。1985年2月4日因心臟病猝發逝於北京🎅🏻。

王叔鹹還是音樂家。青年時代他是江南一帶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多次參加大型音樂會並獲獎↘️。他還彈得一手好鋼琴,能演奏小提琴,他常常抱起琵琶彈一曲《十裏埋伏》。除了這極少時間的音樂享受外👨🏿‍🔧,他在名譽👨‍🚀、地位🎰、生活上等方面別無所求🐸。多年來他將自己的稿費全部交公使用,自己分文不取。他不讓大家稱他為專家🫄🏼、主任、教授👸🏼;他最喜歡的稱呼是“王大夫”,這一稱呼一直用到他逝世。他的一生是清廉、儉樸的一生,是勤奮學習的一生👩🏽‍🦳,是為醫學科學事業而奮鬥的一生。

在物理診斷學方面的貢獻

王叔鹹提出3項用於診斷與鑒別診斷的體征:①可用檢查語音震顫減弱或加強來鑒別系小量胸腔積液抑或胸膜粘連增厚;②小量胸腔積液的體征是坐位時積液側肺底呼吸音減弱甚至消失(此時局部叩診濁音可能尚不明顯),這可作為早期診斷的依據;③可根據肺部聽診呼吸音的強弱鑒別膈上或膈下積液。這些都豐富了呼吸系統物理診斷學的內容🙌🏽。

改進結核菌培養技術,發現與非致病抗酸桿菌鑒別的特征

結核菌需氧多,原只生長在培養液的表面上而且生長很慢。王叔鹹等在培養液內加入血清,並於加菌後每日將培養液搖勻1~2次。這樣,在10天左右(原要4~6周)即可在上清液中見到顆粒狀菌團,液底部亦可見團塊狀菌落。菌落塗片在顯微鏡下可見許多抗酸桿菌絞成條辮狀。而非致病抗酸桿菌繁殖快🧑‍🦲,加菌後1~3日即長滿在全液內📡🚵🏽‍♀️,且在顯微鏡下呈單體均勻分布♦︎。這一改進與發現對臨床及研究工作均有極大的幫助。

提出適用於中國糖尿病人的診斷、治療觀點及具體方法

自30年代開始👩‍⚕️,他首先建立了適合於中國人飲食習慣的糖尿病飲食治療方案,以控製飲食為主,明顯地簡化了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在分析300例住院糖尿病人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糖尿病的3期治療原則🦸🧖🏿。第1期嚴格控製糖人量,以達尿糖消失👨🏽‍🏫、血糖正常。目的是使胰島得到休息🤞📤;第2期對已達第1期目標的病人🫃,小量逐漸增加糖人量,直至血糖有回升趨勢🪨。目的是促進胰島功能恢復;第3期在血糖有回升傾向(這說明飲食中糖人量已達到或超過機體的耐受量)時將糖人量減少10%~20%👱,以維持正常血糖,並防止復發🧑🏽‍✈️。他又提出對糖尿病酮中毒的簡化治療👩‍❤️‍👩。在確診後即於皮下註射普通胰島素20單位~40單位🧑🏼‍🔬。測定血糖後𓀌,計算出體內多余的總糖量,按1單位胰島素可助機體應用2克葡萄糖計算出胰島素總的需要量,從中減去開始時已用的量,余下的所需量於4~6小時內皮下補足。同時靜脈點滴按上述比例的胰島素與葡萄糖鹽水,直至尿酮體消失🧑🏿‍🍼。這種做法可以使酮體較快消失且避免過去治療中易出現的低血糖反應👷🏻‍♀️。這些見解多年來廣泛地應用於臨床🧬,成功地指導了對病人的治療🥪🛍️。1963年他又提出合乎生理情況的饅頭負荷試驗代替葡萄糖耐量試驗,使患者易於接受且避免了不利的影響。

創立給氮平衡有新意

氮平衡是研究蛋白質代謝經典的方法。60年代初期,通過對營養不良性水腫和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氮平衡研究,他提出氮平衡的新意🫷🏻。若成年人在接受足夠熱量和蛋白質的飲食時,出現正氮平衡(持續性)即可以診斷為蛋白質營養不良;對蛋白質營養不良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是使其氮平衡恢復正常🧑🏻‍🦲,即不再出現正氮平衡。

對中國腎病專業的貢獻

王叔鹹是中國最早從事腎臟病專業的內科專家,並堅持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自1954年他陸續總結了利尿藥物、中西醫結合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腎臟病的臨床經驗👞,並著文發表於《中華醫學雜誌》及《中華內科雜誌》上,將中國對腎臟病的治療水平提到了新的高度👲🏼。60年代初,他在研究腎病綜合征患者氮平衡的基礎上🌭💆,提出腎功能正常的腎臟病人蛋白質人量的標準及其依據↘️👷🏽。1964年衛生部科委決定成立腎炎代謝研究室,這是全國16個醫學研究室之一⭐️,由王叔鹹領導。1964年在廣州內分泌代謝腎臟病會議上及1977年在北戴河腎臟病座談會上,他提出的對腎小球疾病的臨床分型👵🏻,多年來在國內廣泛應用。目前所用的腎小球疾病的分型標準也是以他早年提出的內容為基礎的。他積極組織大家應用、觀察並總結各種治療腎臟病的藥物🤹‍♀️,為中國從事腎臟病專業的同道提供經驗。從臨床實踐中,他體會到中藥黃芪對腎臟病人的治療作用🧘🏼‍♂️,幾十年來對黃芪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正一步步深入地進行著。在他的領導下開始國內最早的對腎小球疾病發病機製的研究。

作為中華腎臟病學會第一任主任委員𓀝,他親自主持了多次全國性腎臟病專業學術會議及第一次全國性腎臟病學習班,為中國腎臟病專業的建立、發展奠定了基礎。1977年他赴加拿大參加白求恩講座,介紹中國腎臟病專業情況。1982年他主編出版《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腎臟病學》👨🏼‍🎨。1984年他主編的《腎臟病學》,被評為優秀教學參考書。在編寫這兩本書的過程中,他患了青光眼🧣,術後盡管醫生禁止他看書,他仍借助放大鏡一字一句地修改了約200萬字的書稿😉。

刻苦學習🦶🏿,嚴謹治學,勤奮終生

王叔鹹一生勤奮學習✝️、刻苦攻讀。數十年來,他晚飯後半坐位小睡片刻後👨🏻‍🔧,一直學習、工作到深夜🚚。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白天在醫院裏挨鬥,晚上回家仍在燈下堅持夜讀。他數十年不間斷地每個星期日的上午到協和圖書館讀書半日💆‍♂️。他無書不讀,但多而不濫,雜而有章🧳。目的是“博以養專☛🧑🏽‍🚀,廣而存精”🤘🏻🙋。常年堅持不斷地學習豐富擴大了他的知識範圍,開擴了思路🧑🏽‍🚒。

“醫生永遠不能脫離臨床工作”👷🏽‍♂️。這是王叔鹹經常說的一句話🥼。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對病人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每次查房🙌,他都提前1~2天到病房對要討論的病人親自問病歷🧔🏼‍♀️、作體檢,查閱文獻作好準備參加查房📀。

他在科研工作中堅持的原則是“嚴謹的治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每篇將要發表的論文,他都要反復修改🎁,有的文章反復推敲修改10遍之多。他培養了一批有嚴肅的科學態度、嚴謹的科研作風🙂、可以信賴的科研工作者✪。他先後發表的論文有70多篇。

他教學的原則是“啟發式🧒🏿,少而精”。他講課時常常先提問題,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再引導其思考🙋🏼‍♀️,隨後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簡歷

  1904年9月5日 生於上海市。

  1922年 從上海私立民主中學畢業☹️。

  1930年 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30—1942年 任協和醫院內科助教、講師、副教授及結核科主任。

  1936—1938年 在美國、奧地利進修學習及考察。

  1942—1945年 任北平清源醫院內科主任🤹🏻‍♀️、代理院長。

  1945—1985年 任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院(後改名為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內科教授🤵🏿‍♀️、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學系主任🦄、腎臟病研究室主任、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腎臟病學會第一任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誌》副主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編委。

  1985年2月4日 因心臟病猝發逝於北京。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