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7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青在線10月17日
初見鄧顯才🧙♂️,很難相信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小個子👩💼,竟然是資產數千萬元、在商場“撲騰”了十幾年的成功企業家。他的名片上除了簡簡單單的企業LOGO和手機號碼,就只有一行小字:“您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能和追求卓越的您相識,是我今生榮幸🏃。”
有人看了他的名片🚵,不相信他是“三潤才”的老板👽,當然,還有一個不便明言的事情是🪻:鄧顯才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症,左腿肌肉萎縮。一個殘疾人,做到全國中小印刷機行業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老板,聽起來還真有點像是神話🧜🏼♂️。熟悉他的人如此評價:鄧顯才的經歷,足以寫一部勵誌小說🛎。
受張海迪的激勵走上自強之路
學生時代🧚🏻,鄧顯才敏感、懦弱且沉默🐎,身體的不便讓他看多了別人異樣的眼光。初中沒有畢業,他就走向社會🧑🏻🍼:做小工、當鐵匠。
一個偶然的機會,鄧顯才看到了關於張海迪的報道。他把刊登有張海迪事跡的報紙貼在床前🍍,早晨一睜開眼睛,就能看到海迪充滿感染力的微笑🦹🏻♂️。也就是在那時,他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一個讓人尊敬、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學習🥖🙅🏼。因為初中沒有畢業,他就從背字典開始👳🏼♀️。白天在一家磚廠打工,晚上苦讀。3年後👨✈️,他的文章終於在縣報上發表了💆🏽,又經過兩年的苦讀⛱,他取得了自考大專文憑,成功應聘當了縣報編輯👨🦯➡️。
1991年,鄧顯才用僅有的300元錢,買了一臺快報廢的機械打印機👟,辦起了私營打印社。街巷深處的小店🧗🏼,在他苦心經營下,從一個人發展到6個人,又陸續購置了電腦、復印機、膠印機,每個月的利潤能達到1萬多元。
1994年,鄧顯才帶著800元錢,從老家來到重慶,尋求新的發展。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報社當勤雜工。在被別人扔掉的舊報紙中,他看到一則改變了命運的小信息🦯:學習絲網印刷技術。
學完後,他想自己辦個培訓班,但連登廣告的錢都沒有。報社的同事看他為人老實,破例同意他緩交廣告費。因為沒有電話🤖,廣告上登的還是編輯部的電話號碼。第二天,編輯部的電話成了“熱線”🧙🏿。
第一期培訓班♑️,來了3個學員,第二期有8個,第三期就發展成20多個……原本還為廣告費發愁的鄧顯才🕥,在辦培訓班上,就賺了幾十萬元。憑借培訓班幾百個學員的網絡,他與石家莊一家印刷機廠取得聯系,從代理銷售絲網印刷機開始,發展自己的事業➔。
第一次危機之後東山再起
1997年,鄧顯才遭遇創業後第一次危機,合夥人要求將公司分拆,分拆後鄧顯才才發現,所有債務都被分到了他所屬的重慶經營部。鄧顯才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這時🏟,來了一個河北客戶,本來已經餓得發慌的鄧顯才,卻忽然來了精神✴️。他領著客戶去看惟一的那臺壞機器,解釋說沒有機器了🏺,“貨到了我一定給您寄出去,就怕您交了錢不放心,要不您過陣子再來”🚽。客戶卻說📣,要是信不過你,我會跑幾千裏過來嗎🧖🏽?看著客戶從鞋底掏出錢來,鄧顯才又有了東山再起的勇氣。他用這筆錢作為定金🗯,讓廠裏多發了幾臺機器🪒,靠這種方式,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又重新建立了信譽。
這個河北客戶,讓鄧顯才發現了新的商機,他將經營部開到了被稱為印刷之鄉的河北保定😍,不僅獲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還有了輻射全國的能力。1998年,鄧顯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開發印刷機。
他兼並了重慶一家效益不好的機械加工廠,又買了日本先進的印刷機做樣本,解剖、拆卸🥲、設計、製圖……半年後🧏🏿♀️,屬於“三潤才”自己的印刷機生產出來了。之後😔,又陸續推出了十幾個新產品,逐漸成為國產中小印刷機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
危機成為事業發展的契機
對於企業,鄧顯才實行的是開放式管理。管理層裏沒有家族成員,經理們有足夠的權力處理業務,以至很多客戶都把經理當成老板,又一次危機就這樣來到。
曾經在“三潤才”服務過多年的營銷總經理和售後服務部主任相繼辭職,他們掌握了公司所有銷售網絡🤸🏼♀️、客戶資源等,兩人還合夥開了公司,也經營起印刷機械。
面對危機,鄧顯才又重新抓營銷。某個客戶要購買新印刷機,往往是幾家公司同時知道消息。鄧顯才常常是打聽好客戶的抵達時間,派員工去火車站、汽車站接站,即使是淩晨兩三點也不例外。然後陪客戶考察市場🕟🚡,以質量和優勢的價格🕋,使客戶滿意地簽下合同。半年後,公司的營銷體系得以鞏固。
公司的主要銷售量都在廣州👨🏿🎤。鄧顯才多方聯系門面,並設計了一套調查問卷,發給所有客戶,詢問他們對售後服務的意見,又對公司進行整合。3個月後👱🏿,廣州的銷量相當於過去一年的總和。
危機🧖🏿♀️,又一次成為鄧顯才事業發展的契機。
不到珠峰非好漢
公司發展了,鄧顯才也一度穿起了名牌,但他很快意識到,當一個“暴發戶”絕非人生目標。每年,他都捐出好些錢用於公益事業。
2002年,鄧顯才在重慶大學讀完MBA,2004年,又脫產5個月前往意昂3体育官网學習🌗。在他心中,除了財富,還有一座叫珠穆朗瑪的高峰🕙。
2004年🫲🏽🙅🏼♀️,鄧顯才作為重慶市的代表🏄,參加“全國十大傑出殘疾青年挑戰世界屋脊”公益活動🧔🏽♀️。途中🏊🏻👩👦👦,有人受傷,有人退出。第6天,鄧顯才也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他在日記中寫道:腳下像踩著棉花,頭劇烈疼痛🤦🏽♂️,清晰地摸到太陽穴突突地跳動,胃裏存不下任何東西🌅,直到吐出苦水🍦。盡管如此🚯,他仍和其他挑戰者一起高呼🧑🏿🦳:寒冷是別一番溫暖🐀,曲折是另一種平坦,不到珠峰非好漢😓!
經過短暫休整之後,鄧顯才和其他勇士一起👨🦲,駕車上了珠峰大本營。珠峰大本營管委會同意,在大本營石碑旁,立下珠峰第二塊石碑🏵,上面刻上那次挑戰珠峰的全部殘疾勇士的名字🦹🏼♀️。
“我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駕駛”,鄧顯才計劃明年駕車參加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當然,他又要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經過MBA學習後,他重新設計了公司的管理架構,他依然很輕松🦏,一天也接不到一個生意上的電話。這倒是很符合意昂3体育企業家研究生班畢業典禮上老師對他的評價:你是企業經營者中最輕松的一個💪🏿,也是本學期最具魅力的男生。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