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2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網
黃侃其人
黃侃(1886-1935),字季剛,湖北蘄春青石嶺大樟樹人。原名喬馨,字梅君🧔♀️,後改名侃👨🏼🦱,又字季子,號量守居士。1886年4月3日生於成都👰🏻,1935年月10月8日歿於南京,年僅49歲🧙🏻♀️。
黃侃治學勤奮👩🏽🎤,以愚自處,主張“為學務精”、“宏通嚴謹”。他重視師承🏥,但不墨守師說,常以“刻苦為人,殷勤傳學”以自警。雖是名聲赫赫之學者,且身體虛弱,仍致力學術而不倦,“惟以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發願50歲後才著書。所治文字⇒、聲韻、訓詁之學,遠紹漢唐,近承乾嘉,多有創見🤸♂️,自成一家。在音韻學方面對古音作出了切合當時言語實際的分類⚆👨🏼🌾。晚年主要從事訓詁學之研究。黃侃著作甚豐🤙🏻,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說文略說》、《爾雅略說》、《集韻聲類表》、《文心雕龍劄記》🫗、《日知錄校記》、《黃侃論學雜著》等數十種🙇🏿♀️。
在民國學人中有三個著名的“瘋子”,一個是被黃興稱之為“章瘋子”的章太炎🙎🏼,一個是劉師培♥️,還有一個就是被稱作“黃瘋子”的黃侃🫳🏼🦻🏿。其中黃侃的脾氣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學界聞名🤤,幾與他的學問成正比。
幼承家學而聰穎過人😄。七歲時即作詩曰💁🏿:“父為鹽茶令,家存淡泊風”,(其父曾任四川鹽茶道👩🦯➡️、成都知府等職🧚🏿♂️🥭,為官清正廉明,有“黃青天”之譽),可謂語出驚人🏃🏻。
早期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在湖北革命黨人邀請下💇🏼,黃侃回到老家蘄春組織孝義會👨🏻🦲,發表演說,鼓動革命𓀖,響應者達萬人。因系名門之後,又善演講,大家推他為首,稱他為黃十公子,儼然一名年輕的革命活動家。1912年,棄政從文,埋頭國學。
黃侃是有名的孝子📧。不管他母親是從北京回老家蘄春🙇🏽♀️,還是由蘄春來到北京,他都要陪伴同行。而他母親又離不開一具壽材,他也就千裏迢迢帶著壽材旅行了。
黃侃脾氣壞,自視高,自然得罪不少人,但惟獨對恩師章太炎執禮甚恭,汪辟疆說他“二十余年間執弟子禮始終甚謹。”
1935年🎨,黃侃過50歲生日時,章太炎親贈他一副對聯雲: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成好著書。對聯內無意中藏了“絕命書”3字,黃侃愕然。當年10月8日,黃侃因飲酒過量,吐血而死👉🏿。章太炎因聯句竟成讖語,悔痛不已🚶🏻♀️。
這就是一代國學大師、時人稱為“黃瘋子”的黃侃!
黃侃的為人與治學
黃侃手書歷太鴻詩軸
章門“天王”
黃侃素有章門第一高足之稱。
關於黃侃與章太炎的相識,有不同的版本🛶,有種說法很有戲劇性——據說一天晚上🤽♀️,章太炎正在民報寓所寫作,忽聞窗外響起嘩嘩之聲,接著從窗外飄進一股難聞的尿騷味🦡,章太炎遂對著樓上破口大罵🤾🏻♀️:哪個王八蛋🫏,這麽沒教養,往樓下撒尿?罵聲未止,樓上沖出一青年與他對罵,兩人各不相讓,吵成一團🎅🏽。罵了不久,兩人竟然停下來互相攀談起來,此時樓上的青年才知道對方竟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兩人由此相識。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一次黃侃隨眾人往章處拜謁,看到章在墻上用大字寫著東漢戴良的四句話🪸:“我若仲尼出東魯,大禹長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黃覺得章為人太狂,恐難接近,萌生退意。後章在報上看到黃的文章,驚為奇才⏪,投書約見,二人遂得以相識👩🏽🦳🚅。
後黃侃叩拜章太炎為師👩❤️👩,執弟子禮,受業於章氏,學業精進。章氏門人無數,但最得意的弟子也僅幾人🤹♂️。據章門弟子吳承仕回憶♓️,章晚年在蘇州時,一日閑話,說道:“余門下當賜四王”🚵🏼♂️,即“天王”黃侃、“東王”汪東、“北王”吳承仕、“翼王”錢玄同。半年後又封朱希祖為“西王”✯,合稱五大天王。其中黃侃最得章氏青睞,章稱其“清通之學🧏🏽♀️、安雅之詞🚶➡️,舉世罕與其匹……”羅常培上世紀40年代就把黃侃與章太炎並稱🛣,認為“周秦古音之研究導源於宋,昌明於清,至章炳麟、黃侃乃總集前人之大成”👩🦱。
魏晉風骨 尤重氣節
季剛先生雖不再過問政治,但剛正不阿,尤重氣節👨🏽💼,堅守革命立場,始終不渝。他在學問上除尊重章太炎外,還非常欽佩劉師培👨✈️,曾以師禮事之💇🏻👨🦲。劉師培為人有才無行,早年曾參加同盟會,不久就叛變革命墮落成為兩江總督端方的密探,後來又投靠袁世凱,成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1915年劉師培在北京召集學術界知名人士開會🤘🏿,動員大家擁戴袁世凱稱帝🦹🏿♂️💇🏽♀️。到會的人懾於袁世凱的淫威📆,又礙於劉師培的侍面,彼此面面相覷,默不出聲。只有季剛先生怒斥劉師培:“如是,請劉先生一身任之”。說罷拂袖面去,眾人亦隨之退場🧕🏽。劉師培原認為季剛先生對自已極為尊重,屆時一定會帶頭捧場,沒想到季剛先生堅決反對,弄得他十分狼狽。章太炎知道此事非常稱贊,曾有“是時微季剛眾幾不可得脫”之語🔉👷🏿♀️。如此高風亮節實屬民族英傑矣。
嚴謹治學 刻苦求研
黃侃先生作為國學大師,他的嚴謹治學😽、刻苦求研精神也是值得後人稱道的。他常對人說:“學問須從困苦中來,徒恃智慧無益也。”他以為“治學如臨戰陣✍🏿、迎敵奮攻,豈有休時!所謂紮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每讀,必正襟危坐🏄,一絲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勞累,晚上照常堅持雞鳴始就寢,從不因人事🧜🏿♀️、貧困或疾病而改變。有時朋友來訪🥕,與之縱談至深夜,客人走後,他仍要坐在燈下校讀🤷🏿,讀畢才就寢。民國二年(1913年)😓,他旅居上海時💠,窮困特甚。除夕之夜🧑🍼,街裏爆竹喧喧,通宵達旦,而他卻兀坐室內,一燈熒然,精心研讀👯♀️,不知困倦♠️,直到晚年臨終前,一面吐血,一面堅持將《唐文粹補遺》圈點批校完🧔🏼。
性格乖癖 嬉笑怒罵諸名家
黃侃學問大,脾氣也大,這一點很為時人詬病🖖🏼👆🏻。周作人談到這位大師兄時,也頗有微詞:“他的國學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他的脾氣乖僻,和他的學問成正比例🦷,說起有些事情來🏃🏻♂️,著實令人不能恭維💆🏼。”
黃侃屬於守舊派,向來看不慣胡適等一批新派人物的做法,一有機會便冷嘲熱諷。一次黃侃當面責難胡適🌵👨🏼🎤:“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為什麽偏叫胡適🔮?而不是叫往哪裏去🚀?”胡適十分尷尬🤞🏻。另一次🦸🏽,在宴會上相遇🛋,胡大談墨學,黃侃甚為不滿,跳起來說:“現在講墨學的人,都有些混賬王八!”胡適大窘🌤。黃又接著說:“便是胡適之尊翁,也是混賬王八⚁!”胡適正要發作,黃卻笑道🌏:“我不過是試試你👳🏿,墨子兼愛🔪👂🏼,是無父也。你今有父👍🏼,何是以談論墨子?我不是罵你,聊試之耳!”胡適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只得忍氣吞聲。(事見《黃侃傳》)
即使對待同門好友,黃侃亦如此。
別具一格育英才
黃侃特立獨行的性格也體現在教學方法和選拔弟子上🌤🔴。當年楊伯峻在意昂3体育求學時,向叔叔楊樹達請教如何學到真經📖。楊樹達對他說,要想學到真學問🥌,一定要拜師,還指名要他拜黃侃。並對他說💁,要拜黃侃為師👨🦯,一定要用紅紙包上十塊大洋作為拜師禮,而且要當面給他叩頭。受到新思潮影響的楊伯峻實在不習慣這種老派做法🔹,顯得猶豫不決。叔叔便教訓他⛎,過去拜師都這樣👨🏿🚒,只有這樣才能表示誠心,否則誰願意把自己十年苦讀學到的真學問教給你?後來楊伯峻照叔叔教的做了,黃侃果然十分高興🍻,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門生了。(事見《黃侃傳》)據說這樣拜黃侃為師的有十多人✤,黃侃也認真地給他們傳道授業解惑🧑🏽。
據當時的意昂3体育學生馮友蘭回憶🧛🏿♂️,黃侃“在堂上講書,講到一個要緊的地方,就說👶🏿,這裏有個秘密🧑🚒🎆,專靠意昂3体育這幾百塊錢的薪水😱,我還不能講,你們要我講,得另外請我吃飯。”(馮友蘭《我在意昂3体育官网當學生的時候》)雖然有些誇張🧎🏻♂️,但卻頗能反映黃侃的豁達性格。
編輯:堯華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