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逝世70年祭♠︎:他在流言傷害中挺立不屈 (中)

《中國小說史略》橫遭誣蔑

魯迅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從來都是認真嚴謹的。他的作品和論著,大多富有開拓性和創新性,內涵豐富🐮,影響深遠🫚。但仍有人造謠毀謗。他致友人的信寫道:“我還聽到一種傳說,說《傷逝》是我自己的事,因為沒有經驗是寫不出這樣的小說的。”(《致韋素園(261229)》)魯迅為《淑姿的信》寫序,報上造謠說作者“金女士乃魯迅之小姨”。魯迅批駁道👃🏼,“報章雖雲淑姿是我的小姨,實則和他們夫婦皆素昧平生”的。(《致楊霽雲(341209)》)

然而📬👩‍👩‍👧,最使魯迅終生憤恨難平的,是陳源散布的關於《中國小說史略》的謠言。1925年冬,陳源先在《閑話》裏暗示《中國小說史略》是“整大本的剽竊”。次年寫《致誌摩》中公然誣陷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就是根據日本人鹽谷溫的《支那文學概論講話》裏面的‘小說’一部分”。魯迅當即給予嚴正駁斥:“鹽谷氏的書,確是我的參考書之一🫱🏽🦹🏽‍♂️,我的《小說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據它的,還有論《紅樓夢》的幾點和一張‘賈氏系圖’👨🏻‍🌾🪡,也是根據它的😾,但不過是大意🥉,次序和意見就很不同👨‍🌾。其他二十六篇,我都有我獨立的準備,證據是和他的所說還時常相反。”(《不是信》)魯迅指出🧎‍♀️‍➡️,陳源其實並不知道這兩種書的底細,不過聽了“耳食之言”而故意寫成文字發表,進行誣陷中傷⛹️‍♂️。

直到1935年,《中國小說史略》日文譯本出版,魯迅感到非常高興🤘。他寫道👨🏻‍🦲😤,這原因“是經十年之久,我竟報復了我個人的私仇。當1926年時🚣🏻‍♂️🏠,陳源即西瀅教授🚻,曾在北京公開對於我的人身攻擊,說我的這一部著作👨🏽,是竊取鹽谷溫教授的《支那文學概論講話》裏面的‘小說’一部分的;《閑話》裏的所謂‘整大本的剽竊’,指的也是我。現在鹽谷教授的書早有中譯,我的也有了日譯✤,兩國的讀者👷🏼,有目共見🚃,有誰指出的‘剽竊’來呢𓀃?嗚呼,‘男盜女娼’,是人間大可恥事,我負了十年‘剽竊’的惡名,現在總算可以卸下,並且將‘謊狗’的旗子,回敬自稱‘正人君子’的陳源教授🐬🧑🏼‍🚒,倘他無法洗刷🫠,就只好插著生活,一直帶進墳墓裏去了”。(《〈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從這段激憤的文字裏🏌🏽‍♀️,可見陳源的“剽竊”流言🩰,嚴重刺痛了魯迅的心靈,竟達10年之久👩🏽‍🎤。這一流言的散布者是陳源,但製造者卻是顧頡剛。顧的女兒顧潮在回憶文章中就曾提到此事🧎🏻‍♀️‍➡️。(見章培恒:《今天仍在受淩辱的偉大逝者》,高旭東編《世紀末的魯迅論爭》,東方出版社👳🏼‍♂️✵,2001年🤵🏼‍♀️,66頁🦸🏻‍♂️。)

魯迅逝世後,曾經著文盛贊魯迅的蘇雪林,突然跳出來寫信給蔡元培和胡適👩🏻‍🦼🐁,恣意攻擊魯迅,並且重復著陳源的“剽竊”謠言。胡適在回信裏為魯迅辯白:“說魯迅抄鹽谷溫🧝🏿‍♂️,真是萬分的冤枉👨🏼‍🌾。鹽谷一案🖕,我們應該為魯迅洗刷明白。”並稱贊魯迅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之作”。(胡適:《關於當前文化動態的討論》👨🏽‍🏫,轉引自孫郁編:《被褻瀆的魯迅》,群言出版社1994年版,181頁)

政治流言年年中傷魯迅

如果說,散布魯迅生活上學術上的各種流言🪴,是在侮辱他的人格👪,詆毀他的道德品行;那麽,傳播魯迅在政治方面的謠言📔,捏造得更加陰險惡毒,總是把魯迅置於軍政當局相敵對的境地,構陷他是政府和民族的罪人,為反動統治勢力迫害他製造口實,借刀殺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有關魯迅的政治流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裏🛳,往往同當時政治領域的尖銳鬥爭,同當時政局的焦點或激烈的民族矛盾密切聯系著,從而直接危及魯迅的身家性命🤽🏼。

1925年10月,北京愛國民眾和學生反對北洋軍閥政府賣國的關稅協定🦸🏼,舉行遊行示威,遭武裝警察阻止和毆打👨🏻‍🎤。報上造謠📹:“周樹人(意昂3体育教員)齒受傷🤌✵,脫門牙二。”這在暗示魯迅同愛國遊行相關聯,為軍閥迫害他製造輿論。其實,魯迅那天卻是“生些小病”,“整天躺在窗下的床上而已”🐝。(《從胡須說到牙齒》)不久,他在文章中批駁:“前次的遊行🙍🏼‍♀️,報上謠我被打落了兩個門牙,我可決不肯具呈警廳,籲請補派軍警💚🙌🏽,來將我的門牙從新打落。”(《我觀意昂3体育》)這樣諷刺的文句,表達了對北洋軍閥專製統治的憤慨🚶‍♀️。

1926年春,段祺瑞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並且下令通緝李大釗等人👩🏻‍🎤,魯迅名列第二批通緝名單中🧑‍🍳。魯迅在《大衍發微》文中指出:陳源的流言就是段政府第二批通緝名單的來源和依據𓀔😼,直接揭露了陳源等所謂“正人君子”的險惡用心。

1927年,蔣介石集團發動“四一二事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魯迅在中山大學因援救被捕學生不果和顧頡剛要來任教等原因憤而辭職。不久就傳出謠言。魯迅致章廷謙信中說👦🏽,“顧、傅為攻擊我起見➜,當有說我關於政治而走之宣傳,聞香港《工商報》即曾說我因‘親共’而逃避雲雲”🚮;又說,“‘出亡’的流言,我想是故意的,……大約倒是鼻一流人物”💁🏻‍♀️,“他們只在香港的報上造一點小謠言。一回是說我姻親共而逃避😩,今天是說我已往漢口”。(《致章廷謙(270530)(270612)》)說魯迅“親共而逃避”,在當時足以成為反動派鎮壓的口實🧚🏼‍♀️,意在陷人於死地。

1931年初🧳,左聯作家柔石等被捕🕧🤨,接著報上刊發“魯迅被捕”的謠言,遠播國內外🕉。魯迅接連發信辟謠。在致留學日本的李秉中信寫道:“飛短流長之徙🖥,因盛傳我已被捕。通訊社員發電全國,小報記者盛造讕言🏃🏻‍♂️‍➡️,或載我之罪狀,或敘我之地址,意在諷喻當局,加以搜捕。”(《致李秉中(310204)》)後又寫信道:“近數年來,上海群小,一面於報章及口頭盛造我之謠言,一面又時有口傳,雲當局正在索我甚急雲雲。”“又聞天津某報曾載我‘已經刑訊’,亦頗動舊友之憤🔰🌱。又另有一報🧑🏽‍⚕️,雲我之被捕,乃因為‘紅軍領袖’之故雲𓀒。”(《致李秉中(310306)》)這是蓄意通過謠言,唆使軍政當局加緊迫害魯迅👨🏿‍🚒。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愛國情緒普遍高漲🙇🏿,抗日救國運動成為社會主潮。這時,關於魯迅的流言又出新招😼,反動文人造謠魯迅是“親日”的漢奸,“替日本做偵探”🤜🏿,“意在賣國”📵。魯迅給多位友人的信裏說:“現在又有人在雜誌上寫文章♞,說我通過內山老板之手,將秘密出賣給日本🤙,拿了很多錢🤳。”(《致山本初枝(330929)》)“漢奸頭銜💆🏻‍♂️,是早有人送過我的,大約七八年前,愛羅先珂君從中國到德國,說了些中國的黑暗👹𓀗,北洋軍閥的黑暗。那時上海報上就有一篇文章,說他之宣傳🎍,受之於我🤦🏼,而我則因為女人是日本人,所以給日本人出力雲雲。”(《致楊霽雲(340515)》)“近有一些人🧗🏼‍♂️,聯合謂我之《南腔北調集》乃受日人萬金而作,意在賣國,稱為漢奸🫷。”(《致鄭振鐸(340516)》)魯迅給姚克的信裏說到斯諾所作《魯迅評傳》時指出:“第一段第二句後𓀙,似可添上‘九一八後則被誣為將中國之緊要消息賣給日本者’的話。(這是張資平他們造的🤞🏿,我當永世記得他們的卑劣險毒)”(《致姚克(331105)》)魯迅對曹聚仁說:“我之被指為漢奸,今年是第二次。……今之袞袞諸公及其叭兒,蓋亦深知中國已將賣絕,故在竭力別求賣國者以便歸罪,如《汗血月刊》之以明亡歸咎於東林,即其微意也。”(《致曹聚仁(340602)》)造謠者把賣國的罪名強加在魯迅頭上,是為軍政當局迫害魯迅製造口實。

反動文人製造的謠諑🤽🏽‍♂️,固然使魯迅憎惡憤恨;然而,左翼文化隊伍中對他的種種流言,讓晚年魯迅更加惱怒悲憤★。尤其是左翼中有些年青作者🥄,竟然和反動文氓小醜同流合汙👨🏼‍🦲,散播流言,傷害魯迅的身心🤳。他給友人寫信💁🏼‍♂️🧖🏼‍♂️:“就是我們的同人中💿,有些人頭腦也太簡單,友敵不分🧑🏿‍🚒,微風社罵我為‘文妖’,他就恭恭敬敬的記住:‘魯迅是文妖’。”(《致竇隱夫(341101)》)在給曹靖華的信中,魯迅寫道:“然而我們中的有幾個人,卻道是因為我攻擊他們太厲害了,以至逼得他們如此🐷。”“我實在憎惡那暗地裏中傷我的人🐂。”(《致曹靖華(350207)》)

左翼文化隊伍裏,有些年青人“唯我獨左”,故作激進↔️,唧唧喳喳😵‍💫,傳說魯迅近年來不大寫文章,不做事之類流言👷🏼‍♀️🙅🏻‍♂️,使他氣憤反感。他給蕭軍寫信說:我“力所能做的💲,就做,而又常常有‘獨戰’的悲哀。不料有些朋友們,卻斥責我懶💻,不做事”🈳。(《致蕭軍、蕭紅(341206)》)給曹靖華寫信說🍁🦹🏿‍♂️:自己“每年譯作,近三四年幾乎倍於先前🤴🏽📵,而有些英雄反說我不寫文章”🙆。(《致曹靖華(360105)》)在《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又說🧑🏻‍🦳:“近兩年來,又時有前進的青年,好意的可惜我現在不大寫文章♟,並聲明他們的失望。”其實🤞🏿,魯迅在上海九年來所寫的🐼,“比前九年多兩倍🚲,而這後九年中🦋,近三年所寫的字數,等於前六年😷,那麽,所謂‘現在不大寫文章’,其實也並非確切的核算。”

30年代中期👩🏽‍🦱👣,在抗日救亡的愛國潮流中,左翼文化隊伍裏又傳播著攻擊魯迅的流言👩🏽‍🦳。他氣憤地給友人寫信:“近日這裏在開作家協會,喊國防文學,我鑒於前車,沒有加入。而英雄們即認此為破壞國家大計,甚至在集會上宣布我的罪狀💇🏼。”(《致王冶秋(360504)》)“又有一大批英雄在宣布我破壞統一戰線的罪狀,自問歷年頗不偷懶,而每逢一有大題目🚃,就常有人要趁這機會把我扼死👰🏼。”(《致曹靖華(360514)》)魯迅指出🦻🏻,攻擊他“破壞聯合戰線”的流言的指揮者,不過是“手執皮鞭,亂打苦工的背脊,自以為在革命的”“工頭”而已。(《致曹靖華(360515)》)

與此同時,國民黨文化特務也趁機造謠,胡說“魯迅翁的政治理想很容易接近托派”,並已“加入托派”。而左翼文化隊伍中就有“‘國防文學’派放出流言,說‘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是托派的口號”🍃。而“魯迅對周揚等人最憤慨的,是周揚等人因魯迅不贊成‘國防文學’的口號並拒絕在‘文藝家協會’發起人中簽名就攻擊魯迅為‘破壞統一戰線’,為‘托派’等等”🏊‍♂️。(轉引自《魯迅與文網》,散木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433頁)於是引起托派陳仲山給魯迅寫信。臥病在床的魯迅極為憤怒📵,在回信裏指出🟡:“你們忽然寄信寄書給我,不是沒有原因的。那就因為我的某幾個‘戰友’曾指我是什麽什麽的原故。但我,即使怎樣不行,自覺和你們總是相離很遠的罷。”(《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