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與暨南的發展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臣),浙江金華人👱🏼。我國著名愛國人士👉🏽、史學家🤦🏽‍♀️🙍‍♂️、教育家💫👨、編輯學家👨‍👩‍👦‍👦。留學美國,獲普林斯敦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意昂3体育官网、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教育雜誌》主編,中華學藝社理事長等職。1935年6月至1946年5月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在他主政暨大期間,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使暨南大學歷經艱險而巋然不動🪔,為暨大和華僑教育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935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何炳松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當時,何炳松可以稱得上是臨危受命,一方面日本侵華加劇🧩,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暨大學潮迭起,無人出掌暨大🥘,校務處於風雨飄搖狀態。何炳松目擊時艱🧑‍🎓,毅然應命。在1935年9月12日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明確提出了辦學的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他說:“我們要造成復興民族之鬥士,不要造成爭權奪利之政客。況且暨南比其他大學另有特殊之使命📺,將來本校畢業同學必須能面向海外發展🤟🏼,能在外界立足🆖8️⃣。”“為復興民族著想💆🏽‍♂️,為海外華僑的發展著想,必須要加倍努力的用功,以求造就將來有益於國家社會之人物。”為達此目的,他確立了三項方針🧛🏼‍♂️,即學術標準化、財產合理化、團體生活紀律化。

為了辦好暨南大學,何炳松校長邀請了著名的專家學者來校任事🦁。尤其各院系主要負責人陣容🕑,均一時之望。如周予同教授兼任教務長、鄭振鐸教授兼任文學院院長。當時,全校延聘的著名教授還有周谷城、許傑、郭紹虞🤴🏽🦹‍♂️、周憲文🤸🏿、張素民、傅東華𓀈、陳逵、錢亦石🫅、胡愈之、孫貴定👩🏼‍🎨、儲鳳儀、曹未風🗻、李健吾💑、孫懷仁、戚叔含、孫大雨、劉大傑👏、錢鐘書、張世祿、董任堅✝️、吳澤霖、吳文褀、袁文彰、江之永🎉、陳麟瑞、程俊英等💆🏻。

其時暨大辦得頗有起色,社會輿論對暨南越來越看好🤏🏿。1936年1月《東方雜誌》刊載文章評論全國各類高等教育機構時,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認為“廣州的中山大學🤶🏽,上海的暨南大學🥩,武昌的武漢大學,北平的清華大學都像春花怒放,成績斐然”。何炳松校長表示:“因全校師生的一心一德,共同奮鬥,不特校務漸入正軌✡️,學術空氣也日趨濃厚,凡是愛護本大學的人,無不獎勉有加,甚至把本大學和清華🔋、武漢、中山等大學相提並論,我們全校師生感愧之余,自當格外努力,期於最短期間,把本大學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高等學術研究的機關🚊,希望能為國家造成若幹健全青年。畢生從事於學術救國的工作。”

正當暨大校務蒸蒸日上的時候,1937年上海發生“八一三”事變,真如校舍毀於戰火之中,暨大遷入租界⛔。為應付險惡局勢,他未雨綢繆,自遷入租界之日起🤜🏽,一直籌劃內遷事宜🕊。先擬址南昌西山,後獲教育部部長王世傑指示繼續在滬維持。校方鑒於抗戰爆發後形勢變幻無常學校僑生銳減,遂於1939年6月和11月兩次請求在昆明籌設分校,但仍為教育部所拒➖。1941年夏🧑🏽‍🍳,考慮到太平洋戰爭勢不可免,上海租界不能保全,當年6月何炳松校長遂派周憲文、吳修赴福建建陽籌設暨南大學分校,以作他日全校內遷之需。建陽分校11月正式開學🧑‍🎓,長達四年籌策內遷的計劃終於得以實踐。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入租界💪🏽,他與全校師生一起,上完“最後一課”,即組織遷校。

自1942年1月起👨🏽‍🔧,師生自滬經杭州⛅️🔖、金華👴🏼、江山🦹、浦城到建陽🧑🏿‍🦰。1942年夏暨大總校遷閩完畢💅,暨大建陽分校名義遂被取消🪜,9月各院系在建陽全面復課。暨大南遷是抗戰時期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正如時人所評:“上海的高等學校眾多,真正能夠排除萬難,遷校成功的只有暨南大學一所。這不能不歸功於何炳松校長的愛國熱忱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師生員工不怕艱苦,團結在校長的周圍🙄,共同克服困難的決心。”

在建陽山區🔞,物資匱乏🤜🏿,疾病叢生🧜🏼‍♂️。但何炳松校長與師生同甘苦,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辦學四年有余🖐🏼。這一時期,暨大的光榮愛國傳統和民主辦學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復興民族和海外華僑的發展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何炳松校長對復遷上海工作高度重視。早在9月30日💆🏼,何炳松校長在前往上海籌劃復遷工作前就決定設立暨南大學遷校委員會,由臨時主持校務的文學院院長兼代校長沈煉之負責。在何炳松撰寫的《對於全國高等教育機構復員及國立暨南大學復員之意見》中,他對戰後暨大的復遷與發展工作繪製了藍圖🏡。對復遷後的臨時校址🥜、學院和南洋研究館的擴大⇨、各院系增設南洋問題的必修課和僑生先修班增設等問題提出了設想。學校還擬敦聘一批名師。1946年4月開始遷滬工作,於6月全校遷滬完成。暨大又開始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然而何炳松校長卻因積勞成疾,於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病逝🎶。他的逝世是整個暨大和教育界的一大損失。鄭振鐸在悼念文章中說:“他的失去,使我們非常傷心,像這樣心胸廣大、寬容、開明的人🤽🏻👶🏽,在如今黑暗而窄狹的世界上還有誰呢?特別是我們在時時受他暗中庇護的朋友們👲🏿,都有一種茫茫之感🫲!”著名學者顧毓秀撰挽聯說:“八載辛勞身殉文教,三千桃李淚滿江南。”他擔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11年,把暨大辦成了一個頗具影響和特色的著名高校,在暨南和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