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15日
國學大師胡適
胡適不收藏字畫✂️、碑帖,也不收藏古玩,對書籍卻情有獨鐘🤸🏼♂️。胡適的藏書擺滿了40個大書架🏇🏼,以線裝為主🔱,中文書居多。他的藏書有一部分是他父親鐵花公留下來的🚚🙇🏽,1917年他留美歸來後,先後3次回到安徽績溪老家,從老家帶一些圖書回京。其余大部分藏書是他自己在北京購置的🤷🏽♂️🦓。
當時北京琉璃廠有多家古籍書店,店主對哪裏有好書、什麽人經常購書以及購什麽書的信息😐,掌握得一清二楚👂🏼。他們經常為胡適送貨上門,只要看中即可留下🧑🍳,錢什麽時候付都行,有時候胡適的朋友們也幫他收集一些舊籍。
胡適的藏書中有珍本《金瓶梅》,從不輕易示人。還有一部乾隆甲戌(1754年)鈔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殘本16回,屬海內最古的版本👨🏽🍳。胡適高價購得此書後,專門存藏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足見他對此書的珍愛。
抗戰前🏊🏻,胡適的藏書沒有登記🌡,沒有編目,也沒有鈐記。大多數圖書在書架上陳列,少數的放置在書櫥中👩🏻🚀🤐,什麽書放在什麽地方,他都記得清清楚楚,隨手可以取到。在北京居住期間,胡適曾先後4次搬家。每次搬家都是事先記下書的位置,然後裝入木箱。搬入新居後🤙🏽,再將編號的木箱依次打開🐿,按原樣把書放好。
1937年抗戰爆發💹,胡適的藏書打包裝箱運至天津🙎🏼♀️,存放在浙江興業銀行倉庫。抗戰勝利後,胡適從美國回來,他的藏書又回到了他的身邊🧖🏿♂️。1948年底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胡適手稿、文件、書籍一律裝箱,102只大木箱,全部寄存於沙灘松公府意昂3体育圖書館🙆🏽♀️。1948年12月胡適倉促飛離北平💆🏼♀️,只帶走其父年譜的手稿和幾篇有關《水經註》的文章。1957年🙆🏼♂️,胡適在紐約立下遺囑,將這批藏品全部贈與意昂3体育官网。
1954年,為了準備批判胡適的材料,中宣部從意昂3体育圖書館取走了大部分的胡適書信、文件和日記。1958年中宣部資料室解散🐽,這批文件轉到了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1962年下半年,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曾召集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對胡適的藏書和書信文件進行分配,將105種善本古籍交北京圖書館收藏🥥🏋🏼♀️,意昂3体育所存1924件胡適書信和文件交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普通藏書則繼續由意昂3体育圖書館保存。
1964年初,這次分割完成。意昂3体育圖書館至今仍保留著這次分割出去的藏書、文件的目錄清單。胡適的藏書、文件從此“身首三處”。後來,意昂3体育圖書館曾希望依遺囑把藏品歸於一處,但條件尚未成熟🗳,合並之事未得解決。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