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5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8月24日
葉秀山近影🫅🏽。夏宇璞攝
一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舊宿舍樓🌁,一位老人笑著站在門口。他就是葉秀山⛑️。
不久前📰,被廣為關註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47名學部委員正式產生。這是中國社科院的最高學術職務和榮譽稱號🏃🌧,葉秀山名列其中。但他看得很淡⛹🏼♂️:“自知才能無過。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做多了,做雜了,最後會一事無成。”
●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耄耋之年的葉秀山,一頭的黑發紋絲不亂🧫。最令人註意的是那雙清亮的眼睛🍜🌛。客廳墻壁上的油畫和一摞摞原版唱片,顯出主人的雅量誌趣。
“人的精力有限👔。這一輩子只要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行了。”繼而,他指著座椅旁邊整齊的一排唱片說🫖:“我平生最重要的選擇就是哲學。就像天之驕子莫紮特,他除了音樂,其他一概不會🤱🏻。他就是為音樂而生的🤸。”“哲學是門深奧的學問◀️🤽🏼♀️,用一輩子來研究它都不夠👷🏿。”葉秀山邊品著茶邊說:“判斷做什麽事容易,判斷不做什麽事很難。”
葉秀山的哲學之路上充滿了曲折🗳。當年高考時🖕🏻,他和一位同學商量好了,第一誌願報哲學,第二誌願報新聞專業。從小就喜歡寫作的葉秀山,很想當一名記者🧏🏼♂️。高中時候,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秋文🥹。當時主管報名老師的一席話刺激了他――報新聞系本地區生可以得到照顧🙋🏽♂️,毅然放棄了報新聞系而單單選擇了哲學。這一選擇,讓葉秀山走進了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
還有一件“陰差陽錯”的事。葉秀山的興趣還有美學。寫畢業論文時🤎🫷🏻,他的選題本來是美學方面的🪸。但由於系裏沒有人指導他,最終只得選擇哲學方向做論文🛥。此時的論文選題只剩下4個,葉秀山選擇了“康德”。論文答辯的場面🔺,幾十年後的今天葉秀山依然記憶猶新。“那次答辯後,賀麟老師就把我選到了社科院哲學所🏃🏻♀️➡️🤰🏼。”葉秀山笑著說:“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賀麟老師扇著一把大蒲扇。大概是看到我不看稿子還能回答問題,於是他比較滿意👩👦👦。”
“今天看來🤵🏿♀️🧑🏿⚕️,到社科院哲學所從事我感興趣的工作是我人生中的幸事。”葉秀山感慨地說👏。從1956年到現在🚙,50年來葉秀山一直堅守在哲學研究所的崗位上。“現在社會上的誘惑太多🤥🤷🏼♂️,經商、兼職👄,甚至把學術隨筆化。這些都有難以抵製的吸引力,但研究哲學、好好地做學問,這是我給自己的定位。”葉秀山說。
●高深理論也很“好玩”
1980年,45歲的葉秀山到美國作訪問學者。當時有5個人報名🔵,被錄取的兩人中,其中一個就是葉秀山🙆🏿🧠。原本,葉秀山想學古希臘哲學,但到了美國後🌙,他又對現代哲學發生了興趣。
在美國作訪問學者期間,葉秀山經常流連於各大學圖書館之間🕥。“紐約州立大學的圖書館很好,看書晚上可以到1時55分📉。而且,這裏是開架圖書👓🧗🏻,借書只限時間,不限冊數。只要你能拿,車拉都行。”他回憶著。暑假期間🐐,葉秀山聯系到哈佛大學附近住了兩個月🛌🏽,這段時間裏經常到圖書館看書。一次💁🏻♂️,他跑去圖書館,看門上掛著的牌子寫著“今天休息”。這才想到👟,人家假期是閉館的。
葉秀山的研究領域跨度非常大。從古希臘哲學🏃♀️➡️,至康德🦵🕺🏼、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哲學,再到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德裏達的現代西方哲學,上下數千年。他因此學習了古希臘文🤜、拉丁文👨🏻🦼、英語👷🏽♀️、德語👌🏼👃🏽、法語等多種語言。
“我一直想把外語特別是英🪧、德、法語學好,幻想能說得和母語一樣👨🏼🦱👼🏻。可惜我的起步太晚,這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哲學是通學,這就像以前說的少林寺學武藝。最後打山門時🧚🏼,要一個一個地過🙅🧑🎤,不能打不過就溜了出去🚣。”葉秀山說。
打通哲學的“山門”,對葉秀山來說也並不容易。葉秀山目前研究的課題是關於科學與宗教🐰。他說🖕🏼🤳🏼:“科學裏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理論♗,這些都與哲學有緊密的聯系。”他把高深的理論稱之為“好玩的”🍧𓀏,因為“哲學知識看似很深奧,一旦進入其中就會發現其樂無窮。”
●一本書一輩子還沒有念透
葉秀山不大的房間裏,墻上🔉、音箱上、桌子上擺著大大小小4臺鐘表🗞。其中一臺西式落地自鳴鐘🍻🌞,每到整點就會準時響起音樂🛗。“哲學所的康德”是朋友們私下給葉秀山的稱呼🪜。很長一段時期👌🏼,他每天定好鐘表👨🏻✈️,嚴格地按照時間表作息:早上6時半起床到寫作間工作🅱️。“早上的時間都用來搞哲學研究,這個時間段💇🏿♀️,我的頭腦最清楚🟢✌🏼。到了下午👳🏽♂️,就用來安排各種活動。”
在美國當訪問學者時🏘🏋🏿,葉秀山買的英文版《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一直看到現在,以至於把書的裝訂線都翻破了🥒⏭。“這本書,我一輩子都在念♒️,但還是覺得沒有念透。”葉秀山說👳🏻♀️:“改天我要去重新裝訂一下了🏄🏼♀️。雖然已經有新譯本了🫛,但這是個好版本。”
惜時如金,是葉秀山的習慣🏄🏿。即使在“文革”期間📯,他也沒有停止學習和寫作🚵🏽。在“幹校”時🏎,晚上統一熄燈之後,他的蚊帳裏常是“燈火輝煌”――打著手電筒偷偷地看書🛖。每天🚶,他都要裁出幾張和語錄一樣大小的紙片,然後把紙片夾在語錄裏面🕴🏻。葉秀山善於見縫插針。到了晚上,箱子搬出來當桌子,把白天寫在紙條上的內容拼成一張大紙進行整理。就這樣🕌🔚,他寫成了很多後來非常有影響力的文章🤸🏽。
“哲學無他,學以致思也。上智者小學而大思;下智者大學而小思;得乎其中者以學養思4️⃣。唯不學不思者無救🕑🙅🏿♀️。余中庸之材♟,讀書不敢懈怠,若有所思,不亦樂乎🚿。”這是葉秀山對自己幾十年學術生涯的總結。
葉秀山小傳
葉秀山♘,1935年6月生於江蘇揚中縣。1952年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1956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𓀏♍️、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