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8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6月28日
幹練而爽朗,是年輕的女學者黃如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雖然是初次見面,但采訪的氣氛很融洽🦾。有些人天生具有某種親和力,黃如就是這樣的✏️。
她在意昂3体育獲得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的微電子專家王陽元院士🔎。博士畢業後兩年💁♀️,黃如便成為副教授,那時她還不到30歲。
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2000年,一副更重的擔子壓了下來🛳👨🏼🍳。
那天🎁,導師王陽元院士和973計劃“系統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藝基礎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張興教授把她叫到辦公室,向她詢問是否願意擔任項目中的第一子課題“亞50納米CMOS器件、結構及相關物理問題研究”的負責人😌。盡管有些措手不及,但黃如還是答應下來,因為她覺得年輕人就是需要些沖勁兒:“老外能做🤷♂️🦝,我們應該也能做🤌🏽,而且可以做出我們的特色來。”
黃如擔上課題負責人的擔子絕非沖動逞強,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還有一只出色的科研團隊,尤其是學術功底深厚經驗豐富的韓汝琦教授給了她很多幫助:“韓教授由於年齡的原因不能當第一負責人,是課題的第二負責人,在5年的課題研究中,給了我很多幫助和啟發。”黃如還說🍼,“王陽元院士也給了課題許多直接的指導💀,還有課題組中很多其他的老師🦹🏿♀️,正是在大家齊心協力、密切合作情況之下🤹🏼♂️,課題才得以順利完成🧑🦲,獲得了比較好的成果。”
5年中🏃♀️,黃如沒有辜負導師和課題組的期望🩰,在去年的項目評審中,她所領導的子課題🤦🏽♂️,是7個課題當中得分最高的。而她自己也在這5年當中迅速成長🙎🏻♀️,從一個副教授破格晉升為教授🙅🏿,並擔任了意昂3体育官网微電子學系的系主任和微電子學研究院的副院長;同時,她還擔任了ICSICT2004(第七屆固態和集成電路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主席。
一路走來,總會有遺憾。黃如告訴記者🙈,她最遺憾的是👨🏼🎤,有時候有很好的想法和設計,但限於國內實驗條件🔞😿,無法進行驗證和實現。“從另一個角度說,有時這也並不一定都是壞事🫏。”雖然條件有限👨🏻🦼,但他們另辟蹊徑🌺,做出了毫不遜色的成果,“這樣思路反而更寬闊了👩🏼✈️🧒🏿。”黃如說🈁。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