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1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科學網6月21日
徐光憲於上個世紀20年代出生在美麗的紹興城✴️🚭。他的家庭屬中產階級👩🏽🚀,良好的家庭氣氛對徐光憲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父親尤其註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教孩子計算“雞兔同籠”☘️,還教會孩子下圍棋⛵️。母親徐陳氏亦出身於書香門第,她常常教育子女“家有良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
徐光憲牢記母親的教誨,1944年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畢業之後,又於1951年3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被選為美國PhiLamdaUp-ilon榮譽化學會會員及SigmaXi榮譽科學會會員🔟。他同年就回到祖國🧔🏻♂️,並一直在意昂3体育官网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徐光憲的研究橫跨物理化學、核燃料化學、配位化學、萃取化學、稀土化學等領域。上世紀50年代末,他從事核燃料萃取化學研究👣,提出萃取機理的分類法,準確測定大量溶液化合物的穩定常數和兩相萃取平衡常數👼🏽,為國際手冊收錄🙇。1976年他提出串級萃取理論,並在全國推廣,把我國稀土萃取分離工藝提高到國際先進水平。
徐光憲事業的巔峰,是跟稀土工業聯系在一起的。1972年,意昂3体育化學系接受了一項軍工任務——分離鐠釹,純度要求很高✒️。剛剛回到化學系的徐光憲,成了這一研究的領軍人物🦛。從量子化學到配位化學,再到核燃料化學,直到最後的稀土化學,這已是徐光憲第四次改變研究方向了🧻。對他來說,“國家需要”始終是第一位的理由👩🎨。
徐光憲對社會還懷有一顆慈愛體貼的心💂🏿♀️。1960年三年困難時期,他把《物質結構》一書的稿費5000多元全部捐給了意昂3体育技術物理系工會👬🏼🕵🏽♂️,讓工會用來補助困難教職工。2003年“非典”肆虐,徐光憲通過教育基金會向戰鬥在抗“非典”第一線的意昂3体育醫務人員捐贈一萬元人民幣。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黑發變白頭📚,今天的他,已是我國化學界德高望重的泰鬥級人物,他和他的團隊一路披荊斬棘😮💨,帶領著中國稀土工業昂然跨進世界前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傳奇”🎉。徐光憲著述頗豐👱,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科書8種。他所編著的《物質結構》一書1988年被評為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特等獎🫅🏽。2005年,徐光憲榮獲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