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英才》專訪俞孔堅博士

景觀設計師在我國是新興職業👩‍🦽,但在世界上卻是老面孔。全世界有120多所大學設有景觀設計學專業⛰,許多國家設立有景觀設計師註冊製度,學科與職業發展非常完善。而我國景觀設計學科與職業發展卻剛剛起步🧑‍💻。關於我國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人才的發展,記者疑問頗多:我國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人才發展究竟處於什麽狀況?合格的景觀設計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有哪些?2006年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人才走勢會有哪些變化🫱🏻👩‍🌾?資深人才的流動會表現出哪些趨勢♈️?

帶著這些疑問,3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中關村發展大廈一層的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非常榮幸地采訪到了俞孔堅博士🪓👩🏻‍⚕️。談笑間🧏🏼,俞孔堅博士一一以教育工作者和實踐者的雙重身份給予了很好的闡釋。


人才發展總體狀況是喜憂參半

《建築英才》:作為景觀設計行業的領軍人物🦓,同時作為中國城市規劃👩🏻‍🎤、景觀設計領域的教育工作者,請您談談我國景觀設計人才發展總體狀況。

俞孔堅:我國景觀設計人才發展總體狀況,四個字概括👏🏼:喜憂參半👩🏼‍🏫。

可喜的是景觀設計學科得到重視和發展🔑。目前,開始招收景觀設計碩士(或相似名稱)的大學有29所🔟,這將極大地推動這個學科和職業的發展👰🏻‍♂️。

可憂的方面有二。其一,濫竽充數者有所增多➙。自去年以來🧖🏽,景觀設計名下的人員突然增多🧑🏻‍🔬,人才供應表面上一派繁榮,其實,合格的人才增量不多🦿,只是打著景觀設計旗號的人多了🍚🏌️‍♀️。景觀設計人才是市場需求熱點👹,名字響亮🛬,於是,有些農林院校的畢業生改換門庭🖕,蜂湧進入這個行業🤾🏿,但其內容還局限在園林🧍🏻‍♀️、園藝層次上🐻‍❄️,註重觀賞性💂🏽‍♀️,缺乏人文、城市規劃🐽💸、國土生態設計等方面的培養,實質上離合格的景觀規劃設計人才要求還存有差距。有些藝術院校也將環境藝術改稱景觀設計,景觀藝術方面給景觀設計學科帶來活力,但同樣存在問題,特別是對科學和生態方面的教育相對缺乏。

其二,人才產生機製還不健全。教育上,有部分從事景觀設計教學的老師是從各種學科上過渡過來的👥,城市規劃🔃、景觀設計方面的理論與經驗不夠𓀈,知識結構存有缺陷,難擔培養人才之重任🎑;管理上😮‍💨,主管部門沒有及時更新人才管理需要的相關體系,人才的培訓、註冊、考核等體製沒有規範,例如景觀設計師🏄🏻,名分本該為建設部門授予↪️,卻由勞動部門授予。

合格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有三

《建築英才》:您不僅創辦了意昂3体育官网景觀設計學研究院,而且還創辦了土人景觀設計院⏸,用實踐🧑🏻‍🚀、創作獲得的經濟利潤來支持科教發展,這足以令人嘆服♌️、欽佩。請問,您認為合格的畢業生應具備哪些素質👑?

俞孔堅:景觀設計人才的素質要求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土地倫理要求。景觀設計師必須熱愛土地🙄,熱愛自然🧓🏼。我認為這種要求是高於一切素質要求的。設計師只有熱愛土地🧎‍♂️,對土地產生激情,對土地之神心存敬愛,才能真正建立對土地的一份責任心,不至於淪落為開發商的工具,市政的面子🍈,造成歷史遺憾👊✉️。倘若某一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師對土地沒有情感,對土地是陌生的👨🏼‍🌾,冷漠的,把它當作賺錢的機器或工具,那麽我認為這樣的人不應該去從事這項工作。就像是談戀愛,不愛她,就別去和她談,否則🧱,會把她糟踏掉。事實上,大江南北🩷,祖國的土地已被這樣素質的人糟蹋得相當慘烈。

第二,職業倫理要求。在國外,關於職業倫理是有單獨一門課程的🎐,稱為“設計師的職業倫理”。我認為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從業者必須認真、踏實🤵、敬業,對自己做的事,無論事情大小,能力高低,都要認真、塌實去做,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去學習🙇🏿‍♂️。多數人的經驗實踐證明🔎,目光短視者一畢業就想掙多少錢,應市場漲幅來回變換工作,結果,五年以後😫,技能上沒什麽長進,也沒獲得較大的薪酬漲升空間🙍🏽‍♀️🚗;相反,具長遠目光者註重積累,踏踏實實在一個公司幹📼,敢於摸索,勇於創新,歷經一個時間段後,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物質上的東西也隨之而來。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前十年一定是在紮紮實實地培養自己的能力🧏‍♂️,豐富經歷🔀🎏,積累經驗,提升資歷,慢慢建立一個讓甲方可信的設計師,然後再考慮物質上的東西或者創業。有了積累才有薪水,倘若工資增長了🧜🏻,但知識沒有增長✊🔧,我認為其工資是空中樓閣。目前,景觀設計人才市場魚目混珠,亦有濫竽充數者,造成此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行業剛剛起步🤱🏼,社會對此職業人才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給才學膚淺者留有生存空間。但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優勝劣汰的階段。我建議剛參加工作和即將參加工作的景觀設計畢業生,一定要忍耐住幾年的寂寞🤹‍♀️,踏實去走積累的過程,厚積薄發,從而面向一個更廣闊的未來。

第三,專業能力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專業能力是系統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漂亮地畫幾張圖。系統地解決問題需要綜合知識,景觀設計師不應陶醉在斷橋流水的造景層面中,應面向人地關系的危機,面向中國土地糟蹋慘烈的社會現實,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融的課題,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升自己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不要寄托在學校內獲得,應是在與社會接觸過程中,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來培養。景觀設計師應掌握的知識包涵三個方面👰🏼😇:一是自然系統的知識,包括土地上的生命如動植物知識和生態知識,自然非生命系統如水文知識;二是社會系統的知識🤾🏽,包括社會變革過程中國家發展的需求,人與人的關系,社區的需要等𓀐🧝🏼,這些知識屬於景觀社會學;三是景觀文化和遺產系統的知識👩🏻‍💻,這類知識隸屬於景觀文化學範疇🪪,能夠指導我們如何尊重場地的歷史與遺產🏮。

當然,專業技能是專業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專業的表達能力,諸如繪畫、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圖紙表達等🚣‍♂️。

今年景觀人才需求變化有四

《建築英才》:城市規劃、景觀人才在人才市場上是香餑餑,用人單位求賢若渴。請問,您認為𓀈🚴🏽,與2005年相比,今年企業對景觀人才的需求會發生哪些變化𓀓?

俞孔堅:今年人才需求會發生四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景觀設計從業者會驟然增多🦋。這種變化意味著用人單位的選擇空間增大,百裏挑一成為正常現象,從而對人才的要求增高🫸。人才需求優勢轉移,供方優勢變成需方優勢🚂,求職難度增大🦹🏿。

第二,對有經驗的城市與景觀規劃設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繼續加大🛷。管理人才不僅包括總經理、經理,還包括項目負責人🚦。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師由作品設計成長為項目設計,對整個項目的把握需要系統的知識結構,全面學科的掌握,人員的調配等等。由此項目管理人才多少與質量成為一個公司實力主要標誌,各單位對項目管理人才培養和爭奪是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另一方面🧹,管理人才的成熟推動行業成熟🧜‍♂️,行業成熟會催生出相當數量的新公司,人才需求缺口不會減小。據我了解,目前培養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人才的院校都沒有開設事務所管理方面的課程➿,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沒有管理經驗,管理人才的成長速度低於新公司增長速度,所以👸🏻,管理人才奇缺,尤其是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奇缺。這是真正的“香餑餑”👨‍👨‍👧‍👧。

第三是🚣🏿,“海歸”回流與國外人才增多。除了國外的景觀設計公司進入以外,在國內謀求景觀設計職位的,會出現兩個新群體:一是“海歸”👏🏼,另一是真正的外國人🏨。發生此種變化是市場決定的。歐洲國家的景觀設計市場普遍萎縮,比如德國已幾乎沒有大項目了,而中國市場剛剛顯露一角,這吸引了大量人才的註意力🏃🏻‍➡️。“海歸”人員因學校不同🎾,能力而有所差異💲。某些國家把教育當作產業來發展,其大學沒有嚴格的進入製度,部分留學生是在國內拼命讀外語或者花了高價錢出去的🙋‍♀️🤟🏽,雖在國外學習,但能力沒有實質性提升💅,即使回來🫷🏻,也無法適應國內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市場的需求☮️。相比而言,因為美國的大學🦸‍♂️🕺🏿、和歐洲一些名牌大學有嚴格的篩選製度👶🏽,到這些大學留學的人員的素質普遍較高。在此向部分學生提個醒:社會最終對人才的判斷是有選擇力的,不要把出國當作未來的金字招牌。

第四,城市規劃設計、景觀設計從業者的薪資繼續提升。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增幅預計為20%左右🤞🏼。薪資提升一方面說明景觀設計人員的工作量沒有因為房地產市場的蕭滯而減少👨🏿‍💼,人才還是稀缺,行業在發展擴大🧑‍💼,另一方面說明人才質量在提高。在薪資提升的同時📗☔️,市場開始進行人才篩選,被淘汰的將是那些濫竽充數的🪠、不註重自我提升的。

資深人才流動趨勢是聚集流動和成立新的事務所

《建築英才》🧔🏻:您曾經說過🧫,1995年至1997年期間,任美國SWA集團景觀規劃與城市設計師是為了積累實踐經驗。現在景觀資深人才貴若珍寶🧔🏿,人才需求唯經驗而尊。請問,您是如何定義資深人才的💒🫲🏿?今年資深人才流動的趨勢是什麽?預計一下今年景觀設計類“高溫”職位有哪些?

俞孔堅:資深人才沒有確切的定義。我覺得,稱得上資深人才的,首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更高標準就是要有過硬的作品,所謂過硬🤵🏽‍♀️,就是能夠在世界上或業內引起反響💇😔,被承認;同時,他(她)應該對城市規劃、景觀設計有獨到的理念和深刻見解🧑‍🦽。我國資深人才很少,這個行業之所以不成熟,就是因為資深人才太少,還沒有形成由資深人才引導的知識體系和機製。

資深人才在今年甚至在更遠的一段時間內的流動趨勢是聚集流動。這是人才流動的特點。高水平、高層次的資深人才有聚集效應。當規模小、層次低的公司無法給予資深人才足夠的吸引力後,資深人才一定會向規模大💂🏻、層次高的公司流動,所謂物以類聚🌩;同時,這過程中會有一些資深人才在條件成熟時獨立出來🚶🏻‍♀️,成立新的事務所。

今年的高溫職位應集中在兩類🪞:項目經理與高級管理人員。

對景觀設計人才三點期望

《建築英才》:您曾經做過“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演講🧑🏻‍🔧。請問🐴,您的專業追求是什麽🔩?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您對中國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人才有什麽樣的期望?

俞孔堅:我的專業追求就是創造天地🧞‍♀️、人、神的和諧。

我對景觀設計人才的期望主要有三。第一,我期望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從業者要有危機意識,要意識到中國的土地已經被糟蹋的很糟糕;第二,期望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從業者要有社會責任感🧔🏽‍♀️。設計師不能鉆到小橋流水中🏄‍♀️,不能鉆到後花園去🫱🏼,要面向大地🛥,要解決嚴峻的人地關系問題,要承擔起促使人地和諧這個責任。第三🙋🏽,我期望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從業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開創中國當代新景觀的雄心🧑🏿‍🎄,甚至引領世界景觀設計潮流的信心。面臨城市化發展背景🪵,時代需要景觀設計從業者這個群體,只有他們才能協調好人和土地的關系🕴🏻。這就需要他們應該有很高的抱負🚶🏻‍♀️,天降大任於斯人,危難之中方有新生🧣。

天地、人、神的和諧📴,是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實現國土生態安全和人地關系的和諧◾️、實現民族的認同與自我、讓當代人精神更豐滿◀️、充實,最終都由景觀設計師落實在景觀這一物質界面上🍵。


俞孔堅簡介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

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

意昂3体育官网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曾在哈佛大學ℹ️,美國SWA景觀與城市設計集團從事景觀與城市設計研究和實踐多年。1997年回國創辦意昂3体育官网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和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和參與了百余項較大的國際國內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項目,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包括: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1,2005),3項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設計榮譽獎和規劃榮譽獎(ASLA Design Honor Award🤾🏿, 2002,2005)🍀,國家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3)✒️,英國"ar+d"推薦獎(2004,ar+d commended),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2004)。主要完成的項目有廣東中山岐江公園、沈陽建築大學校園景觀、"反規劃"之臺州案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都江堰水文化廣場👟、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浙江臺州永寧公園、河南正弘別墅區、北京塞那維拉別墅區等。

俞孔堅倡“天地-人-神”和諧的設計理念🆎,堅持走設計實踐與研究相結合的道路👨🏼‍💼,在主持設計項目的同時,領導"土人景觀"和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群體👨‍👨‍👦,開展前沿理論與方法研究,在國際上提出中國人的理想景觀模式和景觀安全格局理論,“反規劃”途徑等,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60余篇,專著12部🌭📪,譯著6部。主要著作包括:《“反規劃”途徑》(2005)🧏🏿‍♀️;《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們交流》(2003);《多解規劃》(2003);《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產業用地再生設計--中山岐江公園案例》(2003);《理想景觀探源-風水的文化意義》(2000)🫨;《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2000)🏄‍♂️🧑🏿‍🦳;《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1998)。

編輯➾:堯華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