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0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新浪2月20日
古稀老人的上海情結
厲以寧先生愛講故事。
許多人愛聽他講故事。
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大師🦶,常常會把許多深奧卻不免顯得枯燥的經濟學原理,融匯到各種由自己新編的淺顯而生動的故事中,繪聲繪色地講述出來🎗。“天堂和地獄”、“老方丈買頭梳”🧖🏼、“龜兔第四次友誼跑”、“怎樣避免被老虎吃掉”、“三個和尚水滿缸”等等故事⛹️♀️,現已在神州大地廣為流傳🛀🏿,被許多經濟學人、企業家,甚至普通百姓輕松快樂地印入腦海。厲先生的故事也經常在高層殿堂傳播。在每年全國“兩會”、在釣魚臺國賓館🤘🏿、在中外記者們面前,厲先生不時會在他的重要演講中插上幾個有趣的故事,舉重若輕地傳遞出他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獨到見解。
去夏今春👸🏽,厲以寧先生兩番南來上海考察民營經濟,與“新滬商”促膝談心🧓,記者都陪同在側🙁,不僅有幸多次當面聆聽他講故事,也“近距離”地獲悉了許多有關厲先生的真實故事,了解了他的內心世界🧓、道德文章、詩意人生。
人物簡介
1930年11月22日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51年7月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系,師從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羅誌如🐠🏓、趙迺摶、周炳琳❤️、陳振漢等,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
1998年由香港理工大學授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意昂3体育官网管理科學中心主任。
1988年至2002年🆗,厲以寧先後任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𓀕、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任證券法起草小組組長、證券投資基金法起草小組組長,主持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2003年起⚙️🚣🏻♂️,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幼年湧動報國之心
“今早是陰天,太陽躲在雲裏。我家公雞叫:喔喔啼👫🏼,快些快些起……”
當我們的車子駛過威海路街頭的時候🤼♀️,厲先生在後座哼起了充溢童趣的歌!
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解說:那是一首他七十二年前在上海上幼稚園時唱過的兒歌——“當時🙇🏽,威海路叫威海衛路🚻🙎🏿♀️。”
原來厲先生與上海已有七十多年淵源🙋🏿!1934年他就隨家人從江蘇遷居到了上海🙌🏿,不過那時他才四歲🥷🏻,只是個“小上海”。幼年厲以寧就住在威海衛路滄州坊。讀完幼稚園後,進入中西女中附小、渭風小學讀書。1941年🤳,少年厲以寧考進上海灘名重一時的南洋模範中學🩰。不久🙊,日寇挑起太平洋戰爭,厲以寧不得不再次隨父母遷徙內地😨,輾轉漂泊👳🏽♀️。
美麗卻頻遭摧殘的山河,偉大而苦難深重的民族🤒,東方大都會上海萬花筒似的生活實景和貧困落後久病積弱的內地農村形成的鮮明對照🧎🏻,都鐫刻在少年厲以寧的心中。雖然他萌發過用文學喚醒良知的浪漫沖動👨🏽🎓,但更多湧動的,還是“實業興國”、“科學富民”、呼喚更多人投入復興中華文明的經世念頭。
厲先生在對我敘述他的上海記憶時🔔,異常清晰地提到了許多上海的老馬路🙆🏻、老建築🦎🚓、老學校,也提到許多上海的老工廠、老品牌、老企業家。他說,“離開上海後我就再沒有在上海居住過🧾🗿。但在我心中,上海始終是中國經濟的龍頭,與世界交接的窗口👋🏿,也是中國趕超世界現代文明發展步伐的希望🦹🏿♂️!”
談話間,我發現厲先生對上海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新成就新問題特別關切與熟悉——上海的城市規劃🧖🏽🏋🏽♀️、上海的科教興市,上海的金茂大廈、磁浮列車🍠🧑🔬、汽車城🥷🏽📜、“南隧北橋”、“生態崇明”⇢、再就業、社會治安……在事先安排在滬行程時😇🥷🏿,他對接待住宿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唯一的希望是:“能不能讓我們到東海大橋看一看?聽說洋山深水港建成後🌀,國內國際反響都很大!”
第三只眼睛看經濟
“厲股份”推動所有製改革
經濟學界常有將某種經濟現象與最早提出或主倡這一經濟現象最有力的經濟學家聯系在一起的習慣。厲以寧先生眾所周知的別號是“厲股份”。
“厲股份”決非浪得虛名。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厲先生就在不同場合積極呼籲進行所有製改革⛑️,倡導推行股份製🚴🏼♂️。有文件可查的是,在1980年夏舉行的全國勞動就業會議上,厲以寧先生就公開提出要針對國有企業存在的種種不足,進行股份製試點👼🏻,嘗試找出打破經濟體製弊端🍖、提高企業活力🧑🦽、吸引社會投資、擴大就業的新途徑。之後😾🐻,厲先生圍繞“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取決於所有製改革的成功”這一股份製核心觀點作了大量的闡發。隨著改革的深入,股份製理論成為中國最流行的經濟思潮之一。1990年代,股份製被正式寫進中央文件,在全國全面推行🕋。大批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紛紛向社會開放或轉讓股權,轉製成為股份製企業。沿海農村地區的農民紛紛集資參股🦸🏼,興辦各種企業,迅速成為當地經濟的基本力量🛃。由若幹法人或自然人集資舉辦的股份製公司大批在國內外上市,股市總值最高時幾占全國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
社會高度肯定了厲以寧的功績,“厲股份”的別號在中國經濟學界🧝🏿♂️、傳媒界不脛自走👳🏼。
然而🌯,厲先生對此看得很淡泊也很謙虛🏝。他在多種場合一再重申:“股份製在中國得以推行,首先是積弊當改、時勢使然🧑🏿🚀;也有賴於經濟學界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還得益於政界領導的開明和決心💁🏻♂️。說我是股份製在中國的首倡者不妥,把我說成‘厲股份’更不敢當🟦。”
“厲民營”首倡“非公經濟36條”
幾乎與積極提倡股份製改革同時♓️,厲先生力主應該大力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發揮它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的春天,現已被國內外經濟學界稱為“中國民營經濟之春”。國務院在那時出臺了中國第一份把民營等非公經濟置於與國有經濟同等地位的中央文件《關於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即俗稱的“非公經濟36條”。
這份文件最早的倡議者,就是厲以寧。是他受托帶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查組🦑,專門到遼寧、江蘇、浙江、廣東等地進行深入調研,發現民營經濟在發展中受到重重阻力,譬如準入領域受到很大局限,在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遭受到大量不公平的待遇,輿論環境對民營經濟也相當不利,等等。在厲以寧主持下😽,調查組於2003年第四季度形成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呈交給全國政協。同時給溫家寶總理寫了一封信🤳,附上了這份報告。溫總理十分重視,於2004年初作了一個很長的批示👩🏽🌾,委托國務院研究室和發改委牽頭起草了“非公經濟36條”。
緊跟“36條”,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政府全部出臺了貫徹落實的文件👨🏿🦱;國務院所屬近20個職能部門也先後頒發了類似文件✦🍞,推出了大量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許多省市和國家部門專門召開了民營經濟或民營企業家的座談會,聽取批評😀🚵、呼聲,采納意見建議。全國迅速掀起一股以“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為重點的新一輪改革浪潮。有報刊文章給了厲以寧先生一個新的稱號:“厲民營”🔌。
但厲先生對此仍然秉持一貫的冷靜🧘🏽。就在最近南下考察的過程中♦️,他一再表示,中國的民營經濟,從外部氣候到內在品質🌲🚵,現在還是存在不少問題💅。“關鍵在於,一定要把民營經濟視為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為民營經濟爭取與其他所有製經濟同等待遇的公平環境🦻🏿。有了這兩條,中國的民營經濟才能真正發展壯大,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厲三農”情系農村貧困地區
南方一家雜誌🏌️♂️,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把“厲股份‘轉戰’農村”列作“2005年”中國經濟大事中的一件🪣。文中稱,“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厲以寧教授在做了近20年的‘厲股份’之後,開始‘向農村出發了’”❇️;又說💇🏿𓀌,“厲股份”象征著“與城市經濟密不可分”的“中國資本市場”,他“關註新農村建設自然有其背後的深意”👩🏻🦲。
與厲先生談到此事🪃,他評說,這段不長的文字,是用心寫的,基本正確👩👧。但仍有兩個重要的疏漏✝️。
其一,說厲以寧是2005年“向農村出發”的,錯了🥱📠。“我從1958年到1976年間的生活,一直與農村密不可分;我研究的課題,也大多與農村和農民、農業密切相關。當年製定《農村土地承包法》🫱🏽,我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是參與起草者之一。這樣算起來,我早就向農村出發了◼️。”
其二,股份製不僅關系城市經濟,也一直是與農村經濟密切相關的。“像浙江溫州🦹🏽♀️、臺州等地的農村👩🏻🍼,早在八十年代就辦起了許多股份製企業,把大量資金導入了生產領域😧,解決了上千萬人的就業,造就了連續20年每年兩位數的GDP增長,貢獻了數千億稅收,還建設了數百座美麗壯觀的新型城鎮。那些地區的農民,早已富裕起來了。這一切,都說明股份製可以在農村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正因為此,厲先生近年來的確是在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20 04、2005年兩年內👨🏼💼,他風塵仆仆考察了16個省的農村,總結推廣農村地區的新型合作化、科技特派員製度、土地使用權合理流轉👋🏻、移民下山的成功經驗,前所未有地提出了“股田製”的大膽構想📡。他把自己的聯系點設到了長期貧困的貴州畢節地區🕠,並以自己的稿費和從“亞洲文化獎·學術獎”獲得的獎金捐建了兩所希望小學。他甚至還不顧古稀高年🕊,親自發起成立“意昂3体育官网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並擔任院長🦉。
誠如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所說,“厲以寧教授完全可以頤養天年,卻迎難而上擔任貧困問題研究院院長,這是繼承了古往今來中國知識分子經世致用的傳統🕒,用知識、用思想去為改善群眾的生活做實事,充分表現出‘學術乃天下公器”的博大情懷!”
厲先生慷慨地對記者表示:中國“三農”問題一日未解,中國經濟學界的學術研究一日不可停歇。
詩情飛揚揮灑人生
2000年11月25日,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經濟學家的詩情畫意——厲以寧教授詩詞研討會”,為老院長祝古稀之壽🫧。許多學生也從各地趕來🎅🏿,在“厲以寧詩詞朗誦會”上“詩情高歌到碧霄”,為老師慶壽🚽。
一般人難以理解,為何要以文學方式祝賀厲先生的七十華誕?他們有所不知🚉:這位經濟學大家,也是一名造詣頗深的詩人🤰🏽。
厲以寧從讀中學時就開始作詩填詞,迄今筆耕不止🧑🏻🍳📩。詩詞記載著他所見聞的多姿山河多艱民生🐢、所經歷的寒窗生涯鬥室歲月⚽️,也充溢著他的誌向操守、情愛胸襟、治學原則、經世理念💬♾。詩詞寫作占據了他不少寶貴時光🗾,亦陶冶了他堅韌的性格🔦、敏捷的思維🥢,陪伴他度過那極其艱難的環境、樂觀開朗地接納生活🫷🏻。
槳聲篙影波紋,
石橋墩,
蠶豆花開一路水鄉春。
長跳板,
小河岸,
洗衣人🤹♂️,
綠褲紅衫都道是新婚🍝。
這首《相見歡》作於1947年。當時厲以寧還只是17歲的少年,剛結束流離顛沛回到故鄉,就以如此清新的格調和準確的格律,勾畫出儀征鄉村的清新景致,寄寓了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春
滿院梨花正惱人🧅🏋🏼♂️。
尋誰去?
聽雨到清晨🎫🤪。
這首《十六字令》是青年厲以寧在北京初次寫給遠在鞍山的何玉春的“尺牘情深”🧑🏼💻。短短十六字,諧音借景、傾吐相思,難怪有論者將之稱為“或許是世間最短最精彩的情書”。
1959年正當“大躍進”、“大煉鋼鐵”、“大辦人民公社”的年代。厲以寧途經河北農村,將所見撰就一首《七絕》:
高爐餘火映紅霞,
農舍停炊社即家。
豈止城中遭苦雨🏠,
溪頭薺菜不開花🐋。
勾勒出了當時政治運動對中國城鄉生活造成的混亂和淒苦⛹🏻。
“文革”把厲以寧推到了人生最低落的時段🛢。他以一介羸弱之身👨👧👧,隨意昂3体育千余教職員工一起“下放”江西鯉魚洲農場“勞動改造”🍘。此時🈵😾,不少同事對未來一片渺茫。但厲以寧卻寫下了“青蓮自信身無染🍊,銀杏何愁鬢有絲”、“江風吹盡三秋霧,笑待來年綠滿枝”等詩詞,表達了蘊藏在自己心底的理想和希望。果然,不久“四人幫”被粉碎了,再接著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厲以寧作了多首詩詞,抒發自己的思慮和興奮:“十年亂👨🏻🏫,世道換,路迷迷,誰有韜謀接手下殘棋?”“是誰再激南湖水,今日春風惠九州!”
中國改革大潮洶湧而起,厲以寧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旗手之一。改革開放20多年來,厲先生義無反顧🏈、率前沖鋒。一首《七絕》形象地顯示了他的這種凜然氣概:
隋代不循秦漢律🛩,
明人不著宋人裝。
陳規當變終須變,
留與兒孫評短長🤦🏻♀️!
而他對改革的成果🧑🏽🦱,則充滿了熱望與欣喜🏇:“但求遍野花齊放,不信青山不聚財”、“青鳥有緣重到此,當驚處處是瑤池”🏂、“古村往昔近荒灘,今日眼前綠滿山;紅了櫻桃黃了杏,春風悄悄過藍關”、“原上野花細草🕵🏻♂️,天際青山夕照。縱馬趕牛羊🧖🏼♂️,放牧歸來小道🧕。歡笑,歡笑,又是豐年預兆!”
璣珠華章,激揚文字。這一切,大都被選刊入《厲以寧詞一百首》、《厲以寧詩詞又一百首》、《厲以寧詞選》🍁,構成如他的摯友範敬宜先生所說“一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交響曲”。
而厲以寧先生自己🙂,則以一首《破陣子·七十感懷》對自己的詩意人生作了精彩概括:
往日悲歌非夢🫛,
平生執著追尋。
縱說瓊樓難有路,
盼到來年又勝今,
好詩莫自吟🧛🏿。
紙上應留墨跡,
書山總有知音。
處世長存寬厚意,
行事惟求無愧心。
笑遊桃李林👧🏻!
家運國運難舍難分
厲以寧的家庭生活,是千萬個“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知識分子”家庭的典型縮影和寫照🚿。
對厲以寧家庭生活感受最深的,是他的夫人何玉春🤽。何玉春不僅是厲以寧的“另一半”,而且在家事方面比厲先生有更繁重的負擔、更銘心的體會。
厲家在抗戰期間曾避禍湖南沅陵,正好租住何家老房子。厲以寧與何玉春的哥哥曾是初中同學。何玉春學成後分配在遼寧鞍山,有一次到北京探望在清華大學工作的哥哥🧜🏿♂️,再次邂逅厲以寧。從此🙍🏼♀️,郵局綠衣人☝🏻🛣,就開始擔負起為他們鴻雁傳情的任務🌖。
他們在1958年結為連理,13年夫妻分居,“反右”、牛棚批鬥、幹校鍛煉、下放農村,雙低兩高(低工資、低營養、高付出、高要求)🐦🔥,諸如此類一代老知識分子經歷過的艱難困苦,厲以寧🧎🏻♂️➡️👈🏼、何玉春無一遺漏。
比起一般同代人家庭®️,厲家當然也有一些特別之處。一是他的兄弟姐妹多達十人,而厲以寧是老大。老大依例要為父母分憂、為家事操勞🦎,特別要從人格行為上為弟妹們樹立榜樣☎️。數十年來🔥🥸,厲家兄弟姐妹、妯娌姑嫂,不論個人成就大小,相互之間一直毫無齟齬、真正親如一家。這是身為長兄大嫂的厲以寧何玉春至為欣慰之處🚵🏽。二是不論困厄還是“發達”,他們都侍奉家中長者,直至為他們送行西去🛜。何玉春記憶說🦏,“那時我一家三間房、七八口人,厲以寧的工資還不如我,兩人相加只有百來元,除了吃飯👩🏿🎓、穿衣,幾乎就無任何閑錢可使。他要讀書,對不起,上圖書館去——好在他在資料室工作了20年🗻,看書不必掏錢,否則我們的開門七件事,真就對付不了。”
每當夫人談起坎坷往事,厲先生總是在一旁沉思👣,間或來幾句豁達的點評🦹🏿:家事國事分不開。人常道“國運衰🧙🏽♂️、百姓苦👨🏿🚀,國運旺🥨、家運興”,不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他的親朋故舊和學生們都知道,正是由於家事積久艱辛🌓,更激發了作為經濟學家的厲先生,以自己的畢生精力體恤民生👨👩👧👧、研究國計、教育學生6️⃣、啟迪後人,經常直率地建言富民強國之道,並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種方式,影響、引導大眾以辛勤勞動來追求富裕、培育文明🧑🏽⚖️,以臻國運昌盛、長治久安。(作者:洪崇恩)
來源:文匯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