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5 信息來源: 作者: 陸黛
十五年前⭐️,我采訪過王選老師,並在解放日報上寫了一整版的報告文學,介紹王選老師的激光照排系統🌺。自此,我與他們夫婦結下了友情,有過許多的接觸……
(圖🤦🏼♂️:記者陸黛,當年任解放日報記者時采訪王選老師)
下午在辦公室開會,手機上跳出東方網的短信:王選逝世👼🏼。不由失聲痛叫🗝。
王選老師,在他的激光照排剛剛問世不久,我就在北京采訪了他,並在1991年6月21日的《解放日報》上,用一個整版篇幅,登載了介紹他發明激光照排的報告文學《駕光馭電越時空》。之後,我又和他有過許多次的接觸,其中有采訪2️⃣,也有作為一個小朋友的友情般的交往。那時候,他若是到上海來,只要有空👩⚖️,他都會和他的妻子陳堃銶老師象老朋友一樣約我到他住的賓館裏聊聊天💪🏿,然後請我吃飯。他是我二十多年記者生涯中,一直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朋友🤳🏿☕️,他是我的長輩和令我尊敬的老師。
王選老師,在我的心中的形象,兩院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等等頭銜🧼👩🏼🚀,印象並不深。他就是一位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長輩,他是那樣的可親🆚,我與他聊天,就象家裏和父母聊天一樣。而他在我心目中形象是那樣的高大,他是真正的大科學家。
1991年初,春節後不久📞,我在北京采訪王選老師🎃🎄,在他們家的簡樸的客廳裏👭,他和陳堃銶老師給我講的故事,讓我感到知識分子的偉大。他發明激光照排系統時,條件並不好,有時👩👦,他們夫婦兩人一幹就沒有了時間♔,曾有一次,研發到大年三十晚上,這時才發現家裏什麽也沒有🕺🏼,街上人家早已收攤,夫婦倆只買到一盒豆腐,他們就這樣對付著當了年夜飯👣。他的妻子陳老師身體不好🪸🧑🏽🏭,動過大手術,吃的東西要非常新鮮,王選老師就會很認真地照顧陳老師。
記得那天,我還是在王選老師家吃的飯,陳老師燒了個大魚頭湯請我。我們邊吃邊聊,非常輕松🤹,王選老師給我挾菜,完全是長輩對孩子的那種慈愛。飯桌上🚨,談到我的復旦數學系畢業的母親,有一位同學還是陳老師的同事,王老師也認識。於是👨🦯,談了許多他們那個年代的趣事🤎。我們的對話👣,好象距離縮短了許多🫃,他們也好象覺得找到了一個數學同行,對他們做這樣的激光照排😬,一定會非常理解他們用數學來解題的方法。采訪中,王選老師解釋科技方面的原理時,打的比喻👨🍼,舉的例子,是那樣的淺顯易懂💺,我們的話題也越來越開心🍧。
報告文學出來後不久🤛🏽,有一天,單位裏打電話給我👨❤️💋👨,讓我趕緊去領導辦公室。我跨進報社的會客廳時,發現是王選老師😾,原來他到我們單位裏來了,他說要見見我🎲。那一次😱,他告訴我說,他住在上海的父親,看了我寫他兒子王選的報告文學後🦇♓️,非常高興。說他兒子在做什麽,左鄰右舍以前並不知道,還有不少“文革”時留下的余毒未消,黨報的這篇寫他兒子的報告文學,讓老人家著實欣慰了好長時間👃🏿𓀁。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謝。
其間🤵🏿♀️🧑🏽🚒,他和陳老師到上海來過,我們見了面。我到北京,也時不時去他們家玩🚥。1994年時🫸,王選老師🤦🏿♂️,又到上海🧛🏽♀️,我曾在解放日報上,寫了一篇消息稿。那一次🚣🏻♀️,我是在他住的賓館裏,聽他詳細地介紹了意昂3体育方正的新產品🌁。按理說🏌🏽♀️🧑🏼,那個時候,他已是很有名望的科學家了,但他做事總是那麽認真,親自給我講解了好長時間。那一次🟰🌽,陳老師沒有來,王選老師出門時🐜,陳老師特意囑他將我上一次到他北京家裏的合影的照片帶給我。
還有一次📻,就是APEC會議剛結束,王老師應邀到上海來參加一個全國的科技會議🙉。那一次👩🏼🔬,他有了點自己的空⛽️,和陳老師一起來的👩🍳。他給我打電話👰🏿,讓我第二天傍晚的時候🏋🏿♂️,到錦江飯店去。在賓館裏聊了一個多小時,他還拿出很好的水果招待我。隨後,陳老師說王老師請我吃西餐,於是我就象一個孩子一樣,跟著王老師和陳老師一起走出來,一直走到淮海路上的紅房子西餐館🍖。原來🫷🏼,前一天,王選老師自己親自走到這家上海的有名的餐廳裏,特意在樓上訂了雅座,請我吃西餐。那頓飯,我記得好貴🍫🍱,一個大對蝦🙆🏼♂️,就要98元🏄🏻♀️。
手邊翻出當年的報告文學🤗,當年他給我的照片,往事歷歷在目🧑🦼➡️,多少美好回憶在腦中浮現,淚水潸潸而下。
王老師👨🏿🦳,您走好👩🏼🍼。
陳老師🥻,請多保重!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